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江西殯改一事你怎麼看?

粵K小世界


火葬是把過世的人當垃圾處理,土葬是把先人當聖人看待。

土葬,是中華民族幾千來沿襲的一種文化,即土葬文化。

正因為有了土葬,才有了“祖宗”的說法。才會激勵著後人:奮發圖強,為國添彩,為祖上增光,也為後輩樹立榜樣。

也正因為有了土葬,才會使人們無論走到哪裡都會眷戀故鄉,牽掛親人,懂得報恩。也才有了心目中永遠的鄉情,纏綿的鄉愁。也有了時刻報效國家,捍衛家園的思想念頭。

土葬,是一種“家”的概念 。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故鄉的代名詞。是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一種文化。其意義非同一般,應該讓它永遠傳承下去。

在農村,應因地制宜,能土葬的儘量土葬,決不能與城市一視同仁。(其實,許多的城裡人百年後都講究落葉歸根,魂歸故里,都回到他們的老家土葬了)謝謝!


金羅漢5


不出意外的話,江西這次大刀闊斧地強推殯改應該會被叫停。

人生無非“生老病死”,而“死者為大、入土為安”又是根深蒂固的傳統習慣。倘若需要改變,也應該站在“尊重死者意願”的基礎上,更要因地制宜,靈活推廣火葬。潛移默化地做宣傳使大眾在思想上有所轉變,給大眾自主選擇的權利。

首先,土葬和火葬孰優孰劣並不好直接比較,因為地域不同,民俗不同,人們的經濟承受能力不同。有些傳統土葬花費也並不多,尤其那些已經有祖墳的,會省下一大筆錢。而有些火葬並不省錢,除了去火葬場,最主要的花費在墓地的修建和選址上,加起來的費用往往比土葬還高。很多地方其實都是火葬之後又用棺材裝著骨灰匣土葬了一遍,這不是畫蛇添足嗎?

其次,老一輩人更容易接受土葬,盲目地推行火葬是對他們的不尊重,也是不符合情理的。人們的觀念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能直接用強。之前就有媒體報道過,有些老人甚至為了躲過火葬選擇了自殺,這是何其悲壯而又無奈的選擇?

再次,一刀切的背後容易滋生不正當的利益競爭,那些搞墓園開發的人藉此抬高價格,最終獲利的是他們,大眾反而成了冤大頭。應該合理規劃或者限制墓地的價格,真正的讓利於民,而不是靠此發財。只有從經濟上減輕大眾的負擔,才有可能讓大家慢慢接受火葬。

說了這麼多,其實只要抓住“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多站在大眾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殯改也會水到渠成的。


夜雨如書


近些天來,關於江西某些縣市強行收繳農村居民棺材再集中消毀的新聞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有心者不難發現不管哪種版本都眾口一辭的指責所謂殯改辦的簡單粗暴的工作作風,說實話,當我一開始看到堆集如山的嶄新的棺材在挖掘機的作用下變成一塊塊廢柴時整個人都驚呆了,我真不太敢相信在如此和諧的社會環境裡,在法制建設基本完善的今天會出現如此違和的畫面,我認為在相關單位就此反省的同時也值得我們所有的人深思,為什麼就不能以更溫和的態度找到更好的方式去推行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呢?

殯葬改革是無可厚非的,絕對符合我們的國情,普及火葬更是我們要努力實現的方向目標,但是,考慮到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習慣,我們不能夠在民眾尚不理解的情況下急於求成,在推行殯改工作時必須要注意方式方法,循序漸進,要讓農民朋友認識到殯改的深遠意義,也要讓他們瞭解到殯改將帶來的切實的好處,對一些積極響應的群眾給予適當的補貼和鼓勵,要做到既不讓他們在物質上受損,還要讓他們在精神層面上得到憮慰,我相信只要有關部門能夠和廣大群眾推心置腹的交流,紮實細緻的去做工作,殯葬改變一定能夠順利的推行下去,因為我們廣大的農民朋友都是有大局意識的,都是支持黨和政府的工作和社會主義事業的!

另外,在網絡上我看到了一個讓人深感不安的因素,就是有傳聞說某個部門新近成立了一家殯葬公司,雖然這並不違規違法,但實實在在的讓人產生了誤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朋友的情緒,讓他們有理由懷疑殯改的動機和正當性,讓一個原本為造福子孫後代的改變被質疑成為特定利益單位服務的圖私行為,讓人啼笑皆非,雖然說謠言止於智者,但為了讓廣大群眾更好的理解,接受,支持殯改工作,希望相關(單位)人士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或者說法吧!

