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这个人一心想把村里的产业兴起来,快来看他怎么做

宣恩这个人一心想把村里的产业兴起来,快来看他怎么做

“一份信任就是一份责任,责任既然扛肩就要拼尽全力做到。”这是57岁共产党员曹国泰的座右铭。凭着这份信仰,他不断拼搏,用满腔热血和实干精神成为了长潭河侗族乡梨子坪村的致富带头人、村扶贫互助社法人、宣恩县七姊妹山种养专业合作社“法人”。

开着农家乐,当着百货小店小老板,曹国泰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他却不满足现状,一心想要实现产业兴村的梦想。回顾着村里几十年的变化,虽然村里漂亮的砖瓦房子越来越多,但村里小康家庭却很少,大部分青年都在外务工,家中只有老弱幼小,村里唯一的产业就是烟叶,而且还不稳定。这种状况曹国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15年春节,他坐在家里看“中央频道军事与农业”节目,当看到了一个山村的年青人以专业合作的模式,带动了家乡的经济发展,使家家户户有产业的故事时,他心中的梦想一下子被激活,认为村里走这个道路一定可以。于是曹国泰就在心中暗自琢磨,年一过便筹备资金走出家门到外地实地考察,学习经验。花了近一年的时间,他先后到湖南、四川、贵州、河南、重庆等地的专业合作社学习,就种植养殖示范点和基地建设借鉴经验,光学习,他花费了3万多元。

宣恩这个人一心想把村里的产业兴起来,快来看他怎么做

曹国泰考察完回到家乡后,他首先选择自己试验。虽然在外地学习了别人的先进经验,但他自己还是没有把握发展,加上地理条件和气候不一样,会产生差异,也有失败的风险。于是他采取种植和养殖双管齐下的方法进行,争取尽快试验出好的方法。说干就干,他向村里的老百姓租赁了土地20亩,种植了包菜、白菜、四季豆,同时养殖了20只鸡。种植还比较顺利,发展的也很好,但是养殖就没有这么好运了,第一次养鸡由于没有足够的技术和经验,3000元的鸡苗全部失败死亡,第二次又花3.1万元购买鸡苗,在兽医站技术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改良了养殖技术,成活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但由于购买的鸡苗品质较差,并未赚到钱。为此,曹国泰专程到湖南龙山进行学习,几经研究,他决定在品质上下功夫,将杂交鸡全部改良为“土鸡”和“珍珠鸡”,经过他的努力,终于得到市场的认可,并如愿以偿成立了宣恩县七姊妹山种养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虽然成立了,但销售上又出现了大危机。为了打开市场,卖出产品,曹国泰到处找客商,联系客户。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眼瞅着地里的菜一天天的熟透了熟烂了,他看在眼急在心,“这地里的菜销不出去,但工人的工资坚决不能少呀!”曹国泰心里下定决心,为支付工人工资,他找到了附近的几座学校和菜市场,带上“以质量作保证,用时间来证明我们产品的质量”的协议,最终因有机和口感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成功打开了销售市场。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合作社发展产业逐步壮大的过程中,遇到很多老百姓想发展无资金的问题。为解决这一现状,他多方打听了解到政府有扶贫贷款的信息。当时全乡39个村都还未有先例,他找到村支书和“尖刀班”商量,并一起来到县扶贫开发办咨询了解。在扶贫办的帮助和指导下,注册成立了金融扶贫互助社。“这些领导都特别好,很细心的帮助我,看我年纪较大,有一些手续还是他们代为办理的,特别感谢这些部门的支持,才让我们老百姓有了希望。”曹国泰感激地说道。

宣恩这个人一心想把村里的产业兴起来,快来看他怎么做

回家后村里召开了加入金融扶贫互助社的动员大会,84户积极参与,占全村总户数的52%,其中低保户和建档立卡扶贫户占入社总户数的40%。通过“金融扶贫互助社”这个平台,专业合作社向银行贷款20万元带动着百姓发展,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建“养鸡场”“养猪场”“养牛场”,聘请3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月工资收入2000元左右,彻底改变了部分贫困户的困境。

为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激发产业发展户内生动力,2017年3月30日,曹国泰自筹资金带领专业合作社和村里贫困户到李家河、伍家台等地参观学习,在考察中积累经验,提升村专业合作社发展能力。

2017年9月8日,种养专业合作社在村支两委和“尖刀班”的支持下召开了“梨子坪高山蔬菜发展产业动员大会”,专业合作社承包社员土地200亩,入股土地140亩,以招商引资的模式引进了利川“佳浓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建起了厂房和蔬菜种植基地;通过与湖北华农大合作,依靠其技术指导和土地配方施肥、土地检测等发展地方特色小麦基地。目前,该村已种植青椒350亩,辣椒50亩,中华寿桃30亩,特色小麦80余亩,桃树和李树共430余亩。

通过专业合作社和“金融扶贫互助社”捆绑发展的模式,梨子坪村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0%以上有了自己的产业,带动了2户贫困户开办养猪场,2户贫困户开办茶叶加工厂,1户贫困户开办养鸡农场,2户贫困户开办养牛专业户,带动50余户贫困户就业。同时,大力发展起了金融互助社,使其在2016年8月至2017年发放贷款中,年增加收入210多万元,年收入增长70%左右,贷出的230多万元全部收回,无一笔逾期不良户。

如今,在曹国泰的带领下,梨子坪村老百姓基本实现了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户户有收入的美好愿望。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曹国泰继续用他对产业发展的热情和坚定地态度向着更高更好地未来努力着,用他的满腔热血和苦干实干带领着村里百姓发展致富,向产业大村的目标阔步前行。

宣恩这个人一心想把村里的产业兴起来,快来看他怎么做

有 福 利!

宣恩这个人一心想把村里的产业兴起来,快来看他怎么做

识别上方图标进入宣恩电话本

可查找宣恩党政机关及各行各业电话!

图文:杨雯杰 杨国元

微博:@宣恩发布

审核:欧阳章平@凉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