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爲何古人動不動喝好幾壇都不會醉呢?

蔡龔亮


我們經常在武俠小說或影視中能看到這樣的情節:一個大俠剛落座,就對著向他慢跑的店小二喊道,小二,兩斤熟牛肉,10斤或一罈花雕。古代一罈酒以2斤,5斤,10斤裝的為多。沒過幾分鐘,就見酒菜上桌,大俠海吃海喝起來。



在古代,不論是舞刀弄槍的俠客或英雄好漢,如張飛,武松,蕭峰,李尋歡等人,還是諸如屈原,李白,蘇軾,柳永之類舞文弄墨的文人,他們一個個喝起酒來都是海量,豪氣干雲,最低都是以多少斤或多少壇起步。

光聽到這些數量,嚇都嚇倒了。實質上,古人喝的酒,根本無法與現在的白酒相提並論。即使拿現在38——50度的中度白酒放在李白或武松面前,他們肯定也喝不下那麼大的量,說不定已經喝得見閻王去了。



就拿嗜酒如命的李白來說,常常以“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來顯擺自己的酒量。實質上,300杯酒確實不少,按照小酒杯3——4杯為一兩,這些足有10斤了,也符合李白的喝酒風格和肚量。

但是,李白生活的唐代,基本上都是米酒,這種酒是以糯米釀製而成,酒精度在15度左右,僅僅比現在的黑啤酒精度高一些。現代酒量好的人,喝10瓶黑啤沒一點問題。



另外,陝西人常喝的一種飲料——醪糟,製作工藝跟米酒一樣,酒精度在8度左右,要高出一般啤酒的酒精度,在本質上也算是一種米酒,但人們從來不認為這東西是酒。

花雕也是由糯米發酵製成的一種酒,跟米酒度數一樣,在15度左右,從古至今,在南方江浙一帶很受歡迎。



因此,對於李白或其他豪俠,動不動就喝掉幾百杯,或10多斤,或好幾壇酒的情形,我們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放到現在,酒量好的人同樣能幹掉那麼多,也不見得會醉。

古代由於釀酒技術和釀酒設備一般,多數情況下,只能釀製以米類作物作為原料的酒,它們要比小麥,玉米,高梁等作物容易釀製。



直到宋朝末年,隨著蒸溜技術的完善,人們才逐漸掌握了蒸溜法釀酒,在四川一帶,有些作坊可以釀出度數比較高的酒了。由於這種酒喝起來燒心,人們喝它也不像喝米酒那麼從容,所以被稱作燒酒,最早是作為麻醉劑用。

白酒廣泛出現在生活中,釀酒技術成熟後,差不多到了明末清初。這時,人們完全可以用蒸溜法生產出50度以上的酒,還能釀出65度以上的高度白酒,如燒刀子,酒量再好的人,對這種酒也畏懼三分。


鴻鵠迎罡


經常在一些武俠劇中,看到許多大俠,江湖人士,到酒店喝酒,動不動就喝上個好幾壇,乃至有些失落的人,酒店的酒喝光了,他都還沒醉。莫非古時候的酒跟白開水相同?一點都不醉人嗎?其實並非如此。

影視作品中的橋段,只是只是場景需求,前史上實在的酒仍是有必定度數的。我國自古以來茶文明和酒文明一向都是我國的兩大特色文明。我國前期的釀酒方法,相對如今仍是比較粗糙的。

前期的酒相當於醪糟,醪糟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釀造工藝簡略,口味甜美醇美,乙醇含量很少,因而深受人們喜歡。度數只是相對於現在咱們的啤酒,根本在十度以下。前期古人釀酒,都是用五穀或許果子來釀酒的,所以釀出來的酒有點相似咱們現在的葡萄酒。


我國的釀酒文明和前史十分的悠久,考古專家從前出土過距今有5000多年前史的釀酒用具,也就是說黃帝時期,夏禹時期,就存在著釀酒這個行業。

有的前史記載,釀酒的鼻祖是狂藥,以為狂藥是夏朝人,東漢《說文解字》中解說“酒”字的條目中有:“狂藥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樣的說法。

