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銀行定增意外遭否透露監管新信號

楊國英

7月31日,南京銀行一紙公告引發業內高度關注,該行140億元定增計劃未獲證監會發審委核准通過,這一事實,令南京銀行成為國內首家定增被否的上市銀行。

由於此前多家銀行的再融資都順利過會,業內對南京銀行定增被否的第一反應,普遍是“看不懂”。僅僅一週之前,張家港行、寧波銀行、貴陽銀行的幾筆再融資都順利過會,再往前,3月份農業銀行“千億定增”獲批,更是創下A股最大再融資紀錄。

跳出銀行業來看,南京銀行的遭遇在A股不算個案。據數據統計,包括南京銀行在內,今年以來,定增申請被否決的上市公司多達10家,這一數據是2017年全年的否決數。因此,就整個A股市場的再融資狀況而言,南京銀行更像是在A股再融資整體收緊的形勢下,給整個銀行業“帶了個頭”。

然而,考慮到銀行業的特殊性,以及南京銀行在銀行業中的“典型性”,更為客觀的解釋是,南京銀行的定增被否其實有一定的個案因素,而從監管層的角度看,被否本身同時體現了明確的監管訴求。

首先,南京銀行高風險偏好的增長方式並不被市場所認可。作為明顯區別於其他銀行的顯著特徵,近幾年,南京銀行的盈利增長強勢,而估值增長乏力。進一步講,南京銀行的增長是高資本消耗型的,偏向激進的地方政府資產比重,留下的風險隱患也比較大。而事實證明,在控風險的前提下,確保盈利增長的最好方式其實是資本集約型的增長路徑,作為這一路徑代表的招行、寧波銀行,其業務擴張風險基本上可以靠內源資本補充化解。

高增長帶來的高消耗,在南京銀行的相關數據中一望便知。按照此前計劃,該行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6.96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40億元,扣除發行費將全部用於補充公司核心一級資本。而該行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該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8.6%、9.4%、8.2%、7.99%,今年一季度南京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回升至8.09%,但也低於銀保監會公佈的10.72%的商業銀行整體水平。

南京銀行定增被否,與定增本身的設置也有著直接的關係。證監會曾於去年年底向該行反饋意見,涉及出資人認購的能力、資金來源、不良貸款較低和撥備覆蓋率高等問題。而從南京銀行定增的發行對象來看,紫金投資、南京高科、交通控股、太平人壽、鳳凰集團等定增對象,悉數擁有江蘇國資背景,這些定增對象如果成為南京銀行資本擴充後的潛在放貸對象,實際上將意味著南京銀行已經存在的資產結構風險可能繼續被放大,而難有經營思路上的轉型。從這個意義上講,南京銀行的定增被否,明確反映了監管層倒逼銀行增長方式轉型的意圖。

事實上,當前銀行業整體的資本金壓力都較大,這意味著,定增作為補充資本金的重要方式,政策對此的態度不太可能過於嚴厲或一刀切式叫停。尤其要看到,今年銀行業將迎來《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年終考,資管新規細則也表示鼓勵銀行補充資本。

與此同時,過於激進的擴張,必將承受更大的監管壓力。事實上,在資產結構風險較大的情形之下,南京銀行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也是逐年下降,今年甚至告負。通過觀察南京銀行定增被否的種種個案因素,以及監管層倒逼銀行轉型的意圖,當下,整個銀行業首先應對政策意圖有所領悟,才可能通過漸進轉型促進發展和風險的再平衡。

(作者系財經專欄作家)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