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批评孩子既不伤害孩子自尊又最有效?

如何批评孩子既不伤害孩子自尊又最有效?

孩子回家说拼音测验得了满分,奖励了他一个冰淇淋,还没吃完,收到老师的私信说今天测验不及格,还哭了。那一刻的心情,怎么说呢,有一万句话想说又不敢说,放下手机独自回房间做了几次深呼吸,什么都没说,出来继续做饭。

50多个国家的父母认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不是成就,而是品行。1987年,美国心理学家Mithch Prinstein随机选择了205个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并进行了为期10年的追踪研究。最后,研究者们得出的结论是:被父母接纳和喜欢的孩子,长大后生活得更快乐。这些孩子常常有着积极自信的心态,性格也很乐观,更勇于挑战困难,自我评价也很高。即父母错误的批评方式会影响孩子“自信”。那一刻我的心路历程很复杂,简单来说经历了两个阶段,恼怒和冷静。

怒是因为,首先,他犯了一个品行错误,撒谎了。其次,他面对困难没有想办法克服,哭了。最后,他在得到不该得的奖励时没有及时纠正错误,一错再错。

还好,我忍住了怒,我在想如果是别的妈妈发现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她们会怎么做,

如何批评才能帮助他纠错,而不造成伤害。

如何批评孩子既不伤害孩子自尊又最有效?

心理学家Nancy Eisenberg说,在父母表达愤怒、收回他们的爱、或试图通过惩罚威胁来树立威信时,孩子会产生羞耻情绪,也许会开始认为自己是坏人。在另一名心理学家Karen Caplovitz Barrett的研究中,有羞耻倾向的孩子容易逃避问题,不承认错误。有些父母害怕产生这种效果,所以从来不惩罚孩子,但这又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

究竟该怎么批评,Nancy Eisenberg给出的建议是,父母此时最好的反应是孩子的不良行为表达失望,并且解释为什么这样做不对,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应该怎样做来修正。表达失望最好的地方在于,你向孩子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我不赞同你这么做,但你是个好孩子,我觉得你能够做得更好。

让孩子感到内疚,而不是羞耻,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内疚情绪让人反省,并期望修复;而羞耻心更容易让人逃避,而不是正视。

我没有在放下手机后立刻指出孩子的不当,因为当时我的情绪不稳定,如果表达出来肯定就是愤怒和指责。但当我做完晚饭,冷静下来,想到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第一,他对考试结果感到惭愧;第二,他不希望我失望。

我抓住机会,在饭后和他的单独散步中提起了这件事,用试探性提问印证了我的猜测,并且抓紧机会(在事件发生6个小时内)对他说出了下面的话:你一直都很棒,也很诚实,这次你因为考试成绩而撒谎是不对的,我希望你下回能选择更好的方式来面对。

那一刻,我又想起了胡特的话: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是我深深理解你、接纳你,并且不给你设任何条件。批评,在无条件接纳的基础上才变得美好。

如何批评孩子既不伤害孩子自尊又最有效?

作为一个常常感到失败的妈妈,我虽知赞扬的力量强大,远期效果更好,但我也深知批评不可缺少。只不过很多父母在批评时,忘了批评跟赞扬一样,都是为了传达正面积极的影响,只是一味责备,而不表达期望。

像夸你的孩子会做得更好一样,在他们做得不够好时,巧妙地传达你的失望,下一回,他会回报你一次修正。妈妈常常感到失败没有关系,请让孩子始终带着鼓励和信心往前走。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哪里做错了,如何弥补犯下的错误,并不是单纯地让父母发泄情绪。

批评的原则,是在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进行的,少了这个原则,批评就没有意义。

对孩子的批评有的放矢,孩子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批评之后最好的结果。

如何批评孩子既不伤害孩子自尊又最有效?

如果说表扬是孩子成长的雨露,那有效的批评就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养分,它使孩子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不骄傲,不自负,永远稳当前行。所以,当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还要注意批评的有效性才好。

不因错误或缺点而否定孩子这个人

每个孩子身上,天生都有各种缺点和优点。如果因为孩子的缺点而否定孩子,其实就相当于看到”钻石“的瑕疵而丢掉了”钻石“那样可惜。如果父母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不优秀,反而能让孩子变得很越来越优秀。就像上面所说的,接纳和宽容已经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鼓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承认孩子行为的错误和不足,而不会上升到对孩子人格的批判。

教会孩子接纳自己

教会孩子接纳自己,其实就是给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无论谁都会有缺点,无论谁都会犯错。在错误中成长、在缺点中自我修正完善是一种成长的方式。教会孩子自我接纳,才能成就孩子的勇敢和自信。

鼓励孩子自我改正和提高

石头被海浪冲刷多了就变成了漂亮的鹅卵石;孩子常常自我纠正自我提高,便能成为优秀的孩子。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发现不足可以尽快弥补……教给孩子一种进步的思维。

版 权 所 有

如果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公众号:91读好书(jiuyaoduhaosh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