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近日,重慶市民被一條“網紅”梯坎刷屏了。位於渝中區燈瑪特廣場附近,一條梯坎將上半城和下半城連接起來。這條梯坎的傾斜角有50度,酷似香港的梯坎,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慕名“打卡”。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百步一坡半里一橋”,若想領略老重慶的風貌,一定要走上幾條梯坎。

你會發現,掏耳朵的、修腳的、做木工的、做裁縫的、賣燒餅的、打麻將的,還有山城絕對少不了的棒棒軍,不加掩飾地呈現在眼前。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靠江、群山環繞、多霧、景美,特有的地理環境,讓重慶充滿神秘感。在3000餘年發展史中,曾三為國都,四次築城,史稱“巴渝”。

歷史上的重慶曾有許多叫法,巴國、江州、巴郡、渝州、恭州,直到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於是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二字沿用至今。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山城 重慶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明洪武初年,闢城門17座,城周長8800餘米,奠定了重慶城明清600多年的規模。

如今大多數的城市已被高樓大廈所覆蓋,但在山城重慶,仍有不少的古建築、老街區被保留了下來,下面就一起回到清末民初的重慶母城逛逛吧。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字水宵燈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遊 船

重慶的山城夜景自古就有雅號“字水宵燈”,因長江、嘉陵江蜿蜒交匯在這裡,形狀很像篆書中的“巴”字,所以有“字水”之稱。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佛圖夜雨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哨樓

佛圖關位於渝中區西端,鵝嶺公園旁。千年前的佛圖關壁立萬仞,是古重慶陸路咽喉要隘,成渝古道的必經之處。

登上佛圖關可以縱覽全城,俯瞰長江、嘉陵江,每到凌晨時分,煙雨濛濛,有著名的“佛圖夜雨”景觀,如今不復存在。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海棠煙雨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海棠溪

海棠溪位於南岸區,舊時溪邊多種植海棠樹,潤比溫玉,紫如絳綃,窈窕嬌媚。歷代墨客騷人最愛在這裡曲水流觴、吟詩作賦了。

明代,重慶城闢十七座城門,九開八閉,象徵九宮八卦,重慶城十七門格局保持了556年。一首民謠《重慶歌》,唱的就是這些城門和它的作用。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上圖:朝天門

大碼頭,迎官接聖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千廝門白雪如銀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臨江門

糞碼頭,肥田有本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儲奇門

藥材幫,醫治百病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金紫門

恰對著,鎮臺衙門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通遠門

鑼鼓響,看埋死人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渝城福地(墓地)

走入城門,有哪些似曾相識的行當習俗、風土民情?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金碧流香,是舊時眺望重慶繁華地段的最佳去處。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廣東會館、江南會館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萬壽宮、報恩寺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外國使館區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演武廳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打銅街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道冠井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挑夫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書院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考棚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買賣街

老重慶尋古指南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1992年的解放碑

位於青年路一帶,是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紀念碑,刻有成千上萬的陣亡將士名字。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磁器口

磁器口優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便為嘉陵江下游的天然良港和商賈雲集的物資集散碼頭,素有“小重慶”之稱。

碼頭兒女的大嗓門、無辣不歡的飲食習慣、步履不停的階梯石板路,濃縮在一起就是繁華的磁器口了。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遠眺湖廣會館

長江濱江路芭蕉園1號,清末各地移民中湖廣人最多,固有“湖廣填四川”之說。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松溉舊府衙

松溉古鎮的始建年代現已無法考證,歷史上它曾是永川至內江一帶商賈往來和物資集散的交通樞紐。這裡依山勢律動的建築遺存、巴渝小鎮的人文韻味和獨特的碼頭文化使人流連忘返。

沿著高而窄的石梯拾級而上,一座挑梁翹簷的中式建築呈現眼前,體現了當年衙門的肅穆莊嚴。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挑水夫(民國時期)

儘管1932年重慶就成立了自來水公司,但新中國成立前,城裡大多數人家都沒有安裝自來水,只能請挑水夫從長江或嘉陵江挑水飲用,因而挑水夫也就成了一種職業。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20世紀40年代的東水門

保存完好的古城門,古代重慶經南岸通滇黔的重要通道。現在建東水門長江大橋。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民國時期的萬縣鎮江閣

始建於明初,其後多次被大水沖毀,又多次重建。清乾隆元年擴建後頗為壯觀。裡面有口大銅鐘,幾萬斤重,傳說是從鐵峰山飛下來的一口神鍾。那鍾子午報時,撞之嗡然,月明風清之夜鐘聲能傳幾十裡遠。

在中國的版圖上,重慶像一顆珍珠串在30°緯線上。重慶本土文史專家彭伯通先生曾在《古城重慶》中這樣描述,“城在山上,城又本在眾山中”。如果您感興趣,有機會到這座城市逛逛吧。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本文內容摘編自《重慶母城老地圖》《山城舊影》

《重慶母城老地圖》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內容簡介

本圖以《增廣重慶輿地全圖》為基本底圖,以重慶曆史文獻、彙編資料為依據,系統梳理了重慶的歷史與發展沿革、城市道路與古代建築以及渝中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等,邀請在重慶當地學習生活了多年的繪者對地圖進行了創作。創作過程中又反覆對重慶曆史遺蹟進行實地調查、請當地文保專家進行審核,力求在地圖上真實地反映清末民初的重慶風貌。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英文版

“故園畫憶”之《山城舊影》

陳景琦 繪畫 王詩舉 撰文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故園畫憶”系列叢書,以繪畫為主、文字說明為輔的形式,記錄全國各地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名城名鎮、古村落街區、古建築等文化遺存,以及各地各民族有特色的風俗禮儀、生活方式或生活場景等。

該叢書入選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每冊收百餘幅手繪寫生畫,目前已出版70餘冊,計劃在3年內出版150冊。

重慶“網紅”梯坎刷屏了,這樣的山城太美

學苑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