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金融“活水” 润泽贫困山村

近年来,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仪陇县始终把金融扶贫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杠杆,借力央行扶贫再贷政策,依托扶贫小额信贷,以金融“活水”“贷”动产业发展,助力贫困户摘穷帽、拔穷根。

小额信贷 解决贫困户融资难

贫困户发展产业缺资金怎么办?仪陇县创新金融扶贫模式,持续实施“扶贫再贷款+个人精准扶贫贷款”到村到户等信贷模式,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建立小额信贷支农机制,着力破解贫困户发展产业缺资金问题。

7月30日上午,复兴镇千丘田村,54岁村民龚自友正在做着每天的“必修课”:巡视猪圈、喂猪、打扫圈舍卫生……圈舍里,小猪皮毛光亮,大猪膘肥体壮。龚自友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如果没有金融扶贫政策,我哪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说起小额信贷,龚自友有话说。2016年底,他从村委会了解到可以申请小额信贷发展种养业。这让一直缺资金的他看到了希望。在村干部的帮助下,龚自友向当地惠民村镇银行申请了4万元贷款。“以前老百姓贷款很难,不是要人担保,就是需要房屋什么的作抵押。”龚自友感慨地说,多亏了金融扶贫政策,帮助他发展起种养业。去年,他家养了近10头猪,种植了一些蔬菜,饲养了鸡鸭,人均纯收入6000余元,顺利脱了贫。

为充分发挥金融对脱贫攻坚的支撑作用,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缺乏等问题,该县出台《仪陇县扶贫小额信贷实施办法(试行)》,授权4家金融机构,用扶贫小额贷款满足贫困人口在生产、创业等方面的融资需求,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并持续稳定增收。

“涉农金融机构推出‘惠农贷’‘金惠贷’‘惠农易贷’等产品20余种,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额度2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无担保、无抵押、基准利率’小额贷款。”中国人民银行仪陇支行金融管理部主任谢金尧介绍,县财政初设200万元小额信贷风险基金,银行按1∶15的比例发放贷款,政府承担60%的风险损失。同时,按每户贫困户1000元的标准,设立村级风险互助金,用于优先偿还小额信贷本息,有效提高了银行支农的积极性。在维护银行权益的同时,该县对扶贫小额信贷一律予以贴息,贷款利率高于5%的给予5%的贴息,利率低于5%的给予全额贴息,充分激发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截至6月底,该县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62071万元。

该县还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评级授信,适当简化贷款发放流程,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切实让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逐步富”。截至6月底,全县已建立农户信用档案15.34万户、评定信用户2.49万户、信用村60个、信用镇8个,信用档案农户获得信贷支持15.25万户,金额达75.27亿元。

资金保障 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一时脱贫易,永久摘帽难。让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关键还要靠产业。有了产业,就有了“造血”能力。

在鼓励贫困户运用小额扶贫信贷自主发展产业的同时,仪陇县通过创新“银行+保险+产业基地(园区)+农民合作社+贫困户”“银行+保险+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扶贫模式,推广“扶贫再贷款+产业带动贷款”模式,打造脱贫奔康产业园,畅通产业链,培育特色产业。

盛夏时节的新政镇安溪潮村,美丽、祥和,鲜艳的格桑花竞相开放,一幢幢“小洋楼”散布在花海间,一排排现代化蔬菜大棚整齐排列,玉带一般的水泥路通向每个村民聚居点。房屋外墙上的宣传画、宣传标语格外醒目……

“金融扶贫为村子的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如今全村彻底摆脱了贫困。”安溪潮村党支部副书记彭杰如是说。

安溪潮村的蛋鸡养殖专合社里,“搭乘”自动化生产线,一只只鸡蛋从蛋鸡养殖区内传送出来。“这一整套设备都是从德国引进的。”专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蛋鸡养殖区内没有工人,“都是自动给食、自动捡蛋、自动除粪、自动检测。”

该村引进龙头企业建设脱贫奔康蛋鸡产业园,仪陇农商银行为其提供金融贷款支持,44户贫困户参与组建专合社。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去年,入社贫困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规模化的蛋鸡养殖,带动安溪潮村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该县高度重视金融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全省首个“保险+期货”项目落地仪陇,该项目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农户有机结合在一起,帮助企业(大户)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其成功经验在全省推广。针对安溪潮村、险岩村等重点贫困村,该县还先后开发了“龙头企业+银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金融扶贫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截至6月底,该县已累计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扶贫贷款53704万元。

网点下移 金融服务零距离

按照“网点到乡、站点到村”的思路,仪陇县以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扶贫互助社等为依托,增设乡村服务网点,加大金融机具投放,全面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插卡、输入密码、取款……赛金镇雷家坝村的村级金融综合服务站里,村民李卫东正在ATM机上取款,前后用时不到两分钟。

“村上到场镇有4公里远,到了银行还得排队。自从有了村级金融综合服务站,随时都可以取钱,方便多了。”雷家坝村党支部书记何廷荣说,服务站现有两台ATM机,除了能满足村民存取款、余额查询、转账汇款等基础需求外,还为本村贫困户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与信息,将贫困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推荐给主办银行,极大地满足了村民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

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是金融扶贫的基础。为使农村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该县不断深化惠农兴村工程,将服务网点向偏远乡镇延伸,并限制现有乡镇网点撤并。扎实开展“村村通”工作,向贫困村布放ATM机、POS机具和自助服务终端等机具;继续加大助农取款服务点和村级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方便农户利用电脑、电话、手机等网络通信终端在线自助办理金融业务。到6月底,全县建成村级金融综合服务站5家、助农取款点1438个,布放ATM机3337台、POS机5048台,覆盖57个乡镇的879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有POS机、镇镇有ATM机的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南充日报 张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