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年:觀《紅海行動》淺談通往海洋大國之路

編者按:近日熱映電影《紅海行動》,向我們展現了一幅中國海軍保護海外華僑的史詩畫卷:當海軍列隊整齊劃一地在軍艦上向逝去的戰友敬禮,鏡頭展現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的特寫時,許多觀眾的血是熱的,淚是溼的。從來沒有什麼 歲月靜好,總有人為萬家燈火負重前行。中國海軍就像一把利劍,為中國的崛起保駕護航。隨著全球化和中國與世界經濟體的日漸一體化 ,中國的海洋地緣政治的重要性顯現出來。只有一個國家要成為海洋國家的時候 ,海洋地緣政治才會變得重要起來。而中國要成為海洋國家,只是近來的事情。那麼中國為何要崛起成為海洋國家 ?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以歷史唯物主義視角為您提供深度解析。

鄭永年:觀《紅海行動》淺談通往海洋大國之路

中國成為陸地國家 (或稱 “地鎖國家 ” land-locked power)和中國國家的形成和擴張的歷史有關。無論是中國的文明還是國家都起源於黃河流域。中原王朝從黃河流域向四周擴張 ,擴張過程中都是陸地。中原王朝經常遭受來自陸地的外來少數民族的侵入 ,成為 “殖民地”。外來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之後都被中國文化所消化 ,主動接受中國文化 ,也就是說 ,外來少數民族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在少數民族成為統治者之後 ,他們經常搞擴張。中國版圖的大擴張都是在外來民族成為中原統治者之後實現的。但是 ,這些少數民族的擴張也同樣是向陸地擴張。

很容易理解 ,歷代王朝所注重的也都是陸地地緣政治。實際上 ,在西方列強到來之前 ,中國從來就沒有面臨來自海洋的威脅 ,所有的威脅來自陸地 ,包括突厥、蒙古、西藏和滿洲等。中國的國防安全的重點自然也是側重於陸地。最典型的就是長城了。歷代王朝修築長城 ,其意圖就是想把侵略者 (也就是北方少數民族 )擋在長城之外。近代之前 ,除了來自陸地的北方少數民族 ,中國並沒有真正的敵人。中國因此修築了長城 ,而不是海軍 ,來應付敵人。除了修築在本土的長城之外 ,中原王朝也實行朝貢制度來應付周邊國家 ,朝貢制度是一種可控的貿易 ,不管朝貢國是來自陸地還是海洋。

中國在明朝時代開始受到來自海上的威脅 ,即所謂的 “倭寇”。但 非常有意思的是 ,也正是在這個時代 ,中國具備了成為海洋國家的能力。 15世紀是世界海洋世紀的開始 ,歐洲的葡萄牙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海洋國家。不過 ,論技術 ,當時的中國是最有條件成為海洋大國的。在西歐小國進行海洋遠征的同時 ,在中國的東南沿海,也出現了掌握了很高航海技術的海員 ,他們已經到達了印度洋和其他地區。他們製造的船艦遠比葡萄牙人制造的要龐大、堅實和美觀。當時,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 ,中國都具備了足夠的能力來實現這個目標。在政府層面 ,有名的鄭和數次下西洋就是政府財政和中國航海技術的證明。這一點 ,這些年人們已經說得很多 ,不需要在這裡再做論述。即使是民間也具備了很強大的能力 ,當時所謂的 “倭寇 ”或者 “海盜 ”的大部分成員實際上並非日本人 ,而是浙江和福建的民間海商活動。但是,無論是政府組織的海航還是民間自主的海航都沒有繼續下去。鄭和下西洋不僅被政府中止 ,而且政府也銷燬了所有海航的數據和資料。在民間方面 ,政府下大力氣 ,花了很多年鎮壓了民間 “海盜 ”,從此之後施行閉關守國的 “海禁”。這就使得中國失去了一次成為海洋大國的最好機遇。

在 19世紀 ,隨著英國人的到來 ,中國才開始意識到海洋國家的強大。但即使對英國 ,中國也沒有非常害怕。對中國來說 ,英國只不過是幾條大船和幾千軍隊 ,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儘管處處被英國人打敗 ,但朝廷仍然不重視 ,看不到海洋地緣大局。失敗之後 ,以 “割地 ”的方式應付了之。只有當中國的近鄰日本成為東方的第一個海洋國家 ,並打敗中國之後 ,朝廷才醒悟過來 ,但為時已晚。王朝從來就沒有意識到海洋力量的崛起可以通過控制貿易港口和城市經濟 ,成為足以摧毀中國的陸地力量。

總體上說 ,在過去 500多年的歷史裡 ,中國只有在 19世紀末 ,受日本的影響 ,曾經想建立一支海軍 ,也努力這樣去做了 ,但在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打敗 ,從此再也沒有想去努力建設海軍。在整個 20世紀 ,中 國也沒有把重點放在海軍。解放軍初期並沒有一條軍艦 ,也沒有海員 ,但卻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國共兩黨聯合起來和日本的戰爭以及國共兩黨之間的內戰 ,都是陸地戰爭。

