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暑去涼來,一葉知秋!

二十四節氣之立秋

立秋為七月節。春為生,熟為秋,熟為輕,所以秋為輕盈展翅,由此才稱“飛龍秋,游上天”,有秋高氣爽。

春花秋月,花為溫馨,為繁;月為清寒,為簡;由此秋夜明,秋風白,才有碧水秋素,秋水為神玉為骨。

而秋明空曠,野色浩無主,也才秋波橫流,秋爽媚人,秋懷難耐。如此理解收成之季才好。

立秋:暑去涼來,一葉知秋!

立秋三候

一候涼風至| 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jiū)就是斂聚。

立秋:暑去涼來,一葉知秋!

二候白露降 | 後五日“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露為“慮”,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豔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立秋:暑去涼來,一葉知秋!

三候寒蟬鳴 | 再五日“寒蟬鳴”。“踟躕(chí chú)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這是曹植詩。古人硬要分辨寒蟬小而青紫,其實應是蟬們秋涼後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的變聲悽切。碧樹未搖落,寒蟬已悲鳴。此時“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了。

立秋:暑去涼來,一葉知秋!

貼秋膘

早立秋涼嗖嗖,晚立秋熱烘烘,預示秋後天氣能涼爽。老北京習俗,立秋日戴楸(qiū)葉(婦女兒童以楸葉剪成花樣,取其秋意),吃蓮蓬、藕,賞苿莉、枙子花,也要吃肉,“貼秋膘”。楸樹下垂的細枝稱“楸線”,陸游的句子:“搖搖楸線風初緊,颭颭荷盤露欲傾”,颭(zhán)是風吹飄搖,新秋初涼,多美!

立秋:暑去涼來,一葉知秋!

七月流火

農曆七月,初秋。“七月流火”的“火”其實是指火星的位置從中天西降,意味著暑退秋至。這個火星是古人所說蒼龍七宿中的心宿。《爾雅》稱七月為“相月”,這個“相”,我想是天氣相助的“相”——天氣相助而萬物長成。七月還被稱為“蘭月”,澤蘭七月開瑩瑩白花,有一種溫馨的清香。

立秋:暑去涼來,一葉知秋!

立秋習俗

— 啃秋 —

在江南地區,立秋之時要吃西瓜以“啃秋”。

相傳,明代時有一年,南京城裡許多人害癩痢瘡,有人便效仿廬州府崔相公之女吃西瓜讓“癩痢”落疤自愈,結果果真如此。此後漸漸形成習俗,每歲秋來之時,家家剖食西瓜,謂之“啃秋”。

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志》記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人們相信立秋時吃西瓜可整個秋天不生病,並可免除冬天和來年春天的腹瀉。

立秋:暑去涼來,一葉知秋!

有迎秋之意,亦可抒發豐收的喜悅。

曬秋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這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立秋:暑去涼來,一葉知秋!

立秋:暑去涼來,一葉知秋!

報秋

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

奏畢,梧葉應聲飛落一二片,以寓報秋之意。

立秋:暑去涼來,一葉知秋!

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吃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立秋:暑去涼來,一葉知秋!

立秋:暑去涼來,一葉知秋!

立秋養生

秋季氣候乾燥,夜晚雖然涼爽,但白天氣溫仍較高,所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氣中溼度小,皮膚容易乾燥。

因此,在整個秋季都應重視機體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立秋:暑去涼來,一葉知秋!

秋季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以在冬季到來時,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復發。秋季進補應選用“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