江西是革命老區,群眾素質絕對過硬,我相信只要有利於國家民族,有利於子孫後代的任何事業與工作,他們一定會也一定能踴躍支持的!


湘中明珠Zxp


這是我前兩天發表的評論文章。

昨晚,打了個電話給在江西老家的父親,父親說家裡熱的睡不著,其實,睡不著大概還有別的原因:聲勢浩大的“搶棺材”改革,60多歲的老父親是今年才當了村裡的村長的,他說,前兩天上頭叫他去開了個會,要求他把村子裡的棺材情況登記上報,我問他,那你壓力是不是很大,他還是那樣緩緩地說,那又有什麼辦法,你也知道我們都是老實人,聽到這句話我心裡莫名的很不是滋味,那話語裡深刻地無奈一度讓我們都沉默了很久。

“收繳焚燒、強行起棺......”這種大刀闊斧的做法無疑顯示了江西在推行殯葬改革的決心和意志,也符合中央關於殯葬改革的要求。移風易俗,破除舊風氣本是一件大塊人心的好事,然而,“殯葬改革”豈能不顧民意,採用這樣粗暴簡單一刀切的方式?

殯葬習俗是歷史發展中不斷形成的,中國人普遍具有落葉歸根,入土為安的鄉土情懷。對於年輕人來說,其實無論是火葬送還是土葬,大都可以接受,百年之後無非都是一抔黃土,但是對於年紀較大的父母,爺爺奶奶那一輩的人來說,這種入土為安的觀念卻是最重的,在垂暮之年把早就打造好的棺材強制上交,集中燒燬,不但可能得不到他們的認可,偏離了殯葬改革的摒棄舊觀念,綠色殯葬的初心,更寒了廣大人民的心。況且,集中打砸燒燬棺木何嘗不是一種浪費,操之過急的背後,難免讓人懷疑背後的利益在作祟,公益性墓地的解決方案也沒有成熟,又難免讓人有一種今後死不起的擔憂。

無疑,綠色殯葬推行勢在必行,然而推行過程的核心在於觀念上的扭轉,觀念扭轉豈在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在推行的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合情合理合法穩步推進,多點溫度,多作溝通。畢竟,有誰願意看到當挖掘機駛向棺木的時候老百姓眼裡擎著的眼淚?

小鳴公考


這是我寫給省委省政府的一封信。

尊敬的省委省政府各位領導:

最近省委省政府倡導的殯葬改革引起了海內外的關注,作為身處在餘干縣農村的一個普通農民,我深深知道農民的喪葬思想,以及幾千年來在農村中形成的喪葬文化,也非常瞭解廣大農民對這項改革的看法。

近些年以來,喪葬奢靡之風越演越烈,墓地規模越建越大,墳頭越起越高,這種攀比之風給老百姓自己也造成了沉重的經濟壓力,給環境更是造成了極大破壞,這種歪風惡俗必須制止。

今省委省政府站在歷史的高度,對子孫負責的高度推行的殯葬改革,出發點絕對正確,有識之士對此是高度讚揚、支持!

但做法有失偏頗,有待糾正,比如強行砸棺、絕對火化等。幾千以來,無論中國各地在喪葬文化上有何差異,但潔身入殮、入土為安是中華民族,特別是漢族人共同奉行的習俗,也是對逝者的尊重。所以砸棺火化才是老百姓反對殯葬改革最根本的原因,為此,就殯葬改革我大膽建議省委省政府:

一,嚴控墓地規模,墓不硬化,墳不起頂:

二,已建成的豪華墓(所有用水泥、石頭修建、硬化的墓)一律拆除,剷平;

三,可以不火化,可以使用棺木,可以立碑,但必須遵循以上兩條;

四,棺槨深埋,提倡在墓地周邊以及墓地之上種樹種草;

若按以上幾點推行殯葬改革,不但達到了綠色殯葬的要求,也尊重了喪葬文化,更尊重了逝者,推行起來阻力會少很多,外界批評聲浪也會少很多,小很多,老百姓也會舉雙手贊成!

望省委省政府予以考慮!