秦朝時,釀酒呈現了酒麴,那個時候釀出來的酒,度數比較低,根本都在十度以下。許多人聽過武松打虎的故事,武松去景陽岡打虎之前,喝了8碗酒。實際上其時武松喝的酒,它的度數,只是比一般的啤酒度數要高几度罷了,也就十幾度左右,相當於雞尾酒的度數。宋朝時期的釀酒技能,有所提高,能提煉出10到20度左右的酒。

所以其時武松喝的酒相當於喝了六七瓶的啤酒差不多,宋末能夠提煉出白酒相同的度數,這還得歸功於北方的少數民族,因為北方的天氣比較冰冷,所以古代的這些少數民族,往往都是喝酒來禦寒,跟華夏的酒不相同,他們喝的都是高濃度的酒,這些遊牧民族釀酒的方法,用的是所謂的“蒸餾法”的方法,後來才傳到了華夏。


盛行喝白酒,也是在元朝今後的工作,元朝曾經許多人都是海量,元朝今後很少呈現一個人能夠喝十大碗的,像唐宋時期,李白有許多詩歌,都是描繪斗酒的場景。


方言講史


其實好幾壇還並不是古人酒量的上限,且看漢代的一些記載。

《漢書·韓延壽傳》記載:

飲酒石餘。

《漢書·於定國傳》記載:

食酒至數石不亂。

漢代1斤為250克(北京大學藏武庫一斤權256.5克,1968年滿城漢墓出土三鈞權重22.49公斤),1石有120斤,則1石等於30000克,合30公斤。

飲用酒的數量如此之大,固然有誇張的成分,但說明

喝的酒乙醇含量顯然不高。

在我國古代,按照時間次序,先後出現自然發酵的果酒、人工釀造酒和蒸餾酒。

蒸餾酒出於元代,無論是元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許有壬的《至正集》、葉子奇的《草木子》,還是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方以智的《物理小識》,都有相關的記載,是學界一個通行的說法。

而蒸餾酒出於

東漢、唐代、宋代、金代這四種說法,是後來學者對元代說的修正,但基本上已經被相關專家所否定,當然這個否定也不能完全算定論,但如果說元代以前蒸餾酒(燒酒)沒有大規模流行,則基本上是無疑的。

因而,在元代之前古人喝的酒應該都以發酵酒為主,不是烈酒,酒精度(乙醇含量)不高,那麼具體多高呢?

秦漢時期,一般酒的酒精度才達到3%左右,之後,隨著時代的變化、工藝的改進,酒精度有所提升,魏晉南北朝時期好酒可以達到4%到4.5%,隋唐時期中高檔酒(黃醅酒、清酒)可以達到6%到10%,而中低檔酒(綠酒、濁酒)的酒精度仍然在1%到3%的區間內——釀酒過程中有微生物闌入酒內,又未經過濾去除液體表面的渾濁懸浮物就是綠酒或濁酒(白居易:綠蟻新焙酒;馮延巳:綠酒一杯歌一遍;晏殊:綠酒初嘗人易醉;江總:濁酒傾一杯;李群玉:一壺濁酒暄和景;范仲淹:濁酒一杯家萬里;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清酒是將濁酒進行過濾後二次加工成的穀物酒,其酒精度就稍高一點,賣相也更好一些(李白:金樽清酒鬥十千;元稹:一尊清酒始行杯);如果制酒過程中相對重視保持酒麴和酒液的純淨度,那麼酒液則會呈黃色,類似今天的黃酒(白居易:世間好物黃醅酒;李白:玉碗盛來琥珀光)。白居易詩句“燒酒初開琥珀香”中的燒酒,唐李肇 《唐國史補》提到的“劍南之燒春”中的燒春雖然都有燒字,但並不是蒸餾酒。

