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咒》导演刘阔:心坚器利,江湖不远

《风语咒》导演刘阔:心坚器利,江湖不远

文/洛弟

采访/孙瑞紫

2018年7月前,许多人还想不到,《风语咒》这个难解的片名,与不时跃入眼帘的国产动画《画江湖》系列有什么联系。

经过一个月的大规模点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作为《画江湖》系列“长片”首作,《风语咒》将在新的维度,呈现耳目一新的奇想与野心。

其中一部分新观众,将由《风语咒》的支流,溯源到更浩瀚的侠岚江湖。

这也是导演刘阔决定拍摄该片的动机之一。

《风语咒》导演刘阔:心坚器利,江湖不远

电影的投放,相比观众自选的VOD点播平台与电视台,更加垂直,是他在商业上的考量。

看到自己的剧集作品,得以在视听语言的最高平台呈现,则是作为导演,挥之不去的夙愿。

2008年,刘阔加入北京若森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此前,他的身份是漫画家、动画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师,以及多部影视剧、游戏的特效总监与技术总监。

《风语咒》导演刘阔:心坚器利,江湖不远

进入若森后,他开始执掌奇幻武侠动画《侠岚》系列。

国产动画的危急存亡之秋里,若森一样面临全行业的危机。

但准确把握市场的自信,让他们在同业凋零的艰难时世,仍然选择坚持。

《风语咒》导演刘阔:心坚器利,江湖不远

“坚持也是一种能力嘛,我们用各种各样的办法,甚至包括破釜沉舟的一些办法,把创始人的利益,包括房产都进行抵押,一直扛到看到光明。”

随着2013年移动互联的普及,若森意识到动画观众群的巨大变化:

长成的90后、95后,作为主要收视群体,对动漫存在刚性需求。

必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4年7月13日,《画江湖之不良人》首播,片头明确打出“十八岁以下人士谢绝观看“。

渝州青竹血刃的森然,却带来了曙光。

《风语咒》导演刘阔:心坚器利,江湖不远

剧集的蹿红,让热情的粉丝们满怀希望,把“国漫崛起”的新一面旗,交给了刘阔与若森。

随着《画江湖》与《侠岚》两个系列的交集,整个宇宙的铺设进入新阶段。

影游联动、漫改网剧,《画江湖》体系的战略不断扩张。

而《风语咒》登上大银幕,则是当下整个体系里最重要的一环。

然而,从长剧到长片,600分钟到105分钟,面临的难度系数只会倍增。

剧本上,每一季步步为营的“长线大鱼”,在银幕上必须化为一个个坚实的复合闭环。

《风语咒》导演刘阔:心坚器利,江湖不远

叙事、逻辑、人物情感,曾经洋洋洒洒,这回必须“做小”,由量变达成质变。

而要达成电影的技术指标,所需的努力,与剧集几乎不可同日而语。

“同样一个建模环节,我们在做电影过程当中它要分得更细,它的整个要更复杂。”

《风语咒》导演刘阔:心坚器利,江湖不远

好在技术上的攻关,对刘阔而言不至于太难。

2008年,刘阔独立组织研发出“曼陀罗三维动画制作系统”,获得国家18项技术专利。

这是目前国内首套,也是唯一一套独立的三维动画制作系统。

它极大解放了若森在3D动画制作上的生产力,使得《画江湖》《侠岚》剧集的制作“要比其他公司制作省很多的时间和成本”。

由此,他并不依赖国内影视业流行的“层层外包”模式。

外包越多,质量上的可控性风险,也就越大。

《风语咒》导演刘阔:心坚器利,江湖不远

“我们面临的难度就跟其他公司是不一样的,就是我们自己怎么完善我们自己的系统,去进一步的升级研发。”

刘阔也承认,国内外的3D动画制作,依然存在亟待逾越的差距。

其一在于工业化流程,并未达到好莱坞制作的严谨发达。

另一个“可以说不算差距“的差距,则是成本。

但在他眼里,这并非国产动画当下最重要的问题。

“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要归于视听语言的本源上,它的本源本质还是文学,还是创作的东西。”

“比如说落实到电影上,那可能故事,就要比的技术的差距重要得多。”

