認識日本戰國第一名將:「甲斐之虎」武田信玄 啄木鳥戰法

武田信玄(1521年12月1日—1573年5月13日),日本戰國時期甲斐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從四位下大膳大夫,信濃守,甲斐守,甲斐武田氏第十七代家督。原名武田晴信,幼名勝千代,通稱太郎,出家後法號德榮軒信玄,清和源氏源義光之後,武田信虎嫡長子。

武田信玄於天文十年(1541年)流放父親到駿河國,奪取了當主家督的職位權力。從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到永祿七年(1564年)。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進行了五次川中島合戰。 永祿十一年(1568年)二月,與三河的德川家康密約平分今川領土。元龜二年(1571年),駿河全境壓制,開始攻略遠江三河,進入與織田信長敵對狀態。元龜三年(1572年),應與織田信長敵對的將軍足利義昭之請,從甲府領起兵三萬餘上京,討伐織田信長,在三方原合戰中大敗德川織田聯軍。元龜四年(1573年)農曆四月十二日,歿於信濃的駒場,時年僅53歲。

根據武田信玄的遺言,三年秘不發喪。天正三年(1575年),織田信長在長篠之戰大破武田勝賴,天正十年(1582年),在織田和德川的進攻下,武田勝賴與武田信勝在天目山自殺,武田家滅亡。武田信玄因任甲斐守,並且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被稱為“甲斐之虎”。有“戰國第一名將”之稱,也被譽為“戰國第一兵法家”。

認識日本戰國第一名將:“甲斐之虎”武田信玄 啄木鳥戰法

武田信玄

1、武田信玄的軍事成就:

武田信玄一生開拓領地達八十五萬石至九十餘萬石之多,除了織田信長能與之匹敵的也唯有毛利元就。但是一箇中世紀的武士,出生地能決定他的一生,武田信玄也不例外。他一直在摸索治理甲斐,信濃的最好方式,無法像織田信長那樣把握住時代的變革,也就無法順應時代迅速擴大勢力。

武田信玄一生從十六歲上戰場後,比較大的戰鬥大約打了八十場。在這些戰爭中,只有三次是武田信玄被迫防衛的,其餘都是進攻。(這在戰國武將中屬於“恐怖”級的)。而在其餘的戰爭中,攻城戰就佔了四十八次。而武田信玄的攻城手法,也是以強攻、困城為主,有時為了一座城池甚至要付出幾個月以上的時間,不攻陷就決不退兵,這一點與《孫子兵法》攻城為下的主張是大相徑庭的。但也使用過孫子倡導的;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武田信玄將領土從甲斐一國擴展到駿河國及信濃國大部分(北部有小部分為上杉領),上野國西部(上野國東部為上杉領,南部為北條領),遠江國,美濃國,三河國的一部分,而且周圍對手都不弱小,足見他的非凡超群的軍事政治才能。

認識日本戰國第一名將:“甲斐之虎”武田信玄 啄木鳥戰法

風林火山

2、武田信玄的用兵方略:啄木鳥戰法

“啄木鳥戰法”就是模仿啄木鳥“捉蟲時敲擊樹的背面,然後在樹的正面等蟲出來”(即聲東擊西+以逸待勞)而由山本勘助(也有說是馬場信房)在最激烈的“第四次川中島合戰”中提出的戰法。

戰法簡介:

把我方部隊分成兩隊,奇襲隊與本隊。用本隊吸引敵方注意力,奇襲隊繞到敵方背後使用奇襲或突擊等戰鬥方法將敵人趕出守備的陣地,趕到我方本隊預先埋伏好或等待好的地方進行夾擊或者直接進行夾擊。在敵方長時間不主動攻擊或堅守某個地方時適合用此戰法。

典型戰役:

武田信玄分兵兩路,本隊8000人,奇襲隊12000人,準備次日早晨進攻上杉軍營。可惜信玄的對手是有“軍神”之稱的上杉謙信。啄木鳥戰法被看破,黎明信玄本隊受到上杉謙信13000人大軍的車懸之陣猛攻。山本勘助為負戰敗之責,突入上杉軍,戰死。激戰直至午前,奇襲隊趕到,上杉軍撤退(此役武田信繁、諸角虎定戰死)。

但是此後,武田氏在擴展版圖的過程中多次使用此戰術獲得成功,得到“天下第一騎馬隊”的美譽。

認識日本戰國第一名將:“甲斐之虎”武田信玄 啄木鳥戰法

啄木鳥戰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