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有個門派狂妄自大,曾兩次踏入中原,都以慘敗收場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在幾代人心中已經有了根深蒂固的影響,80後、90後這兩代人中,如果小時候沒看過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那童年一定是不完整的。有時候,有個問題會在很多人心中出現,為什麼武俠小說如此吸引讀者?長大了,經歷的事情多了,再去回想這個問題,就豁然開朗了,可能人的天性正是如此吧,因為每個人都夢想著自己是一個武林高手,成為劫富濟貧的大俠,受到萬人的矚目,成為人們心中的英雄。

金庸武俠,有個門派狂妄自大,曾兩次踏入中原,都以慘敗收場

每個人都夢想著成為大俠,那麼武俠小說中的大俠都有什麼特點呢?看過小說的讀者可以得知道,這些人不僅擁有絕世武功,而且長相俊秀,文武雙全,可以說是人們夢寐以求的樣子。但是,更吸引讀者的應該主角們那種由內而外的狂傲氣魄,是《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面對六大門派時候的“狂”;是《神鵰俠侶》中楊過面對外族入侵,以一敵萬的“狂”;是《射鵰英雄傳》中郭靖華山論劍的“狂”,這才是最令讀者們嚮往的。

金庸武俠,有個門派狂妄自大,曾兩次踏入中原,都以慘敗收場

這種武俠英雄的“狂”是主角們視死如歸的狂,不止主角們有這種性格,反派們同樣也有狂,但是那種狂卻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的狂。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中不止是高手很狂,門派之中也有相當狂妄的。而且這個門派如同反派一樣,是那種自以為是的狂,該門派曾經兩次踏入中原,卻都以慘敗收場,它就是地處西域的崑崙派。

在《倚天屠龍記》中,崑崙派也是武林中的六大門派之一。崑崙派能夠與少林、武當齊名,並稱六大派,說明它的實力非同小可。在倚天時期,崑崙派和其他五大門派一起參與了圍攻明教的戰役。這個門派的創始人非常牛逼,外號崑崙三聖的何足道,此人精通琴棋書畫,稱得上是一位全能型的高手。他曾經率領弟子踏入中原為了向少林寺傳達一句話,但是到了少林寺以後,因為少林寺的規矩限制,不讓女施主進入少林寺,這讓何足道認為少林寺不歡迎崑崙派,讓雙方產生了矛盾,結果大打出手。

金庸武俠,有個門派狂妄自大,曾兩次踏入中原,都以慘敗收場

豈料何足道武功高強,少林寺的高手竟然全都敗下陣來,正當何足道狂妄自大之際,張三丰和覺遠及時趕到。於是,張三丰出手打敗了不可一世的何足道,何足道向來心高氣傲,卻輸給了一個少林寺的無名之輩,認為收到了極大羞辱,最後氣得跑回西域,再也沒踏入中原。雖然,何足道沒有再次踏入中原,可百年之後,崑崙派又出現了兩名狂傲的弟子,何太沖和班淑嫻,二人也是狂傲的厲害,企圖到中原偷取屠龍刀,結果二人碰上少林寺的三渡,被三渡輕鬆擊敗,後來被混元霹靂手成昆用劍殺死,兩個人的屍身被拋下山崖,可憐這兩人死後竟無葬身之地。

金庸武俠,有個門派狂妄自大,曾兩次踏入中原,都以慘敗收場

狂妄自大的崑崙派兩次踏入中原,都因不自量力的狂傲,結果卻是慘敗收場,甚至還丟了性命,令人唏噓不已。這就說明無論是做人,還是掌管一個門派或者組織,當你的實力還不足以笑傲江湖的時候,還是要保持低調謙虛方是上策,否則樹大招風,很可能就熬不到出頭之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