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這個人一心想把村裡的產業興起來,快來看他怎麼做

宣恩这个人一心想把村里的产业兴起来,快来看他怎么做

“一份信任就是一份責任,責任既然扛肩就要拼盡全力做到。”這是57歲共產黨員曹國泰的座右銘。憑著這份信仰,他不斷拼搏,用滿腔熱血和實幹精神成為了長潭河侗族鄉梨子坪村的致富帶頭人、村扶貧互助社法人、宣恩縣七姊妹山種養專業合作社“法人”。

開著農家樂,當著百貨小店小老闆,曹國泰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但他卻不滿足現狀,一心想要實現產業興村的夢想。回顧著村裡幾十年的變化,雖然村裡漂亮的磚瓦房子越來越多,但村裡小康家庭卻很少,大部分青年都在外務工,家中只有老弱幼小,村裡唯一的產業就是菸葉,而且還不穩定。這種狀況曹國泰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2015年春節,他坐在家裡看“中央頻道軍事與農業”節目,當看到了一個山村的年青人以專業合作的模式,帶動了家鄉的經濟發展,使家家戶戶有產業的故事時,他心中的夢想一下子被激活,認為村裡走這個道路一定可以。於是曹國泰就在心中暗自琢磨,年一過便籌備資金走出家門到外地實地考察,學習經驗。花了近一年的時間,他先後到湖南、四川、貴州、河南、重慶等地的專業合作社學習,就種植養殖示範點和基地建設借鑑經驗,光學習,他花費了3萬多元。

宣恩这个人一心想把村里的产业兴起来,快来看他怎么做

曹國泰考察完回到家鄉後,他首先選擇自己試驗。雖然在外地學習了別人的先進經驗,但他自己還是沒有把握髮展,加上地理條件和氣候不一樣,會產生差異,也有失敗的風險。於是他採取種植和養殖雙管齊下的方法進行,爭取儘快試驗出好的方法。說幹就幹,他向村裡的老百姓租賃了土地20畝,種植了包菜、白菜、四季豆,同時養殖了20只雞。種植還比較順利,發展的也很好,但是養殖就沒有這麼好運了,第一次養雞由於沒有足夠的技術和經驗,3000元的雞苗全部失敗死亡,第二次又花3.1萬元購買雞苗,在獸醫站技術人員的幫助和指導下,改良了養殖技術,成活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但由於購買的雞苗品質較差,並未賺到錢。為此,曹國泰專程到湖南龍山進行學習,幾經研究,他決定在品質上下功夫,將雜交雞全部改良為“土雞”和“珍珠雞”,經過他的努力,終於得到市場的認可,並如願以償成立了宣恩縣七姊妹山種養專業合作社。

專業合作社雖然成立了,但銷售上又出現了大危機。為了打開市場,賣出產品,曹國泰到處找客商,聯繫客戶。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了,眼瞅著地裡的菜一天天的熟透了熟爛了,他看在眼急在心,“這地裡的菜銷不出去,但工人的工資堅決不能少呀!”曹國泰心裡下定決心,為支付工人工資,他找到了附近的幾座學校和菜市場,帶上“以質量作保證,用時間來證明我們產品的質量”的協議,最終因有機和口感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成功打開了銷售市場。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合作社發展產業逐步壯大的過程中,遇到很多老百姓想發展無資金的問題。為解決這一現狀,他多方打聽了解到政府有扶貧貸款的信息。當時全鄉39個村都還未有先例,他找到村支書和“尖刀班”商量,並一起來到縣扶貧開發辦諮詢瞭解。在扶貧辦的幫助和指導下,註冊成立了金融扶貧互助社。“這些領導都特別好,很細心的幫助我,看我年紀較大,有一些手續還是他們代為辦理的,特別感謝這些部門的支持,才讓我們老百姓有了希望。”曹國泰感激地說道。

宣恩这个人一心想把村里的产业兴起来,快来看他怎么做

回家後村裡召開了加入金融扶貧互助社的動員大會,84戶積極參與,佔全村總戶數的52%,其中低保戶和建檔立卡扶貧戶佔入社總戶數的40%。通過“金融扶貧互助社”這個平臺,專業合作社向銀行貸款20萬元帶動著百姓發展,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建“養雞場”“養豬場”“養牛場”,聘請30餘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到合作社務工,月工資收入2000元左右,徹底改變了部分貧困戶的困境。

為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激發產業發展戶內生動力,2017年3月30日,曹國泰自籌資金帶領專業合作社和村裡貧困戶到李家河、伍家臺等地參觀學習,在考察中積累經驗,提升村專業合作社發展能力。

2017年9月8日,種養專業合作社在村支兩委和“尖刀班”的支持下召開了“梨子坪高山蔬菜發展產業動員大會”,專業合作社承包社員土地200畝,入股土地140畝,以招商引資的模式引進了利川“佳濃種植專業合作社”共同發展,建起了廠房和蔬菜種植基地;通過與湖北華農大合作,依靠其技術指導和土地配方施肥、土地檢測等發展地方特色小麥基地。目前,該村已種植青椒350畝,辣椒50畝,中華壽桃30畝,特色小麥80餘畝,桃樹和李樹共430餘畝。

通過專業合作社和“金融扶貧互助社”捆綁發展的模式,梨子坪村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90%以上有了自己的產業,帶動了2戶貧困戶開辦養豬場,2戶貧困戶開辦茶葉加工廠,1戶貧困戶開辦養雞農場,2戶貧困戶開辦養牛專業戶,帶動50餘戶貧困戶就業。同時,大力發展起了金融互助社,使其在2016年8月至2017年發放貸款中,年增加收入210多萬元,年收入增長70%左右,貸出的230多萬元全部收回,無一筆逾期不良戶。

如今,在曹國泰的帶領下,梨子坪村老百姓基本實現了家家有產業,人人有事做,戶戶有收入的美好願望。但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曹國泰繼續用他對產業發展的熱情和堅定地態度向著更高更好地未來努力著,用他的滿腔熱血和苦幹實幹帶領著村裡百姓發展致富,向產業大村的目標闊步前行。

宣恩这个人一心想把村里的产业兴起来,快来看他怎么做

有 福 利!

宣恩这个人一心想把村里的产业兴起来,快来看他怎么做

識別上方圖標進入宣恩電話本

可查找宣恩黨政機關及各行各業電話!

圖文:楊雯傑 楊國元

微博:@宣恩發佈

審核:歐陽章平@涼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