宋代的釀造酒工藝逐漸定型,酒精度在3%到12%這個幅度之間,根據市場的繁榮程度和消費者的接受程度而再具體進行區分。

但發酵法有一個技術上制約酒精度的瓶頸,在酒精度達到20%以後,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無法再以特定的代謝方式持續進行合成,所以在蒸餾酒出現之前,發酵酒最高不會超過18度到20度。

談古論金,掰開揉碎歷史的人性和技術流呈現給您


談古論金


中國人尚酒,酒是文人騷客之靈感,酒也是英雄膽,耳熟能詳有關羽溫酒斬華雄,又有武松十八碗打虎。

說這個十八碗,要擱現在52度的白酒,武松是絕對喝不了十八碗的。這裡的差別在於,元末明初之前的酒都是發酵酒,是用果子糧食等發酵的低度酒,因為工藝水平不高,酒裡仍有酒糟酒液是混濁的,所以又稱為"濁酒"。其度數,比如米酒只有幾度,高的也就十幾二十度。所以李白才能斗酒詩歌三百,武松才能十八碗後吊打老虎。

古代還有溫酒煮酒的說法,比如溫酒斬華雄,煮酒論英雄。為什麼要溫要煮呢,也是因為古代發酵酒工藝不好,酒裡有有毒物質,比如少量甲醛,加溫可以揮發。

自元末明初開始,中國釀酒工藝發生變革,蒸餾酒始創。最早提出此觀點的是明代醫學家李時珍。他在中寫道:"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燒酒就是蒸餾酒。現存可考的最早的燒酒古坊就在成都市中心九眼橋旁邊的水井坊博物館,現在還在生產,是一座活的蒸餾白酒博物館,很值得愛酒人士一看。蒸餾酒經過蒸餾提純,所以酒精度高,一般的原酒基本都在六七十度,這一般是沒辦法直接喝的,入喉口感太濃烈,所以當今白酒工藝裡有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勾調。

當然不是發酵酒不好,當今的啤酒米酒葡萄酒都是發酵酒,經過現代工藝的發展,不同種類的發酵酒都有自己獨有的工藝特色,並能保證具有特色的口感,擁有廣大的擁躉。



山裡一條魚


我們經常在古裝電視劇中看到很多人江湖人士或者是王公大臣在喝酒的時候隨隨便便都是幾壇,就像喝白開水一樣。那麼古代的酒到底是多少度為什麼古人喝好幾壇都不會醉呢?

第一在現實原因中,我國早期的釀酒技術並不是那麼成熟。古代中國只能降到初5°到8°左右的米酒。這種酒大多是由純糧食釀造而成,度數自然也不會很高,甚至不會超過十度,就像我們現在的啤酒一樣,幾乎可以當飲料飲用。

第二,根據史詩的記載,古代酒濃度提升是在北宋之後,大約在遼金元時期開始盛行,政劉久因為地區的不同,聊京地區吧!地處北方草原地勢比較高,氣候吧比較寒冷,喝高濃度的烈酒,有注意當地人保暖,也正因為如此,中國古代的酒的度數得到了提高,釀酒技術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不過。很難達到現代白酒的度數最多不過十幾度。

第三,古代的釀酒大多數是以度數非常低,解渴為主要特點,所以就會有大家所看到的羊頭暢飲的畫面了。總而言之,果果古寨九組要去人工釀造河中有兩種方式製作而成。之所以早期的人們喝很多都不會醉,就是因為酒精濃度偏低,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糯米酒好喝不上頭。就像是一種帶有酒精的飲料一樣。我剛從技術到一發展就均濃度也提高人們一代不像以前那樣好飲了。

中國古代的酒一般是十度以下。中國註冊名稱艾萊依產地原料是原配方箱型幾人。典故勸行的,例如我們這的兵聖王酒,就帶有非常濃郁的地域色彩。

中國傳統名酒豐富多彩。有的端莊,有的凝重,有的富麗堂皇,有的純樸素雅,反映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蘊含著豐富的文化。

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於茅臺酒產生於貴州仁懷縣茅臺鎮而得名。還有產生於山西汾陽縣的汾酒。

通過我的回答,你是否知道為什麼古代人會千杯不醉,萬杯不倒了呢?如果覺得可以,請點贊評論。謝謝!


