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風塵出俠女」 賽金花的故事

“自古風塵出俠女” 賽金花的故事

賽金花是清末明國初期的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在晚清眾多的名妓當中,許多筆記和小說中都提及過她,尤其是號稱中國“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的《孽海花》更是讓她名聲大振。

賽金花原名趙彩雲,本是安徽黟縣人,幼年被賣到蘇州的所謂"花船"上為妓,十歲左右就開始了皮肉生涯。她和眾多的妓女命運一樣,一直到洪鈞的出現有了很大的轉折。洪鈞是安徽徽州人,清朝的狀元,官至禮部侍郎。洪鈞在中狀元之前,生活十分潦倒,曾得到一個名叫小青的妓女的資助,他和小青立下了白頭之約。但是洪鈞中狀元之後,覺得娶一個妓女為妻子有損自己的體面,於是拋棄了前盟。而不知內情的小青最初沉浸在被人稱為"狀元夫人"的喜悅中,得知真相後憤然上吊自殺,是以他內心裡一直覺得有負小青。1887年,洪鈞回鄉守孝,路過蘇州,見到賽金花,立即驚為天人,可能是出於對小青的懺悔,也可能是賽金花和小青有點相似,洪鈞就生出了納她為妾的想法。當時洪鈞已有一妻一妾,賽金花排在第三房。那一年,洪鈞四十八歲,賽金花十五歲。能夠嫁給狀元真是一個風塵女子不同尋常的遇合。

賽金花嫁給洪鈞不久,洪鈞奉命出使歐洲,為駐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荷蘭四國的公使,他的原配夫人對華洋異俗十分害怕,不願意陪洪鈞出國。她想了一個辦法,讓賽金花穿著她的誥命服飾,陪同洪鈞出洋。他們在海上走了一個月,到達意大利港口熱那亞後改乘火車,直達德國柏林。他們在那裡生活了三年,賽金花憑她的聰明伶俐,居然學得了一囗流利的德語。由於賽金花年輕美貌,長於辭令,很快地,她就聞名於歐洲的上流社會了。這三年可以說是賽金花一生中最為亮麗的三年,這段生活也使她人生的傳奇達到了巔峰。她先後受到了德國皇帝和皇后的接見。賽金花綽約的身姿,雪嫩的肌膚和一雙水靈靈的妙目,震住了德國皇帝和皇后,他們從她的身上真正見識到了東方美女的風采。

三年後,洪鈞任職期滿,賽金花同洪鈞歸國。回來之後不久,洪鈞就在北京病故了。1894年,賽金花在送洪鈞的棺柩南返蘇州的途中,偷偷地跑到了上海,重新操起了妓女的生涯。由於有“狀元夫人”這個金字招牌,很快她就名聲大噪,她給自己改名叫"曹夢蘭"。後來她又來到天津,在那裡她為自己改名叫“賽金花”,這是她用“賽金花”這個名字的開始。再後來,她又來到了北京。

不過,真正促成賽金花成為歷史人物的是庚子事變。1900年是庚子年,慈禧太后默許義和團殺死了很多在華的洋人,其中包括德國公使克林德。列強以此為藉口,瘋狂報復中國,他們在北京姦殺擄掠無惡不作。當時賽金花在北京石頭衚衕做妓女,因為懂德語,她告訴士兵說她是德國皇帝和皇后的朋友,並拿出他們的合影給他們看,德國士兵馬上把這一消息告訴了他們的聯軍司令瓦德西。賽金花在西洋時候就認識瓦德西,瓦德西對她的美貌很是嚮往,第二天他就親自派車把賽金花接了過去。兩人一見面舊情復燃,親密異常。憑藉這層特殊的關係,賽金花藉機為慈禧求情,又勸瓦德西整肅軍紀,少侵擾百姓。瓦德西第二天便下令禁止士兵違紀妄為。但是在對戰爭賠款一事瓦德西開價卻很高,他堅持要要慈禧太后賠克林德公使的命,皇帝要道歉。清廷奉命談判的大臣是李鴻章,當時他正臥病在床,他對慶親王說只有讓賽金花試試了。賽金花奉命又再一次展開了她的外交手段。在她的遊說下,八國聯軍同意議和。辛丑和議能夠成功簽訂,可以說賽金花功勞不小。因此京城人一提起她就心生感激,稱她為"議和人臣賽二爺"。民間還稱她為"護國娘娘"。不過也有人說這個事只是個傳聞,以當時瓦德西六十八歲的高齡,似乎不可能會和賽金花發生點什麼私情。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裡也提到了這一情節,後來《九尾龜》裡也說過相似的事情,看來似乎這一事件並不是空穴來風。

和議既成,聯軍就退兵了,出逃的慈禧和光緒回到北京,論功行賞,自然是皆大歡喜,這個時候是沒有人會想起賽金花的功勞的。不過,議和這件事卻助長了賽金花的名氣,她在京城的名頭很大,不少人衝著她的名頭去找她。後來賽金花因涉嫌虐待幼妓致死而入獄,被解返原籍,回到了蘇州。

再後來賽金花又返上海重張豔幟,只是她已經老了,慢慢地門前冷落鞍馬稀。

賽金花的晚年是比較悽慘的,窮困潦倒之中,於1936病死於北京,被葬於陶然亭公園。她的肖像畫是著名畫家張大千做的,齊白石為她題寫了墓碑。她本人親筆題寫的"國家是人人的國家,救國是人人的本分"條幅至今仍存博物館中。後來有人用"自古風塵出俠女"來評價賽金花,這是對她一生的真實的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