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踩著盛夏的末梢,不經意間就進入了立秋。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是秋季開始的節氣。

立秋: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每個節氣有三候,每五天為一候。

一候涼風至,第一個五天,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來自高緯度大陸的風溫度較低,給人們帶來了涼意。

立秋: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二候白露生,立秋節氣的第二個五天,白天開始變短,夜晚開始加長,晝夜溫差變大,地表水蒸氣低溫凝結,清晨的大地上出現白茫茫的露珠。

立秋: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三候寒蟬鳴,在立秋節氣的最後五天,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開始鳴叫。

立秋: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早在周代,逢立秋這日,天子就會率領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據記載,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報奏。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另外,不論朝廷還是民間,在立秋收成之後,會挑選一個黃道吉日,一來祭拜感謝上蒼與祖先的庇佑,二來品嚐新秋收成的米穀,以示慶祝,足見古代先民對立秋之日的看重。

立秋前後,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晚稻移栽,中稻開花結實,華北的大白菜、北方的冬小麥,要抓緊播種,對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所以有“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之說。在古代,倘若立秋之時遇到乾旱,地方官就要張羅求雨。公元1073年立秋日,時任杭州通判的蘇軾奉知府之命帶領縣令周邠和徐疇求雨,《立秋日禱雨宿靈隱寺同周徐二令》詩云:“百重堆案掣身閒,一葉秋聲對榻眠。床下雪霜侵戶月,枕中琴築落階泉。崎嶇世味嘗應遍,寂寞山棲老漸便。惟有憫農心尚在,起瞻雲漢更茫然。”

立秋後,會迎來七夕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牛郎織女的悽美傳說,早在漢代就已定型了。千百年來,也讓詩人們為此留下了許多名句佳作。印象較深的是白居易的《七夕》,詩云:“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寫七夕秋色,抒七夕情懷,立意卓然,言簡意豐。[!--empirenews.page--]

立秋: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立秋之後天氣為何還炎熱

“立秋”等二十四節氣,屬於天文學範疇。為了適時播種、收割,就必須要有準確的季節區分,古人便用“立杆側影”等方法設定了二十四節氣。因南北氣候差異等原因,容易出現真實氣候情況與節氣名稱不符的問題。

氣象意義上的“入秋”,其判定標準要看溫度變化,當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於22攝氏度,這5天裡的第一天就是當年的“入秋”之日。

立秋之後還在“三伏”,“秋老虎”虎視眈眈,炎熱的暑氣還一時難消。“秋老虎”是我國民間對立秋以後短期回熱天氣的形象說法,一般出現在8、9月之交,持續日數約7—15天。在氣象學上,處暑節氣後連續5天最高氣溫在35攝氏度以上,連日晴朗、日照強烈,重新出現暑熱天氣,人們感到炎熱,這樣的天氣就可以稱為“秋老虎”。

但不管怎麼熱,天氣總的趨勢是逐漸轉涼,立秋後下一場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這便應了民間的一句歇後語:“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不過,這句歇後語,其內涵在不少的文字表述中又有了另一層面的外延。

這個季節,隨著物候更替,街邊院落不起眼的角落裡,鳳仙花悄悄開了。在各種花卉當中,不以色香誘人,僅憑姿容取勝的非它莫屬了。“香紅嫩綠正開時,冷蝶飢蜂兩不知。此際最宜何處看?朝陽初上碧梧枝。”夏末秋初,香紅嫩綠的鳳仙,就像棲息在碧綠桐枝上的綵鳳,綻露出了妖嬈的芳姿。

鳳仙花的花朵妖嬈“宛如飛鳳,頭翅尾足俱全”,花姿翩翩“欲羽化而登仙”,鳳仙花正得名於此,又因其能染指甲而被稱為指甲草、指甲花。

愛美的女孩子,採摘紅色的鳳仙花瓣,拌上少許明礬,放在碗內搗爛,然後敷在指甲上,再用葉片把手指頭包好,隔夜指甲便染成紅色,就像塗上了一層蔻丹一樣的漂亮。“纖纖素手,十指丹蔻”就是最早對於美甲的詮釋。雖然現在有了指甲油,可是還是有很多女孩更願意用傳統的鳳仙花來染指甲,雖著色時間長了些,可是它不含任何防腐劑,沒有添加劑,更沒有刺鼻的氣味。

