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保持统一,此人功不可没 打下了江山,为何不称帝?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殊不知,这个统一的大家庭经历了无数次分裂的痛苦。但每次都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要说起最为危险的一次,恐怕就是五胡乱华这个阶段。容小编帮大家慢慢道来。

中国能保持统一,此人功不可没 打下了江山,为何不称帝?

从世界历史上看,欧亚文明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当欧洲出现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一系列思想家的同时,亚洲也开始出现诸子百家。在欧洲出现罗马帝国的同时,亚洲出现了秦汉帝国,而且双方灭亡的时间也很相近。公元4世纪,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强势崛起,欧洲出现了匈人,他们在阿提拉的带领下,可谓是开了挂的战斗力,分分钟教东西罗马做人,闲来无事就去罗马溜一圈,最终引发民族大迁徙浪潮。西罗马帝国亡于公元467年,被“条条大道通罗马”的阿拉里克送上了西天。

中国能保持统一,此人功不可没 打下了江山,为何不称帝?

与此同时,汉帝国灭亡后,西晋取而代之,西晋也被北方蛮族折腾的那叫死去活来,终于公元316年,匈奴人刘渊提前帮西晋了结了痛苦,将其送进了历史的博物馆。

中国能保持统一,此人功不可没 打下了江山,为何不称帝?

历史行进到此时,欧亚大陆文明就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欧洲永远陷于分裂,欧洲在最分裂的时候,有几千个诸侯国,当时在欧洲一天就可以游历多国,一不小心多走几步就出国了。直到现在,欧洲任然没有统一。而中国虽然经历了几次分裂,但终究归于统一,公元581年隋朝建立,而后的唐宋元明清,从此华夏文明就以一个高度集权的统一国家存在了下来。而隋朝则是继承了北周的衣钵,北周能存续下来,能灭掉北齐统一北方,得益于它的开国皇帝——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宇文泰。

中国能保持统一,此人功不可没 打下了江山,为何不称帝?

说起宇文泰,这娃子发迹和后来唐朝的朱温有些像,先是参加起义军,然后被政府军镇压收编,其后在政府军中身居要职,立下赫赫战功,再往后册立傀儡皇帝,自己取而代之。要说宇文泰刚做皇帝时,那叫一个惨,虽说宇文泰自己本事不小,但他的竞争对手同样非等闲之辈,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北齐皇帝高欢。一开始双方都自称时北魏的合法继承人,这就引起了双方的掐架,谁胳膊粗力气大谁就是老大。前期宇文泰被高欢揍得不要不要的,几次险些老命都没了,还好上天不灭宇文泰,小子也很机智,先后打了沙苑之战、邙山之战,算是暂时稳住了局势。但相比高欢,仍然处于劣势。

中国能保持统一,此人功不可没 打下了江山,为何不称帝?

然后宇文泰开始反思解决办法了,一想咱们的兵没有高欢的多,于是发明了府兵制,大量从汉人中招兵买马,兵员数量大增,尽管单兵素质不如高欢军,但兵员充裕,耗也能把它耗死。其次就是,宇文泰发现相比他这个鲜卑族人,还是汉族的知识分子鬼点子多,于是他改革官制,创立八柱国,为汉人做官开辟通道。经过改革,北周大量启用汉臣,汉人出谋划策,对北齐形成智商优势,完全智商碾压北齐君臣。最终为北周周武帝宇文邕灭掉北齐奠定了基础,也就为隋朝的成立定了调子。

那么宇文泰为何不称帝呢?小编是这样理解的

​资历上看,这些资历高、辈分高的北镇同侪,在贺拔岳被侯莫陈悦谋杀之后,拥戴近水楼台的宇文泰做军事领袖,虽然是对宇文泰领导能力的肯定,但也包含着选择最近最适合领袖为贺拔岳复仇的因素(毕竟荆州的贺拔胜,与夏州的宇文泰相比,实在是解不了近渴的远水)。宇文泰主导关中北镇集团的政治筹码只有“为贺拔岳成功复仇”,但军事领袖和皇帝是两码事,仅仅凭借一次为旧主复仇,还不足以支撑西魏初年的勋贵们心甘情愿俯首称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