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有一个兵种,人数高达43万,但只存在了29年,后被永久撤销

为了应付各类战争,每个国家都拥有许多不同的兵种。在中国历史上,兵种类型随着战争的经验逐渐增多,尤其在近代,战事频繁,中国在探索前路的同时,也丰富了中国士兵的种类。只有不同兵种搭配得当,取长补短,才能大大增强一个军队的战斗力和杀伤力。

中国曾有一个兵种,人数高达43万,但只存在了29年,后被永久撤销

虽说兵种的丰富是为了提高打仗的实力,可人们后来却增加一个特殊的兵种,不用打仗,不用上战场,曾一度还达到了四十三万人,规模非常可观。那么,这类兵种到底是干嘛用的呢?

先来看看中国兵种的发展。

在最早时期,中国是以步兵为主,如若要攻占他国,士兵们往往扛着武器徒步走到战场,有时战场要是太远,还要千里迢迢赶过去。山高水远,耗费士兵大量的精力。

中国曾有一个兵种,人数高达43万,但只存在了29年,后被永久撤销

铁道兵

等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厮杀激烈,也在战争中摸索出另一个兵种——骑兵。一旦打起仗,大家都是用骑兵和步兵两相配合,进一步提高战斗力。

到了蒙元时期,蒙古骑兵气势磅礴,剽悍凶残,一般军队无法与其相比。随着蒙古骑兵的壮大,蒙古统治者开始进犯欧亚大陆,并建立了一个帝国。

可惜,强大的蒙古骑兵在元朝后期却逐渐衰落了。在元军在朱元璋的号召下,将蒙古骑兵打得四处溃逃,实力大减。

中国曾有一个兵种,人数高达43万,但只存在了29年,后被永久撤销

铁道兵

古代主要以步兵和骑兵为主,近代兵种才真正开始丰富起来。由于晚晴的闭关锁国,外敌入侵,战事频繁。为了打退敌人,中国开始涌现出炮兵、装甲兵和航空兵等等,军事力量有所壮大。纵观这些兵种,有的是学习到外国的现今器械发展而来的。

直至1953年,中国开始出现一个特殊兵种——铁道兵。铁道兵和其他兵种有着本质上区别,即不是用于打仗,而是专门负责铁路工作。之所以会产生这一兵种,也是时代的需要。领导人认识到,想要在战争中保存士兵的精力体力,保证后勤运输的正常运转,给兵团提供交通上的支持必须要保证铁路的建立。

​当年,新中国刚刚建立,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中国部分地区由于日本鬼子的扫荡,早已面目不堪,更不用提交通了。为了保证交通顺畅,王震挑起重担,担任了铁道兵总司令,领着铁道兵们到各地道路进行铁路建设。

中国曾有一个兵种,人数高达43万,但只存在了29年,后被永久撤销

铁道兵

为了修建鹰厦铁路,王震带领十万铁道兵赶赴东南开始修路,前后历经三年时间,终于修建成功。

在那段时期,铁道兵们走南闯北,行走各地,在各种工程总都能窥得他们的身影。在最巅峰时期,铁道兵一度壮大到四十三万人。如果后来没有撤销,数量仍会继续增加。

1982年,国家从实情上考虑,撤销了这支成立了29年的铁道兵,并将其分到了铁道部。尽管铁道兵从此消失在兵种范围内,但他们曾修建的道路却为造福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子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