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與雄安新區建設綜合信息快報(0719)

京津冀協同與雄安新區建設綜合信息快報(0719)

一、立足雄安!打造河北現代服務業發展新引擎

日前,河北省政府出臺的《關於加快推進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中提出,要深入落實《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圍繞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聚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現代服務業,打造河北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新引擎和動力源。

推動金融服務和現代科技融合發展,加快銀行、證券、信託、保險、金融租賃、基金、期貨等金融企業總部、一級分支機構、各類專業子公司以及金融配套服務機構等其他創新型金融機構向雄安新區聚集,開展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或金融試驗試點示範,推動國家級交易平臺等重大金融項目落地實施。引導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金融科技公司開展移動互聯網金融、智慧物流和供應鏈金融等金融科技化服務。推動雲計算、大數據、生物識別、人工智能等技術在保險、智能投顧、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注重高端研發。積極佈局建設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加快國家技術轉移雄安中心建設,培育壯大創業孵化、技術轉移轉化、科技諮詢、知識產權等科技服務業,打造集聚國際高端創新要素支撐平臺。同時,圍繞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與通信網絡技術、生物技術、前沿材料、先進儲能技術等領域,推動建設一批未來產業研究院。

圍繞建設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研究和國際標準研發基地,吸引國家級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和國際知名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入駐雄安新區。面向國際貿易領域,建立質檢大數據平臺。在雄安新區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總部商務基地,成立雄安新區國際仲裁中心,鼓勵支持律師、公證等涉外法律服務機構專業化、國際化、規模化發展。

此外,雄安新區將培育壯大創意設計、高端影視等文化產業,爭取舉辦國際大型文化交流活動,打造國際文化交流重要基地。

二、與雄安新區有關的這個小組首次披露

京津冀暨雄安新區交通建設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會議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對的批覆》文件精神,研究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暨雄安新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及2018年重點工作。

此次會議上,交通部部長李小鵬發表講話,京津冀三省市和交通部領導戴東昌、陳健、楊斌、金湘軍、張古江出席會議。

京津冀協同與雄安新區建設綜合信息快報(0719)

李小鵬資料圖

此外,領導小組成員參加會議,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雄安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列席會議。。

三、中國石化資本落戶雄安 主投戰略新興產業

中國石化集團資本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石化資本”)在雄安新區舉行揭牌儀式,成為在雄安新區落戶的首家央企資本投資運營平臺。

該公司是中國石化佈局新興產業的投資平臺,主要投資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及智能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註冊資本100億元。

據瞭解,中國石化目前是國內第二大油氣生產商,世界第一大煉油公司、第二大化工公司,加油站總數位居世界第二,在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中排名第三。

中國石化股份公司副總裁、資本公司董事長黃文生在致辭中表示,成立資本公司目的就是通過財務投資發現戰略投資機會,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智能製造等領域聚焦,為公司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發展新引擎。資本公司註冊在雄安,將努力把中國石化資本打造成為雄安新區的示範企業。

雄安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吳海軍在致辭中表示,雄安新區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對金融和資本的需求巨大,新材料、生命科技、智能製造等新業態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雄安新區將在金融體系、金融產品、金融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試,努力打造全球金融科技創新中心。希望更多企業投入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

雄安新區管委會主任陳剛日前表示,綠色、智能、創新將是雄安新區重點打造的特有元素和亮麗名片,金融將是雄安新區未來的支柱產業。

中國石化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下一步,中國石化資本除直接投資外,還將發起設立具有明顯市場化特徵的基金,包括科技創新基金、新興產業基金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導基金,並推動部分非主營業務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提質增效發展。

四、京津冀三類參保人員三地工傷互認

京津冀三地人力社保部門在雄安新區簽訂《京津冀工傷保險工作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推動三地工傷保險合作,充分保障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

《協議》明確,符合以下三種情形之一的參保人員,受到事故傷害的,可適用於此協議,即:所在機構單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過程中,搬遷至天津市、河北省境內,其單位註冊地、工傷保險參保地仍在北京市的;所在機構單位為京津冀的機構單位到註冊地、參保地以外的另外兩地所設立辦事機構、分廠、生產經營地的;所在機構單位為京津冀的機構單位,本人因工程建設項目,到另外兩地承擔工程施工任務的。

《協議》提出,三地將在工傷認定、工傷勞動能力鑑定和工傷醫療康復三個方面開展合作。三地可相互委託對事故傷害進行工傷認定的現場調查核實事宜,調查結果互認並轉交委託方。三方建立相互委託勞動能力鑑定制度,工傷職工、用人單位經協商一致,可就近委託經營地地市級以上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進行鑑定。對委託鑑定結論不服的,回參保地申請重新鑑定。鑑定項目以傷殘等級鑑定為主。三方互認對方簽訂的工傷醫療康復協議服務機構。根據工傷職工的醫療康復需要,在企事業單位較為集中的地區,三方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雄安新區各確定1—2家協議機構,適時推進上述京津冀工傷協議機構的異地管理。

為確保協議落實,三地還將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圍繞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鑑定、待遇經辦等合作項目,定期溝通情況、交流經驗、開展案例分析,逐步推進三地工傷保險政策、標準的統一。同時,加強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鑑定、待遇標準方面的研究,進一步完善三地工傷保險政策。充分發揮各地信息化建設優勢,以點帶面,逐步推動三地工傷保險工作信息互聯、互通,為三地工傷保險合作提供信息保障。

五、京津冀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高峰論壇舉辦

近日,2018京津冀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高峰論壇在北京萬壽賓館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京津冀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創新聯盟、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主辦,並得到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天津市工信委、河北省工信廳的大力支持。

京津冀協同與雄安新區建設綜合信息快報(0719)

在“綠色協同•聯動共贏”的主題下,來自京津冀三地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領域行業機構、院所高校、新能源汽車整車及充電樁企業、相關零部件製造商、配套服務商、主流媒體等近200位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形勢下京津冀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協同創新與合作共贏議題。

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對於全球市場來說,都是新興的技術,也是我國汽車產業由大做強的兩個重要突破口,京津冀三地彙集了北汽、長城、長安、力神等眾多國內自主優勢品牌,產業基礎雄厚,企業研發人才數量、質量以及知識產權成果都有所提高,市場前景廣闊。

論壇上,演講專家圍繞新能源汽車行業政策環境與發展態勢,重點講解新能源汽車大數據指數及其應用,思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模式的創新發展,就京津冀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聯動和資源共享的重點、難點,以及協同發展方向和趨勢等做了專業、詳盡的探討;京津冀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創新聯盟對其組織研究的“京津冀新能源汽車協同發展規劃”進行了全輪廓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