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巅峰之作,逆天文物上有108条青铜龙,至今也无法复制

上海在2010年举办了第41届世博会,在世博会上,中国展览了8件国宝级的珍贵文物,这展示了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也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非凡。其中一个战国时期的超牛文物被选中参加展览,这件文物上有铸造的青铜大龙16条,数十条青铜小龙,这件文物上总共有铸造的大大小小青铜龙有108条。这件文物高度为50cm,直径80cm,重量近四百斤。世界各地的人们看到这件文物都惊叹不而,但可惜的是,这么重要的文物却无法复原,无法拷贝复制。

战国时期的巅峰之作,逆天文物上有108条青铜龙,至今也无法复制

建鼓底座

1978年,随着战国时期曾侯乙的墓被考古发掘,考古学家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的重要文物。这些文物非常珍贵,但最为珍贵的是墓中出土的八件国宝。其中,这个"建鼓底座"被送到世博会展览。由于文物极为珍贵,中央和地方的博物馆都希望留下件文物,但是文物就么一件,也只能只有一个博物馆才能得到它收藏。

战国时期的巅峰之作,逆天文物上有108条青铜龙,至今也无法复制

建鼓底座

由于该批文物出土地点在湖北,而且它是湖北考古队负责发掘,因此,曾侯乙墓从墓洞出土的文物自然被收藏在此。其他博物馆不可能获得曾侯乙墓中的文物,但有很多博物馆仍然希望收藏该文物复制的"拷贝品"。被大家公认为稀世珍宝的"曾侯乙编钟"拷贝品,在其出土六年后,通过国级考古权威认可验收后,才在世界各地展出。其他国宝的拷贝品也被逐步验收,但只有这一件,国级考古权威并未被接受验收。

战国时期的巅峰之作,逆天文物上有108条青铜龙,至今也无法复制

曾侯乙编钟

原因是所仿制出来的拷贝品都没有文物的原始神韵,只能仿制出它的形,不能仿制出它的神。而且大多数仿制出来的拷贝品一看就是假的。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复制拷贝品。按说,在现代科学技术这么发达,应该没有什么文物是复制拷贝不出来的。然而,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这件文物却是无法复原,无法复制拷贝,这件文物也标志着"中国青铜冶炼的巅峰之作"。

战国时期的巅峰之作,逆天文物上有108条青铜龙,至今也无法复制

曾侯乙墓

中国古代青铜冶炼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商代后期,代表作为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从殷墟富豪墓出土的青铜器就非常精美。有大件的青铜器如司母戊大方鼎就非常著名,不过,司母戊鼎虽然很大件,但是从铸造工艺来说却不是很复杂。第二个高峰期是在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之间,这个高峰时期的代表作品就是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了,而非常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就是春秋晚期的青铜器。

战国时期的巅峰之作,逆天文物上有108条青铜龙,至今也无法复制

越王勾践剑

不仅如此,直到现在,如何铸造108条大小不一的青铜龙,一直是个谜。可以看出,文物上的8对大龙和多条小龙,相互交叉缠绕,每条大龙的头部、身体、尾巴上都附着多条小龙,每条龙的身体都嵌着绿松石,可以说龙头附着龙尾,龙尾附着龙头。

战国时期的巅峰之作,逆天文物上有108条青铜龙,至今也无法复制

建鼓底座

有些人可能会有疑惑,铸造这么精致、复杂而神韵的作品是用来做什么用的?根据史料:"植而贯之,谓之建鼓"。也就是简单来说,这件文物是乐器的配件,用来支撑稳定建鼓的。在曾侯乙的墓中出土的建鼓的底座似乎与曾侯乙编钟有着很大的关联,一些考古学家推测,这二件文物应该就是一套文物。

战国时期的巅峰之作,逆天文物上有108条青铜龙,至今也无法复制

曾侯乙编钟

也感慨古人铸造者想象力这么丰富,把这个鼓座的龙的装饰发挥到了极致,及其精湛的铸造技术,以致于几千年后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却无法复原复制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