1949年建國之後的很長曆史時間裡 ,中國對海軍有戰略意義上的思考 ,但發展海軍更多地是為了國防的現代化,而與中國的海洋地緣毫無關係。在很長的冷戰期間 ,和蘇聯對抗的都是海洋國家 ;相反 ,支持蘇聯的則是大陸國家。即使蘇聯本身也主要是陸地國家 ,其海軍並不很強大 ,沒有辦法和美國等海洋國家相比。中國早期實行 “一邊倒 ”的政策 ,和蘇聯站在一起 ,自然受蘇聯的軍事思想的影響。後來和蘇聯交惡 ,更說明中國的威脅來自陸地。等中美建交之後 ,中國才再一次和一個海洋大國打交道。

80年代 ,當中國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 ,人們開始思考海洋文明。很有意思的是 ,改革開放實際上主要是向西方和受西方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如日本和東亞經濟體開放 ,而這些國家和地區也就是海洋國家。向海洋國家開放導致和海洋國家的互動 ,這是人們思考海洋文明的動機。這也是當時的電視片《河殤》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這個電視片比較全面地闡述了海洋文明的重要性。不過 ,電視片的主要動機並非是推動中國從陸地國家轉型為海洋國家。儘管電視片給人一種有關海洋文明的思考,但當時的中國並沒有成為海洋國家的實際需求。

簡單地說 ,中國成為海洋國家的需要來自中國的開放政策所導致的中國和世界的關聯。我們可以把中國的開放政策分成三個階段 ,即 “請進來”、 “接軌 ”和 “走出去”。在過去的 30來年裡 ,中國已經走過了兩個階段 ,現在已經進入第三階段。在 80年代 ,中國開放政策的主題是 “請進來 ”,也就是打開國門 ,歡迎外國資本的進入。在這個階段,中國和世界沒有、也不會發生衝突。到了 90年代 ,中國確立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時候 ,中國實行了 “接軌 ”的政策 ,也就是調整和 改革自己的制度體系來適應世界體系。在這個階段 ,中國和世界也不會發生衝突。

從本世紀開始 ,中國開始實行 “走出去 ”政策 ,這就直接導致了中國海洋地緣的崛起。這裡有幾個主要的原因。第一 ,中國在很短時間裡,從一個資本短缺國家成為資本過剩國家 ,資本必然要走向能夠贏利的地方。在這個意義上 ,中國的資本和其他國家的資本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第二 ,中國是一個資源短缺的國家 ,國內高速的經濟發展需要進口大量的資源。同時 ,中國又是出口導向的世界製造業中心。對外來資源的依賴和出口導向的製造業促成了中國的貿易大國地位。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大國之一。第三 ,中國資本 “走出去 ”表明中國需要發展出足夠的能力來保護自己的海外利益 ,貿易大國的地位也決定了中國海上航道安全的重要性。第四 ,中國周邊海洋資源的大發現加快了周邊國家在和中國有爭議的海洋 (島礁 )地區開發資源的步伐 ,這大大加劇了中國和周邊國家圍繞著海洋島礁的主權爭議。所有這些都說明中國必須轉向海洋 ,把海洋地緣政治提高到議事日程上來。

海洋地緣政治重要起來了 ,但要成為海洋大國則不容易。中國過去從來就沒有注重過海洋 ,現在開始討論海洋和海軍 ,但這僅僅是一個開端。英、美等國家花了很長的時間成為海洋的主人。現在 ,中國努力仿效今天主導著世界體系的美國 ,但已經沒有了當時英、美等國家成為海洋國家的歷史條件。不過 ,儘管無論是主觀上的海洋意識和海洋文化還是客觀上的環境制約都不容許中國能夠像從前的海洋國家那樣順利成為海洋國家 ,但上述要素也在為中國成為海洋國家提供巨大的動力。中國成為海洋國家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而不是能不能的問題。

當然 ,中國學習其他海洋大國的經驗並不是要重複其他國家成為海洋國家的路徑 ,中國必須探索自己成為海洋大國的道路。今天的全球化 環境已經為海洋地緣政治提供了全然不同的條件。儘管全球化在一些方面強化了海洋地緣政治的重要性 ,但在另一方面則使得地緣政治變得不那麼重要。全球化表明各國之間的貿易 ,表明海洋地緣的重要性 ,但金融的全球化則表明金融經濟的重要性 ,而金融經濟則使得海洋地緣變得不那麼重要 ,因為金融活動不需要經過海洋。如果說在海洋地緣政治時代,誰控制了海洋 ,誰就控制了世界 ,那麼在金融全球化時代 ,誰控制了金融 ,誰就控制了世界。當然 ,這也不是絕對的 ,貿易和金融經濟至少對中國來說同樣重要 ,而且金融經濟的未來具有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諸如此類新出現的要素表明 ,中國要明瞭自己目前所處的世界地緣政治新環境 ,從而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個新型的海洋大國。

鄭永年:觀《紅海行動》淺談通往海洋大國之路

今日推薦閱讀:鄭永年《通往大國之路:中國與世界秩序的重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