立秋: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立秋一起來“啃秋”

立秋不僅是一個重要節氣,也是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日,時至今日,我國民間仍有立秋這天“貼秋膘”、“啃秋”等趣味習俗。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

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除此之外,民間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啃秋”,即在立秋之日啃吃西瓜,意用西瓜啃去餘夏暑氣,啃下“秋老虎”,迎接涼爽的秋季。

“啃秋”的習俗,城裡人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裡,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綠瓤香瓜啃,抱著白生生的山芋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寓意著五穀豐登。

還有秋社,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目標已完成,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傳“敬社神”、“煮社粥”。

立秋後不妨喝三湯

隨著立秋節氣的到來,天氣逐漸開始乾燥,中醫認為燥邪最易傷肺,而這三湯食療方,有助於潤肺降火。

立秋: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蓮子百合湯

做法及功效:蓮子15克、幹百合15克、雞蛋1個、白糖適量。將蓮子去芯,與百合同放在砂鍋內,加適量清水,文火煮至蓮子肉爛,再加入雞蛋、白糖。雞蛋煮熟後即可食用。可補益脾胃、潤肺,寧心安神。

立秋: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雪梨銀耳湯

做法及功效:雪梨1只、水發銀耳30克、貝母5克、白糖適量。將水發銀耳去根、去雜洗淨,撕成小片;將雪梨去皮、去籽,切成多塊。將銀耳片、雪梨塊、貝母、白糖同放在燉皿內上籠蒸30—40分鐘,取出,即可裝盤食。此湯滋陰清肺、消痰降火。

立秋: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芝麻木耳湯

做法及功效:把10克左右的黑芝麻炒熟,與用溫水發泡好的木耳一起放在鍋裡,加水煎煮,煎煮好可加一點白糖,分幾次食用。芝麻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尤適用於大便乾燥者。

立秋: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古代詩人青睞秋之美

詩人們也會在立秋這天,吟詩寄懷。白居易《立秋日曲江憶元九》詩中有“故人千萬裡,新蟬三兩聲”,這是他在立秋日惦念遠方的朋友元稹。

清代喬崇烈《立秋日枕上》說“新涼滌殘暑,細雨作秋聲”,寫立秋之景,突出節候變涼。

在古代的詩詞中,節令之秋往往隱喻著人生之秋,透著一種蒼涼之態,如晚唐詩人令狐楚的“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事國終無補,還家未有期”,北宋詩人宋祁的“白髮光陰誠可惜,五年騷首問長安”。唐代詩人李益的《立秋前一日覽鏡》最有代表性,詩云:“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作者聯繫自己一生為官,現如今兩鬢如雪,感慨系之,無限悲思。起句感嘆人生世事如過往雲煙,承句感懷鏡中之我已老態龍鍾,轉句自嘲一生所得惟鬢上白髮,結句惜時憐己,歲將暮矣,人將老至。

就在眾多詩人抒發光陰虛度感懷悲秋情結之時,唐代詩人劉禹錫卻獨樹一幟。他在《秋詞二首》的一首中寫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首詩一反往昔悲秋的文人時尚,表達了愛秋喜秋的新意境。儘管王維的《山居秋暝》已流露了“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尚秋情緒,但這還只是一種歸隱意識,而此詩卻獨闢蹊徑,氣勢豪放,立意更深刻了。

除了懷舊和感傷,在歷朝歷代詩人心中,秋,自有獨特之美。

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以落霞、孤鶩、秋水三個意象,組成了一幅流動著的壯美圖畫。那盈盈秋水,帶著清澈的涼意,隨著暮色浸染,有著一種說不出的自然的哲學之美。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杜甫《立秋》)跨過立秋這道柵欄,夏日的浮躁漸次內斂為深沉的美麗,秋日的草木搖響了季節的風鈴,一個金燦燦的季節正向我們悄然而來。

來源:光明日報、人民健康網、成都商報、中國氣象報、北青網、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