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錢還撒謊,不承認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刷滿朋友圈!

孩子偷錢還撒謊,不承認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刷滿朋友圈!

如果發現孩子偷拿了家裡的錢,結果還撒謊否認,你會怎麼辦?

有人說,打一頓,下次就長記性了!

孩子偷錢還撒謊,不承認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刷滿朋友圈!

這可萬萬使不得,儘管簡單粗暴,但怎麼說咋也是文明人,對不對?看看下面這位媽媽的做法,這才叫真正的有覺悟啊!

一位媽媽懷疑8歲女兒偷拿了她放在窗臺上的200元錢,她詢問女兒時,開始女兒全程否認。

孩子偷錢還撒謊,不承認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刷滿朋友圈!

可當媽媽看到女兒的小錢包裡多出來的200元時,她就知道女兒撒謊了。

媽媽忍住了自己的“火冒三丈”以及本要閃出去的兩百個耳光, 而是循循善誘,開始耐心引導孩子承認錯誤。

孩子在刷牙,媽媽拿著200元去問她:你有沒有拿媽媽放在窗臺上的錢?

女兒口吐白沫:沒有啊!

媽媽的嗓門提高了點:那你錢包裡200塊哪裡來的?(拿200給她看)到底有沒有拿!!

女兒開始噴白沫:沒有啊!

媽媽:你把牙膏吐了跟我說話!

女兒漱了一下口:我沒有拿!

媽媽幾乎要吼了:給你最後一次機會,你有沒有拿!

女兒也開始叫:我說了沒有啊,你為什麼不相信我!

媽媽:那這200元哪裡來的?

女兒:我在學校撿的。

媽媽馬上追問:你什麼時候撿的?

女兒眼睛朝上看看說:忘了。

媽媽聲音很大的說:昨天禮拜天你只有100 多塊去買東西,今天錢包裡200塊,那就是今天撿的咯!

女兒很理直氣壯的說:對,就是今天撿的。

媽媽說:撿的錢是你的嗎?學校裡撿到錢,應該怎樣?

女兒說:交給老師。

媽媽說:那你明天交給老師。

女兒說:好。

媽媽盯著她眼睛看說:你一早就交給老師,我看著你交。

女兒挺著脖子也盯著媽媽: 好的。

這個時候媽媽已經完全確定她在撒謊,沒說話走開了。

等自己洗完澡,給老二講完故事,媽媽拍拍前面,讓女兒坐在自己對面。跟老二說,你也邊上坐好,給我聽好。

媽媽開始說:你不要緊張,媽媽不會罵你。我就是跟你聊聊,我為什麼不相信你。你上學兩年了,撿到過錢嗎?

女兒:沒有。

媽媽:我們家這麼多年也沒有少過錢,我今天第一次少了200元,你就說你今天就撿了200元。你覺得可能嗎?我昨天問過你有沒有拿,你說沒有。我今天問你有沒有拿,你說沒有。

女兒:我是。。

媽媽:我說完你再開說!你一回家,芝麻大的事都一件一件跟我說,撿到錢你會什麼都不說?媽媽一而再再而三問你有沒有拿,你說沒有。然後說學校裡撿的,還還給老師,你編故事騙我?你打算編到什麼時候?

女兒開始哭了:媽媽我錯了,我錯了,對不起,對不起。。。

媽媽最後說,今天媽媽批評你,你覺得委屈嗎?

女兒:我不懂委屈是什麼意思。。。

媽媽:你覺得媽媽兇你兇的不對嗎?

女兒:媽媽兇的對,是我不對。

事情圓滿解決,媽媽就帶著姐弟兩上床去睡覺了。媽媽親了親女兒說晚安,女兒抱著媽媽哭了,她真的意識到錯了。

面對孩子偷錢撒謊,這位媽媽做法得到了網友的一致好評。

生氣解決不了問題,揍一頓只會讓孩子變著花樣忽悠你。最好的方法是嘗試尊重孩子的感受,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

孩子偷錢還撒謊,不承認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刷滿朋友圈!

孩子偷錢還撒謊,不承認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刷滿朋友圈!

據統計,兒童說謊67%是由於畏懼和怕嘲笑引起的,10%與兒童的想象、誇張有關,只有20%的孩子是故意說謊。

所以,面對孩子的謊言,家長不必著急,而要冷靜分析孩子說謊背後的理由,寬容孩子的謊言,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具體該怎麼辦?舉個典型的例子。

比如,孩子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是試卷要家長簽字,而簽字可能會被罵,怎麼辦,偽造簽名唄!

當你發現後,不要當場揭穿他,先試著理解孩子撒謊的初衷,因為考的不好,害怕捱罵才撒謊。

事情過後,告訴孩子,你知道他撒謊了。與孩子共情,讓他知道你能理解他為什麼這麼做。

蹲下來,跟孩子心平氣和交談:“昨天,你拿了媽媽的假簽名,我知道你是怕被罵才這麼做。這次考得不好沒關係,只要你直接告訴媽媽,並答應下次努力就行,媽媽不會罵你的。但偽造簽名是說謊欺騙的行為。你知道自己做錯了嗎?”

接著提出一個合理的處罰方式,比如一個禮拜內放學回家看電視時間縮短到原來的一半。最後再和孩子強調:只要肯改過、負責任,TA依然是一個很棒的小孩。

孩子偷錢還撒謊,不承認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刷滿朋友圈!

孩子偷錢還撒謊,不承認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刷滿朋友圈!

其實,三歲之前的孩子一般還不懂得如何說謊,他們知道什麼就會真實地回答什麼。

如果孩子很小就知道撒謊了,家長也不必過度緊張,擔心孩子這麼小就撒謊,長大了還了得。

相反,或許你應該暗自高興

孩子偷錢還撒謊,不承認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刷滿朋友圈!

在兒童心理學中認為,撒謊屬於一種比較高級的認知活動,需要具有一定的同理心和控制能力以及創造性才能完成。

2014年果殼網的"菠蘿科學獎"心理學獎項得主——多倫多大學兒童研究所的李康團隊,他們的研究結論就是:越早撒謊的孩子越聰明!

該團隊認為撒謊是大腦的高級功能,是孩子認知能力發展的表現,可以說是孩子成長的里程碑。

撒謊的孩子,跟不撒謊的同齡人相比,有更加優越的認知表現,孩子第一次撒謊,跟長出第一顆乳牙和學會走路一樣珍貴。

同時,他們的研究發現有的孩子早在2歲就有些動向了,3歲的孩子,撒謊率達到50%,4歲達到 90%,到7歲,100%的孩子會撒謊。

他們還發現在管控系統功能測試中,愛說謊的孩子表現都相當好。

這群心理學家最後說:說謊說得好,說明孩子發育正常聰明伶俐,日後無論學習工作都能按時完成遊刃有餘。

從這個角度去看孩子撒謊,是不是就不會那麼焦慮了。

但我並不是鼓勵孩子撒謊或讓父母縱容教孩子撒謊,而是希望家長們能更理性的面對孩子撒謊,引導孩子,讓他明白撒謊是不對的。

只要父母不大驚小怪,上綱上線,相信孩子最終都會向父母敞開心扉,勇敢地做自己。撒謊,還有什麼必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