歷史小金金



中國古代的酒,從夏禹的時候就有了明確的記載,通過發酵釀酒度數3到5度吧,到了宋代,釀酒工藝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通過蒸餾,酒的度數可以達到20度左右。
古人能喝酒,一個原因是酒的度數低,另外一個就是古代體力勞動多,強度大,人的身體更加強壯,特別是習武之人,尤為突出。


70蜀黍




古代的釀酒製造,出來的酒很香,都是純手工製造出來的,喝起來很上癮,對於現在的釀酒工業來說,都是用酒精,兌出來的,所以說不怎麼好喝。即使是度數比較低,也不會喝多少,比我喝低度的啤酒,也沒有看見誰喝多少,要知道,一個罈子至少有好幾瓶啤酒吧,那麼現代人喝一兩瓶是多數,能喝多的就很少了。



就現在的人喝飲料,也就喝個一兩瓶,跟古代人成罈子喝酒的量絕對是不能成比例的。聽一些老人說,以前的酒非常香,不斷,也蠻喜歡喝,就連黃鼠狼也會偷著喝酒。你想那個時候的酒,估計要比現在的飲料要好喝,因為那時的酒,有米香的味道,你想想這麼香的酒。曾聽說過,那時候的女子喝一罈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也許那時候的酒度數不會很高,但是,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比如說,你要是碰見好吃的,可口的資源,也會多吃,跟這個大餐豐不豐盛估計也沒多大關係。

既然古人那麼能喝酒,這個也沒有必要是謠言,古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跟現在的人不能比,而且現在的飯菜還真的沒有味道,調味料確實很多,但是一聞真的想吐,能有香的飯菜的地方也不多,除非自己掌廚,食材自備。

現在的美味都看不見了,何況美酒呢,所以說現在的人喝酒,不行了,也沒有什麼疑惑,因為時代的不同,我們雖然生活在一樣的空間,卻再也看不見同樣的佳餚美酒。


雲霽了


提到武松在景陽崗喝了十八碗酒,還上山打了老虎。我就不得不懷疑古代的酒濃度得是有多低?

說起如今我們喝的這些高濃度酒,跟古代的遊牧名族有著莫大的關係。因為在元朝以前中國民間流傳著兩類酒,一類是以漢人為主的中原人通過五穀或是水果蘊釀發酵而來的米酒,通過過濾和添加特殊的配濟製作而成。這類酒濃度不會超過20度,口感香醇與現在的醪糟差不多,古人將酒視作解渴的飲料足見這種酒的濃度之低。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像李白、杜甫…這類大詩人整天以酒為伴還要寫出瞭如此多的詩篇,換個高濃度的酒試試,酒精中毒都算是輕鬆的了!


第二類酒便是從北邊的遊牧民族傳至中原的,北方地區天氣嚴寒這些遊牧人為了喝酒以達到保暖的目的,將制酒工藝發展到了蒸餾的層次,通過多次蒸餾獲得了高濃度酒。同如今北面的俄羅斯人一樣他們喝的酒比我們這裡的濃度高多了。這種酒傳到中原後並沒有得到歡迎,因為實在太難喝了,人們更願意去喝傳統的米酒。然而到了元朝統治中原,為了彰顯名族文化,蒸餾酒被列為百酒之首,高濃度酒逐漸取代米酒,米酒衰退。元滅亡以後明朝米酒得以復興但短暫興盛後清軍又來了,他們雖然不是遊牧民族然而生於東北方嚴寒的氣候讓他們格外熱愛高濃度酒,米酒再次被漠視。直至今日米酒的地位也沒能超越白酒!