問天—輕揚美業



殯葬改革,符合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從長遠來看,是一項利國利民,造福子孫的工程。但此次在江西推行的殯葬改革過程中,部分地方出現了簡單粗暴,操之過急的做法,缺乏變通,不懂得因地制宜,是此次工作存在的不足之處。

首先,殯葬改革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國幾千年來的土葬傳統,在人們心裡根深蒂固,雖然在城市已經推行火葬多年,但我國現行社會,農村人口還佔絕大多數。而“死者為大,入土為安”的思想,在他們心裡,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心裡,依然是不可撼動的磐石。

那種強行將收集來的棺材進行銷燬的做法,無疑大大的傷害了他們的感情,因而有老人因此而自殺,也就不足為奇了。所以政府需要在這方面多做思想工作,多多宣揚新思想新風貌,破除封建迷信,使他們從思想精神層面上達到徹底的改變,這樣才更加有利於工作的順利進行。

其次,農村普遍山多,且地質貧瘠,在他們看來,這無疑是一塊荒地,用以建墳立墓,是天經地義的事,現在強行將死者進行火化,然後再在政府規劃好的墓園裡進行埋葬,無疑令他們感到不可思議。火化需要一筆錢,在墓園裡安葬又是一筆錢,既費力又費錢,何必呢?

所以,還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在暫時還不具備火葬條件的地方,本著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尊重民俗的精神,有利於發展生產建設的原則,由當地政府統一規劃土葬用地,利用荒山瘠地建立公墓,然後提倡平地深埋,不留墳頭的葬法,相信會得到越來越多人的理解。


笑熬漿糊



這個問題之所以會有那麼多人的關注,是與中國的傳統習俗有關的。

殯葬改革已經不是新詞,在我們這已經有幾十年了,從幾十年改革的情況來看,殯葬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一是人的自身觀念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和文化層次的提升,一些固有的觀念已經分化,甚至有人自己提出,死後骨灰不在保留,或者不要入墳留碑,讓自己死的心安,讓子女少一些牽掛,現在的生活已經不是古代的農耕時代,相對的穩定,現在遷移已經成為趨勢,而且隨著城市化,土地越來越少,而且拆遷速度非常快,這一切都會讓墳墓都會趨於掩埋,所以很多人已經看到了趨勢,政府也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殯葬改革,趨勢是對的。

但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入土為安的觀念也沒有錯,所以政府在改革的過程中,不可以採取一刀切,這樣會傷民心,引發群體性事件,而且把本來的好意轉化為矛盾的暴發點。

我們是靠老百姓而有今天的,絕對不能為了殯葬改革的旗號而傷了老百姓的心,沒有什麼比生死更重要的,一項改革如果絕大多數人反對,就應該進行反思,而不是強制推行,建議江西省謹慎從事。


煮茶聞書香


殯葬改革,節約土地,利國利民,造福子孫。江西省實行殯葬改革,合乎潮流。近在網上看到江西入村到戶強行收回棺木集中消毀的新聞,群眾對這做法有不滿的情緒。火葬在城市實行多年了,而在農村才剛剛開始,群眾對新生事物接受不了是肯定的。我們的基層村幹部,在落實上級政策時,進村入戶舉一反三做群眾思想工作,群眾是會接受的。一副棺木3000元左右,如收回要給予相應的補嘗,尤其宣傳工作要做到位,讓設有置辦棺木的人從現在開始不要買棺木。對帶頭實行火葬的進行表障獎勵,以一帶十以點帶面,這樣才有利於殯葬改革在農村貫徹落實。






關注社會情感文化


為何相同江西人卻有如此不同見解,贛州南康三江鄉在二十多年前就實行了火葬,誰家老人病逝了就去村委會告知,殯儀館來人清理,火葬單政府出,什麼傳承文化行孝之道照樣進行。政府又沒說連道場也不能做,有孝心的後人也照樣可以請道士超度幾日。火葬的好處是無汙染環境。我們這裡的後人都擁戴政府這麼處理,那些幾十年前置辦了棺木的老人,後人們都把它抬去河攤上自行燒燬包括我爺爺奶奶的棺木也都燒燬了,連我九十多歲的爺爺都說這樣好。


路就在腳下g


我個人觀點是農村還是土葬好,入土為安。不過民政部門可以到農村查一下豪華墓,在農村人還沒死修個墓地用上幾萬元,點佔用土地幾百平米。農村土葬最好是用挖掘機挖幾米深。土葬之後上面種幾顆樹既環保又沒浪費土地。比起火葬農村老人也能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