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三大叛军投敌后,比德军还勇敢!德国投降后还坚持打游击

​1926年的全苏第一次人口普查,当时苏联境内有195个民族,到苏联解体时,这些民族变成了130多个,有些民族被同化了,有些莫名消失了。

二次世界大战对这些民族的后期命运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苏德战争爆发后,一些民族投降德军,并且对自己的祖国进行了异常凶猛的进攻,导致苏联政府怀疑很多民族是“第五纵队”-----第五纵队是弗朗哥夺取西班牙政权时,专门潜伏在马德里内的奸细,此后第五纵队成为奸细的代称。

苏联三大叛军投敌后,比德军还勇敢!德国投降后还坚持打游击

苏德两国颇有渊源,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创者叶卡捷琳娜二世就是德意志人,欧洲古代将“高卢人、普鲁士人、斯拉夫人”称为三大蛮族,三大蛮族在近代不断通婚,很多普鲁士移民到达俄罗斯,尤其是18世纪后期叶二掌权时期,德意志人口在俄罗斯境内迅速扩大,1924年他们聚居的伏尔加河流域成立了一个面积为3万平方公里,人口为60万左右的德意志人共和国,二战时期,这一规模超过了120万。

苏联三大叛军投敌后,比德军还勇敢!德国投降后还坚持打游击

二战刚开始两个月,这些德意志人就被列为“被惩罚的民族”、“第五纵队”,被驱逐到了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而事实证明,苏联境内的德意志人根本没来得及叛变,就被打压了;另一支被赶到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是苏联远东境内的朝鲜人,由于当时日本已经占领朝鲜数十年,苏联同样担心境内朝鲜人给日本人服务,最终,朝鲜人也没有成为第五纵队,反而成为苏军有力的补充之一。

苏联三大叛军投敌后,比德军还勇敢!德国投降后还坚持打游击

当德军到达高加索地区,统治苏联少数民族最为复杂的地区时,有三个民族的叛军立刻响应,他们在对自己国家反戈一击,甚至比保守法西斯奴役思想影响的德军士兵还要凶猛!

一、卡尔美克拉人,即土尔扈特人

我们都知道土尔扈特人曾经在渥巴锡的领导下,摆脱沙俄的统治讨回祖国,并且受到了乾隆皇帝的热情欢迎。然而仍然有少数土尔扈特人留了下来,繁衍扩大,他们仍然相信藏传佛教,使用中国蒙文。然而苏联时期,他们被迫交出马匹,加入集体农庄。世代游牧的土尔扈特人群起反抗,被镇压。

苏联三大叛军投敌后,比德军还勇敢!德国投降后还坚持打游击

当曼施坦因率领他的南方集团军到达土尔扈特人聚集地后,立即招募了3000人的土尔扈特骑兵,导致苏联高层将苏军内的土尔扈特组全部踢除。1943年,苏联赢得斯大林格勒战役,15000名土尔扈特人追随德军撤退,原本被红军开除的土尔扈特人无家可归,留在当地坚持游击战,与苏联军队和土尔扈特农庄里的亲人作战。

二、克里米亚鞑靼人

今天的克里米亚主要是俄罗斯人聚居,还有小部分的乌克兰人为主。事实上克里米亚最早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金帐汗国的领地,曾经是俄罗斯人的噩梦,不断蚕食俄罗斯的土地。

苏联三大叛军投敌后,比德军还勇敢!德国投降后还坚持打游击

数百年过去了,金帐汗国反被俄国吞并,然而俄国历届政府都明白,只要俄国有对外战争,克里米亚的鞑靼人势必从背后捅刀。果不其然,苏德战争初期,2万鞑靼青年加入苏军,最后全部逃跑!有个叫科乌什的小村庄,130人参加苏军,当得知德军占领克里米亚后,122人跑回家乡,加入德军!

曼施坦因回忆录记载:鞑靼人热情的接待了我们,给了我们很多水果,还送了一件纺织物,希望献给鞑靼人的救星“阿道夫先生”。这个纺织物,小编斗胆猜测,应该是我们熟悉的哈达。

鞑靼人为德军押送苏军俘虏,全身德国军装,苏军俘虏想要在路边沟里喝点水,会被即刻射杀,大批俘虏最终饥渴而死,也有些是被鞑靼人妇女扔石块打死的。

不过来自西伯利亚的鞑靼人是朱可夫组织地坚强的远东预备队,这支军队帮助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取胜,获得“苏联英雄”荣誉的数量仅次于俄罗斯族。

三、车臣人

车臣人由于其宗教属性,可以忽略其民族属性将多个车臣地区的民族列为一支,由于与东正教的传统矛盾,车臣从来没有停止过斗争。18、19世纪开始与奥斯曼土耳其联合对抗沙俄,20世纪初,与布尔什维克合作对抗沙俄,苏联时期又跟红军干,90年代的事情大家看新闻也都很清楚。

苏联三大叛军投敌后,比德军还勇敢!德国投降后还坚持打游击

当德军到来时,曼施坦因放宽了对信仰限制,招募了11万人,而且由于人人勇敢,他们几乎成为了一直规模庞大的敢死队,苏军的在他们手中的伤亡远超11万!

二战结束后,50万车臣人被用火车迁移到了今天的哈萨克斯坦,路上有老人和孩子由于火车缺氧被闷死,苏军不允许他们埋葬亲人

1953年公布的数字显示,由于德国的入侵,苏联将境内300万左右人口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大迁徙,不包括死亡人口。不得不说,这种规模宏大的短期民族迁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既是苏联数百年民族矛盾的集中体现,也与纳粹德军的煽动息息相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