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做人工智慧平台,人稱「血汗工廠」的富士康到了A股就行嗎?

富士康,全球著名代工廠,既代工手機,也代工電腦,客戶遍佈全球,你手裡用的蘋果手機、華為手機或者戴爾筆記本,可能就是富士康生產。富士康這麼多年都在幕後,很少走到臺前,更多人瞭解富士康是2010年出了名的工人“十三連跳”事件,賺得盆滿缽滿的富士康由此開始有了“血汗工廠”的名聲。

其實,在很多學歷有限的農村孩子心裡,富士康是非常不錯的工作之選。後院活動部小編曾去深圳考察,在街邊到處可見的小人力中介所,年輕人三兩聚集,想去富士康工作而不得。後院活動部小編問:富士康不是累嗎?為啥想去富士康幹活?有人白了一眼,漫不經心答:哪個工廠不累?富士康工資高,管理還稍微正規點。後院活動部小編又問:那為啥不能去富士康?那人不耐煩了:富士康招工要求挺高,你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

都想做人工智能平臺,人稱“血汗工廠”的富士康到了A股就行嗎?

依靠中國廉價勞動力,搭上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快車,富士康的製造工藝、代工水平被全球認可。業務壯大,富士康不缺錢,現在已經是營收千億的大企業,而且營收持續增長。2017年、2016年、2015年,富士康的營收分別為3545.44億元、2727.13億元、2727.99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62.2億元、143.9億元、143.5億元。

現在,富士康不再只想著做製造、做代工,富士康的老大郭臺銘要把富士康打造成為一家全球創新型的人工智能平臺。6月8日,富士康將旗下工業互聯網業務拿出來,正式登陸A股。據說,登陸儀式上,有一項是所有參與者集體觀看大盤走勢!足以見得富士康信心滿滿。

富士康給A股上市公司的定義就是要做工業互聯網平臺。富士康擁有30年的傳統制造經驗,它希望利用大數據、機器人、人工智能以及其他互聯網的技術將傳統制造經驗打包、輸出。這有點類似萬達的輸出房地產運營管理能力,試圖將富士康由重變輕。

後院活動部小編分析,富士康之所以謀求轉型,想搞人工智能平臺,一方面是時勢所逼,畢竟蘋果銷量下滑,三星、華為等都開始搞自己的工廠,富士康未來如何增長?一方面代工始終站在利潤的底部,富士康也想吃肉而不僅僅是喝湯,這從富士康收購夏普做自有品牌可窺一二。再就是未來必然是人工智能時代,富士康提前佈局賭明天。

都想做人工智能平臺,人稱“血汗工廠”的富士康到了A股就行嗎?

不過,後院活動部小編越看越覺得富士康要做的事情,國內外已經有一大票企業在做了。最早做工業互聯網的企業應該是GE,2015年8月就已經將它的工業互聯網雲平臺Predix投入市場。半年多後,2016年4月,西門子也推出了工業雲服務平臺MindSphere。ABB、IBM以及中國的三一重工、海爾、華為……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想做平臺。

富士康能行嗎?後院活動部小編認為,一方面富士康從製造領域出發,可以與對手差異化競爭,一方面登陸A股市場之後,獲得本土身份,在中國發展工業互聯網也要比GE、西門子等純外資企業輕鬆一些。

都想做人工智能平臺,人稱“血汗工廠”的富士康到了A股就行嗎?

何況,富士康登陸A股,還有國企、央企、BAT加持。從招股說明書看,國企主要是具有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背景的中央匯金資管公司,央企包括中國移動、中國中車、中國鐵路、國投集團等,互聯網三巨頭阿里、騰訊、百度則統統都在。就這陣容,隨便搞個戰略合作,富士康的工業互聯網也有不小的市場了。

後院活動部小編認為,富士康想做人工智能,想搞工業互聯網,具備良好的先天性條件,也有市場基礎。富士康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怕就怕富士康揣著金剛鑽不好好幹,那工業互聯網可能就只是資本市場的一個概念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