但在中國古代元以前,米酒是被視作優質酒的,而從北面傳來的高濃度酒由於太過難喝,被視作劣質酒價格低廉只流傳於貧窮百姓之間!如今的白酒文化被我們傳承了下來,而真正屬於自己的米酒文化卻遭到遺棄。


荒野歷史


要弄清這個問題,有必要先梳理一下酒的種類和酒的製作歷史,搞清楚古代的酒和今天的酒有什麼異同。

就酒的製作技術來說,世界上的酒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個是釀造酒,另一個是蒸餾酒。就釀造酒的原料來說,大致分為果酒和穀物釀造的酒。果酒就是葡萄酒、蘋果酒、柑橘酒等等以水果為原料的酒,在中國不佔主流,雖然葡萄酒等自漢代前後已從西域傳入,但一直沒有成為主流,中國人的飲酒,一般還是以穀物釀造的酒為主。那麼,什麼是蒸餾酒呢?蒸餾酒就是在穀物釀造的酒的基礎上,對釀造酒再通過蒸餾器和蒸餾技術進行再次製作,可以進行一次或兩次、三次蒸餾,最後的酒精度可以達到70度左右。

就全世界範圍而言,蒸餾酒技術的出現以及成熟要晚於釀造酒。歷史上最早出現蒸餾技術的應該是在現位於阿拉伯半島的美索布達米亞地區,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千年左右,以後沿東南傳入印度北部地區,但是蒸餾酒的製作一直沒有廣泛的傳開,可以說在13

世紀下半期之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地區並未掌握蒸餾酒的製作技術。中國雖然在4~5千年前就出現了比較成熟的穀物釀酒技術,但蒸餾酒的出現是比較晚近的事。明代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甄,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甕中十日,以甄蒸好,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現在有不少學者主張蒸餾酒的出現在中國可能更早,根據是唐代的文獻中已有“燒酒”和“白酒”一詞出現,比如《全唐詩》卷四四一白居易《荔枝樓對詩》中的“燒酒初開琥珀香”,卷五一八雍陶《到蜀後記途中經歷》中的“自到成都燒酒熟”,《全唐詩》卷五八九李頻《遊四明山劉樊二真人祠題山下孫氏店》中的“起看青山足,還傾白酒眠”,卷五九六司馬紮《山中晚興寄裴侍卿》中的“白酒一樽滿,坐歌天地清”等的歌詠中,都出現了“燒酒”或“白酒”的詞語。但這裡所說的“燒酒”或“白酒”恐怕並非現代意義上的燒酒和白酒,王賽時在《唐代飲食》中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唐代文獻中常見的‘白酒’一詞,此非白色酒,也不同於現代概念中的白酒。這種白酒就是濁酒。唐人常以釀酒原料為酒名,凡用白米釀製的米酒,唐人稱之為白酒,或稱為白醪。”而唐人筆下的燒酒,應該是一種經過低溫燒法進行滅菌處理(以使保值期延長)過的酒,“唐人稱經過加熱處理的酒為燒酒。”
我覺得雖然還不能貿然斷定唐代時的“白酒”和“燒酒”就一定不是今天的白酒或燒酒,但比照同時期的其他文獻和當時中國的釀造技術,蒸餾酒似乎還沒有出現。但是否在元代才由外域傳入,似乎還可商榷,北宋的田錫在《曲本草》中說:“暹羅酒以燒酒復燒二次,入珍貴異香。”可知宋人已經知曉暹羅酒在製造工藝上的獨特性,“復燒二次”是否可理解為將釀造的初級酒再通過蒸餾的方式重新制作,尚需進一步的論證。中國的蒸餾酒技術的傳入,有一支可能來自南方的暹羅(現泰國)和雲南一帶,元在消滅了南宋之後,長驅直入,一直攻打到雲南,並在1287年佔領了暹羅,暹羅此時已經有蒸餾的燒酒生產,來源可能是印度北部和阿拉伯一帶,之後從南方帶入了蒸餾酒的製作技術。另有一支是直接來自阿拉伯地區,元代的蒙古人曾出兵西域,在西亞及阿拉伯一帶建立過“”,這一時期東亞和西亞乃至東歐的交通被武力打開,蒙古人的馬隊馳騁在廣闊的歐亞大陸上,蒸餾酒的技術也有可能在這時期被帶入中國。不過,蒸餾酒在元代中國的普遍傳開,似乎是在
13世紀末或14世紀以後,馬可波羅在其《東方見聞錄》(或譯作《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述了中國用米和麥釀造的酒,但未提及蒸餾酒一類的烈性酒,馬可波羅在中國的逗留期間是在1274~1290年間,即便這時已有蒸餾酒出現,大概還未達到普及的程度。在1330年元代宮廷的飲膳太醫忽思慧撰獻給文宗皇帝的《飲膳正要》一書中,記述了一種從南方傳入的稱之為“阿拉吉”的燒酒,在同時代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出現了一種傳自南蠻的燒酒“阿里乞”,“阿拉吉”和“阿里乞”應該來自於阿拉伯語araq
,意謂“蒸發、發散”。此後,蒸餾酒的製作在中國蓬勃展開了,各地出現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白酒。