除了文本创作,国产动画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也并不健康。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影片质量。

此外,还要直面票房的夹击。

《风语咒》导演刘阔:心坚器利,江湖不远

本周《风语咒》公映,面临的最强对手,无疑是开心麻花喜剧《西虹市首富》。

相比于喜剧主流,国产动画的“卖相”依然不占优势,但是从首日票房看,在本月的动画电影里,依旧是十分强劲的对手。

刘阔自己也已确定了《风语咒》所面向的主要观众群:

“第一部分是对动画非常热爱的群体,这里面也包括我们《画江湖》体系的粉丝。第二部分就是对电影非常热爱(的群体),但不仅局限于动画。”

《风语咒》导演刘阔:心坚器利,江湖不远

存心为观众考虑,在刘阔看来,是创作的立足点。

“站在观众的角度,后来这批观众成为我们的粉丝,就变成站在粉丝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对此,他有自己的哲学:

“西方文化,可能就是‘己所欲,施于人’,东方文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我们跳脱于这个概念,我们站在别人的角度不是’己所欲,施于人’,是’人所欲’,’己’要做什么。”

《风语咒》导演刘阔:心坚器利,江湖不远

创作者不能一厢情愿、自我陶醉。

所以,刘阔也不认为个人的“灵感”太重要——这太玄学了,无法信任。

“你可能少一颗烟你没了,今天有,明天就没有了。”

动画产业,涵盖的是商业、工业化流程,“艺术只是其中的一块”。

灵感无法驾驭动画产业,甚至“不适用于这个产业”。

“不信灵感信粉丝”的创作心态,也在系列的风格坚持上有所体现。

当下的国漫,最能赢得粉丝倾心的风格,“中国风”当之无愧。

从《侠岚》到《风语咒》,刘阔也一直坚持中国风动漫创作。

此次《风语咒》的同名推广曲,也是霍尊谱曲演唱,方文山填词的标准“中国风”配置。

《风语咒》导演刘阔:心坚器利,江湖不远

刘阔认为,“中国风”并非国漫必需品,但在当下国漫发展的初期阶段,依然不可或缺。”

“我们如果自己的东西都没有建设好,怎么去拓展其他的东西?”

“好比你是一个中国人,首先应该把汉字写好,在此基础上,再去学其他的语言。”

作为目前国漫“最灿烂、最明显的特色”,大家的创作必然“会不自觉的会往这个方向去走”。

拓展?也不是不可以。

但在国风宝库得到充分挖掘、发扬之前,题材的盲目拓展,无疑是“没学走先学跑”,违背创作规律的。

他以建筑举例:中国的建筑,斗拱榫卯,在世界建筑之林里,已辉煌灿烂。

《风语咒》导演刘阔:心坚器利,江湖不远

“在这个都没做好的情况下,那你去盲目的去向很多作品(学习)去做巴洛克、洛可可、哥特式的建筑,你理解的了吗?你是那种骨血吗?”

“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国话没说利索就先学洋文,也不是不行,但是你迟早你得回来把中文补好。”

但坚持,也不等于食古不化。

比如影片的插曲《风语画江湖》,是一首说唱歌曲,由综艺节目《中国新说唱》选手艾热演唱。

对此,刘阔坦言,电影作为视听语言最高级的表达,本也应该多元化一些。

“嘻哈也好,古风也好,都是文化形式,只要在里面体现得尽量不违和,能推动剧情,又能说明问题,那何乐而不为呢?”

《风语咒》导演刘阔:心坚器利,江湖不远

他对影片的要求是“接地气”。

无论是充满中国风的台词,还是人物举手投足,包括中文深层次的表意传情,文化的多元化组合,都是一种接地气的方式。

所以,当听到《画江湖》系列的下一步计划时,惊喜之余,也并不意外:

新故事将“一反”系列古风,描写都市现代题材,会是“跟运动经济相关的一个故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画江湖”难道不能纵画古今?

《风语咒》导演刘阔:心坚器利,江湖不远

圣之时者,一直求新求变。

“每一次IP的创作,都是无休无止、风险巨大、困难和问号重重的一次创新过程。”

坚守初心、回报观众,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出新求精,刘阔心怀的江湖异色,值得我们持续期待。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