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有一石碑,上刻7个汉字,韩民看后羞愧难当,却又当文化遗产

韩国曾经有一块石碑,这块石碑非常不同寻常,为何这么说呢?石碑上刻着7个大字,而这7个字并非是用韩文雕刻的,而是用汉字,而且这块碑的命运也非常坎坷,多次被深埋地下,又再次被挖掘,这块碑的背后藏的是韩国人民深深的耻辱,为何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韩国有一石碑,上刻7个汉字,韩民看后羞愧难当,却又当文化遗产

故事要追溯到公元1619年的一场战争,萨尔浒战役,这场战役直接导致了明朝在东北亚地区的势力以及影响力急剧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女真族。八年之后,皇太极帅兵攻打朝鲜,毫无疑问,朝鲜战败,最后他们派出代表向皇太极求和,不过当时的朝鲜执政者也是清朝派去的,所以朝鲜当时和明朝是什么关系可想而知,他们完全是明朝的拥护者,清军为了打倒明朝,他们先削减明朝的势力,也就是说先攻打朝鲜,后来朝鲜迫于压力向清军求和,清军答应了,不过也有条件,就是从此以后,两国可以结为兄弟国,但是朝鲜每年必须缴纳税贡,还有一个条件朝鲜死活不肯同意,就是彻底断绝和明朝的关系。

韩国有一石碑,上刻7个汉字,韩民看后羞愧难当,却又当文化遗产

后来,皇太极见朝鲜的态度十分坚决,索性就放弃了这个条件,后来双方代表就签署了相关的协议,但是皇太极没有达成自己的目的,心里有些不爽,所以就派手下的士兵在朝鲜疯狂掳掠三日,朝鲜当然也知道,但是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而无可奈何。

皇太极这一举措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不仅控制了朝鲜增强了自己的实力,而且还大大削弱了明朝的实力,后来,皇太极就向朝鲜下达了命令,要求他们必须为自己建立一座功德碑,碑上用汉、满、蒙三种字体雕刻七个大字:“大清皇帝功德碑”,目的就是为了颂扬皇太极对朝鲜的平定。

韩国有一石碑,上刻7个汉字,韩民看后羞愧难当,却又当文化遗产

不过到了近代,随着甲午战争爆发,清朝的势力也和朝鲜没什么关系了,所以朝鲜也抬起头做人了,表示不再向清军供奉,随着清军备受西方列强击溃,朝鲜彻底对清军失去信心,最后他们决定彻底断开“藩属国”的关系,而且直接下令推到大清皇帝功德碑,这一年是1895年。所以,自此皇太极的这块功德碑也被深埋地下多年。

韩国有一石碑,上刻7个汉字,韩民看后羞愧难当,却又当文化遗产

直到1913年,这块碑又重新被挖了出来,因为韩国的相关部门认为这是他们国家的耻辱,所以不宜重新立起,结果到了1963年,韩国发生了洪水大灾,功德碑再一次被冲了出来,此时韩国政府决定正面这个问题,他们认为这份耻辱应该谨记,并且将此碑当做文化遗产保护起来,后来韩国总统亲自发令,在此碑围绕此碑建立了一座公园。不过后来这座碑受到了很多韩国民族主义分子的破坏,所以就变了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