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战十四年——杨靖宇将军头颅回归记

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日本人找来了一张门板,把他的遗体放到门板上立起来,拍了一张照片,随后,他们把杨靖宇的遗体运到了濛江县城,杨靖宇将军的英勇和顽强,敌人一直都是又敬又怕,杨靖宇陷入重重包围以来,被切断了食物来源。这些天他究竟是怎么生存的?一直是日本人心中的一个谜。为了解答这个疑问,他们命令蒙江县城民众医院的医生对杨靖宇的遗体解剖,看他的胃肠里究竟有什么。而在杨靖宇的胃里,敌人只发现了野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指挥围剿讨伐杨靖宇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感觉自己在这场决战中被杨靖宇耍了,残忍地将他的头颅用铡刀铡下。

东北抗战十四年——杨靖宇将军头颅回归记

东北抗战十四年——杨靖宇将军头颅回归记

在杀害杨靖宇后,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心中始终不安,特意找人为杨靖宇雕刻了一个木质头颅,并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

日伪当局将杨靖宇的头颅在通化“示众”后,送到当时的伪满洲国首都新京,和同年牺牲的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的遗首,一起存放在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医务课,装在两个盛满福尔马林药水的圆柱形玻璃缸内。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占领长春,中共党组织指令潜伏在长春的松江军区地下工作组,在长春解放前,全力寻找杨靖宇将军的头颅。

东北抗战十四年——杨靖宇将军头颅回归记

地下工作组成员李野光在回忆录中写到道:挂历赫然地明示着,2月23日,我的心猛地蹦了一下,这不是杨靖宇将军殉国的日子吗?这是他殉国八周年的忌辰啊!这时日上与下决心采取行动的巧合,也太令人惊异了。寻找将军遗首的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工作组成员打探了很久都没有消息,一次偶然的机会,李野光的同学,长春亚光医院的院长刘亚光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1948年长春解放前,长春医学院被国民党保安骑兵第二旅占据。为了查找和保护好烈士遗首,经李野光向上级请示,同意让刘亚光打入国民党保安骑兵二旅卫生队。刘亚光打入卫生队后,利用去医学院给国民党军官兵巡诊的机会,潜入解剖学教室。在很多标本罐里,刘亚光发现了两个标本罐,里边装着两颗遗首,一个标本罐上贴着一个标签,"共匪"陈翰章,另外一个标本罐上的标签已经模糊了。刘亚光判断,标签已经模糊的标本罐里装着的应该就是杨靖宇的遗首,1948年9月16日晚,刘亚光以到医学院搬取医疗器械为名,把这两个标本罐转移到二旅卫生队五官科。1948年10月19号,长春解放。20号,刘亚光将两位烈士遗首转移到亚光医院。烈士遗首终于被寻回。1958年2月23号,在杨靖宇将军牺牲18周年的纪念日里,在杨靖宇将军身首异处18年后,将军终于入土为安,安葬在吉林省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中。在安葬之前,通化市举行了万人公祭仪式。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赠送花圈,杨靖宇将军的生前战友、抗联老战士周保中、冯仲云、于天放、伊俊山为烈士棺椁封墓,将军终得安息。郭沫若曾挥毫写下了一首诗《咏杨靖宇将军》。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旆满山河。

东北抗战十四年——杨靖宇将军头颅回归记

东北抗战十四年——杨靖宇将军头颅回归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