從這一歷史考察來看,古人喝的酒,至少元代中期以前的中國人所喝的酒,應該都是穀物的釀造酒,酒精度大概在10-15度左右,甚至更低。這樣看來,水滸傳中的好漢(都是宋代人)動輒可以和好幾碗(其實那種碗都是淺淺的,也不大,絕不是深底大碗),也不算什麼太了不起的,也就是像今天的人一連喝了1-2瓶紹興黃酒而已。紹興黃酒的酒精度一般在15度左右,紅葡萄酒一般在13-15度左右,白葡萄酒更低,大概在8度左右。我想,今人和古人,中國人和外國人,在飲酒的酒量方面,其實差異不大,千萬不要被歷史小說中的有些描述嚇倒了。






復旦大學徐靜波


老司觀點:

  1. 最搞的就是藝術加工和演繹的;

  2. 古代的酒屬於釀造酒,是低度酒;

  3. 多少度,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且計量單位是現代的;

  4. 中國古代酒發展到最後是黃酒,一般在12-15度上或下的樣子。

酒的種類

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所有的酒可以分為三類,釀造酒、蒸餾酒和混配酒。

蒸餾酒\\烈酒: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朗姆酒、金酒、龍舌蘭酒和白酒

釀造酒/發酵酒:啤酒,葡萄酒,果酒,黃酒(米酒)

混配酒\\配製酒:利口酒,預調酒等

釀造酒,就是利用糖(或澱粉轉化來的糖)利用酵母發酵產生的酒,因為酵母在一定濃度的酒精下會抑制其活力甚至死亡,所以釀造最高的酒精度極限也會是在20左右。這還需要很高的技術和對酵母的選取。

所以古代想要得到很高度的酒精的釀造酒是很難的。

蒸餾酒:由於制酒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濃的乙醇溶液可以將酵母殺死,無法繼續發酵,所以經發酵釀造的酒類含乙醇濃度最高只能達10%—15%。但酒精的沸點是78.2,經加熱使溫度超過酒精沸點而不到水的沸點,酒精蒸汽逸出,再經冷凝可得到80%—90%以上濃度的乙醇溶液,經勾兌可製造高濃度的烈性酒。所以烈酒也叫蒸餾酒,由於蒸餾過程中提取的餾分不同,有時分為“頭曲”、“二曲”或“二鍋頭”等。


蒸餾酒的發展

雖然中國人考古發現蒸餾技術在唐宋就有發現,但用作大規模做酒,還是在元代遊牧民族的進入。直至清代才壯大流行的燒酒,也就是蒸餾酒:現代的白酒。所以像水滸中描述喝十八碗,李逵用罈子喝的都可能只是8度以下的釀造酒。

藝術加工和演繹

評書中常有樣的描述:

這條鐵矛比茶杯口還粗,槍頭子足有二尺多長,沒八十斤也差不了哪去;

雙手一舉千斤的力氣;

劉備雙耳垂肩,雙手過膝,難道他是大耳朵猩猩麼。

這些無非是一種演繹加工誇大過的描述。

一般男性最大可達2400毫升胃容量,真喝十八碗,用罈子喝,別說酒,就是水也喝不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