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書中丈夫《顏勤禮碑》

顏真卿,字清臣,西安人,祖籍山東臨沂,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官至太子少師,封魯郡開國公,曾任過平原太守,因此後人常稱他“顏魯公”、“顏平原”。

顏真卿幼年喪父,家境貧寒,由母親殷氏教導成人。殷氏夫人是名門之後,家學淵源,對書法尤其頗有心得。少年顏真卿在母親的影響教誨下,秉承家學,喜好儒家學問。他又對母親至孝,是一個左右領家不無稱道的好孩子。

顏真卿書中丈夫《顏勤禮碑》

顏家家貧,顏真卿甚至母親供他讀書不容易,他刻苦攻讀,從不亂花一份錢。有時他還省去飯錢去買書看。為了省下買紙的錢,他以黃泥掃牆,在上面練習書法。漸漸他的楷書越練越好,文采也越來越高超了。

26歲的時候,顏真卿以優異的成績中了進士,踏上仕途。顏真卿名如其人,是一個求真、磊落、敢於直言的任。雖然他精於書法,又有才學,很值得皇上信任,可是因為敢於直言,屢次得罪掌握大權的宰相楊國忠及其黨羽。當了幾年京城大員之後,因受到楊國忠等人的誣陷,平白無故被貶官,降為平原太守。這時顏真卿已經30多歲了。他的書法行筆映帶風神,結構勻稱,筆墨流動處,頗有一點初唐書法秀媚的意味。但是顏真卿卻不意自己所寫的書法,因為“嚴謹秀媚”並不是他所追求的風格。

顏真卿書中丈夫《顏勤禮碑》

每當夜半臨池學書的時候,顏真卿總是苦思冥想,自己追求的書法真諦到底是什麼,什麼才是書法的最高境界呢?若干年前,顏真曾有機會跟從張旭學書兩年。那一次雖然受益匪淺,可是終究年名氣盛,有很多道理還不明白。這回被罷了官,恰好又給顏真卿提供了個再次訪問張旭的機會。到了洛陽,顏真卿打聽到了張旭的住處,他恭恭敬敬地前去拜訪,卻吃了閉門羹。大書法家張旭行為灑脫狂放,最不喜歡有人詰問他書法的道理。顏真卿第一次去沒見到張旭,並不氣餒,又繼續連去了幾次,每次都是恭恭敬敬地敲門,在門外恭恭敬敬地道出名字,說出前來求教的緣由。

顏真卿書中丈夫《顏勤禮碑》

這一次顏真卿又站在張旭書房門口,先輕輕敲門,又將來意娓道出。張旭家的僕從們來往經過,都對顏真卿投去了詫異的目光,顏真卿卻絲毫不以為意。等了半天,裡面還是沒有動靜,顏真卿剛想轉身離開,忽然門開了一個小縫,一個童兒探出頭來道:“先生請你進來。‘’面對張旭,顏真卿道出了他對書法用筆的種種疑問。張旭皺著眉頭,半晌不語。後來,竟起身拂袖離開了書房。顏真卿不敢怠慢在張旭身後緊緊跟隨。到了東竹林院小堂裡,張旭坐在榻上,示意顏真卿坐在旁邊的小凳子上,他開口說道:“筆法玄妙,是不能隨意傳授的。除了志土高人,誰又懂得其中的妙處呢?我今天就告訴給你,你可要好好地體會其中的妙處啊。”說罷,張旭就把自己總結出來的“平謂橫、直謂縱均謂間、密謂際”等“十二筆意”傳授給了顏真卿。

顏真卿書中丈夫《顏勤禮碑》

顏真卿如獲至寶,將這十二筆意深深地刻在了腦海中。到了平原太守任上,顏真卿專門工習真書,他書法的結構也從秀雅的瘦長形向方正轉變。他追求一種雄奇中蘊涵嫵媚的境界,漸漸偏離了初唐書法秀雅端麗的舊轍,用筆也逐漸沉著、雄健了起來。

時光流轉,顏真卿步入中年。他在官場幾經沉浮,經歷了安史之亂,帶過兵,打過勝仗。在安祿山叛國時,河朔地區全部陷落,惟獨顏真卿守禦的平原城,糧草充足,城池固若金湯,令安祿山的20萬精兵毫無辦法。連唐玄宗都感慨地說:“朕不識真卿何人,竟然會這樣厲害。‘’

顏真卿書中丈夫《顏勤禮碑》

這一時期,他的書法就像他的人一樣,磊落剛直,堂堂正大,氣度豐頤開闊。在書寫的時候,他大膽地採取了橫細豎粗,筆畫之間富於對比的寫法,使字形變得更加方正穩健,氣勢磅礴。隨著人生歷練的增加,顏真卿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書法藝術道路。他自成一格的“顏體”也開始神形兼具,趨向成熟。

後來,顏真卿撰寫了流芳後世的《顏勤禮碑》。《顏勤禮碑》,全稱《唐故秘書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長史上護軍顏君神道碑》。全碑共921字,每個字直徑約5釐米,是顏真卿為曾祖顏勤禮所書寫的碑文。

顏真卿書中丈夫《顏勤禮碑》

《顏勤禮碑》充滿了方正博大、剛直雄強的氣息。從碑中,可以讀出顏真卿這位戰功卓著的大唐臣子雖多次被貶,卻忠直清廉,對國家民族的一片赤子之心。顏真卿的《顏勤禮碑》,徹底擺脫了初唐楷書雅緻秀麗、法度深藏的風格,顯示出一種元氣淋漓,既有法度可尋,又雄渾瀟灑的新書風。《顏勤禮碑》精氣充盈,外緊內松,在成熟中蘊含了無盡的變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為後世學書者所推崇。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感慨地評價到:“書至於顏魯公,天下之能事畢矣。”

顏真卿書中丈夫《顏勤禮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