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火把節,彝族的狂歡節


火把節,習慣被稱為彝族火把節。其實,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少數民族都有這一節日。火把節多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一般為期三天。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鬥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在新時代,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節還有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叫星迴節。五代時蜀國佚名氏所作的《玉溪編事·震旦》記載:唐時南詔以十二月十六日為星迴節,是日遊於避風臺,命清平官賦詩。

“星迴”一詞,《禮記·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記載:“是月也,日窮於次,月窮於紀,星迴於天,數將幾終。歲且更始。”孔穎達解釋說:“謂二十八宿隨天而行,每日雖周天一匝,早晚不同,至於此月,復其故處,與去年季冬早晚相似,故云星迴於天。”星迴“一詞源自白語,即xinlhuix。

《路南州志》記載:“六月二十四日夜,束薪為燎,以腥肉為牲,互相饋贈,謂之星迴節,俗稱火把節”。是中國西南彝族人民心中最為隆重和盛大的民族傳統節日,類似於漢族的春節,至今已傳承了2000多年,完整的記載始見於元代李京的《雲南志略》:“六月二十四日通夕以高竿縛火炬照明”。

陸次雲在《峒溪縣誌》中也說“六月二十四日為年”。納西族也說“冬季春節為大,夏季火把節為大”。這些記載,表明火把節不僅與中國古代的星迴節有關,而且與古代雲南少數民族過年有關,是遠古時代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


1889年,法國傳教士保祿·維亞爾在其有關石林彝族風情的《彝族人的一場競技》一文中,以親歷者的眼光,記述了火把節的情況。

火歷或者叫做十月曆,是中國西部、北部和西北部的許多遠古先民都使用過的古老曆法。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炎黃”時代的炎帝。

《管子·輕重篇》說:“炎帝作鑽燧生火”。《左傳·昭公十九年》說:“炎帝氏以火紀(記年),故為火師而火名”。《左傳·哀公九年》說:“炎帝為火師,姜姓其後也”。《淮南子·氾論訓》說:“炎帝死而為灶”。

這些記載不僅說明炎帝發明了用火,發明了火歷,他是所有以羊、牛、火為圖騰和姓氏的部落先民的共同的祖先,而且他還是崇拜火神的遠古部落的共同祖先,觀測星辰——發明用火——教民耕種——死為灶神都統一在炎帝身上,應該不是偶然的。

由於長期的歷時性發展和地域性的演變,火把節所呈現出的民俗文化內涵不可能還是早期那種單一形態,而是複合形態,含括了傳統社會的多種活動事項,包容著宗教、信仰、倫理、歌舞、技藝、民間審美等豐富的內涵。民間廣泛流傳的“火把節傳說”,就提供了分析和研究的可能性。


彝族地區流傳著十分豐富的火把歌調,雖然形式多樣,但都有固定的火把歌調,由於彝語方言發音不同,大小涼山彝族稱之為“都則朵洛嗬”,“都則”即祭火,“朵洛”意為祝願,“嗬”即為歌。

雲南楚雄彝族諾蘇支系稱為“朵則朵額”,“朵則”意為祭火,“額”則是“玩”的意思。彝族的火把節歷來最為隆重,並逐漸衍成了成套的節俗歌調。在楚雄彝族的這一歌種中,包括有《燒火歌》、《送火歌》、《招魂調》、《同樂調》、《火把節對歌》、《火把節祭歌》等等。

山地彝族的火把節最完整、最豐富保留著人類群體文化演進的歷史軌跡,其主題一向是對人類生命繁衍的謳歌,對族群生活理想的希冀。來吧,歡迎大家來參加我們的火把節,我們的狂歡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