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富養孩子」不願生二孩?重慶家長說育兒成本約70萬!

今天,度姐的好姐妹給度姐算了一筆賬!

原來,在重慶養一個寶寶需要這麼多錢了哇!

嚇得度姐瓜子都掉了~~~

為了“富養孩子”不願生二孩?重慶家長說育兒成本約70萬!

為了“富養孩子”不願生二孩?重慶家長說育兒成本約70萬!

家住重慶江北的宋女士有一兒一女,女兒已上小學,兒子還不到一歲。

“兒子剛出生,嬰幼兒用品和營養品少不了。女兒上學外加鋼琴和繪畫課,算上買書和帶她出去玩,兩個孩子加起來一年大概要花七萬元。”

談到預計到上完大學需要花多少錢的時候,宋女士遲疑了一下,

“現在兩個孩子每年差不多花掉我一年的收入,將來還有好多年呢,一共花多少,不敢想。”

為了“富養孩子”不願生二孩?重慶家長說育兒成本約70萬!

2005年,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徐安琪曾發佈了一份以上海家庭為調研對象的報告指出:

從直接經濟成本看,0-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達到25萬元。

到子女上大學,則達到48萬元。除了基本的生活醫療費用,剩下的大頭是教育經費。

為了“富養孩子”不願生二孩?重慶家長說育兒成本約70萬!

隨著時間推移,養娃成本也在水漲船高,養育一個孩子到底要花多少錢?

以重慶的中等家庭為例來算一算:

1. 嬰幼兒階段(0~3歲)

每個月奶粉加尿不溼2000元,加上衣服玩具,3年共計要花9萬。

2. 幼兒階段(3~6歲)

每年公立幼兒園約1萬,私立的在3到5萬,加上早教2萬。3年需要9-21萬,不同選擇下花費差異較大,更多在12萬左右。

3. 童年階段(6~12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上小學的年級,還得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因此這個階段教育經費佔比比較大。總的費用平均每個月2400元左右,6年總費用大約17萬元。

4. 青少年階段(12~18歲)

初中3年,衣食住行每年2萬,課外輔導每年2到3萬,每年旅行費用算1萬。高中3年衣食住行2萬,要是沒考上公立高中,民辦高中學費一年2萬。這個階段花費大約在24萬左右。

5. 大學青年階段(18~22歲)

大學四年,不留學的話,學費加生活費一年3萬左右,一共12萬。

以上費用相加共計74萬,如果留學則沒有上限。

為了“富養孩子”不願生二孩?重慶家長說育兒成本約70萬!

近期,還有些財經媒體得出了類似結果。

對育兒成本進行估算後的結果顯示,中等水平家庭撫養子女大約需要投入70萬,如果投入更高一些則會超過130萬

但在該話題的微博評論區,很多人認為“絕對不止這個數”

甚至有網友說“不算不知道,孩子這麼花錢,我們都欠父母一個百萬富翁!”

為了“富養孩子”不願生二孩?重慶家長說育兒成本約70萬!

為了“富養孩子”不願生二孩?重慶家長說育兒成本約70萬!

細細算下來,把孩子養育成人代價不菲,孩子幾乎成了奢侈品,讓很多年輕人直呼“生不起”。

那些已為人父人母的夫婦又怎麼看待窮養還是富養的問題?

懷孕時有沒有考慮吃便宜一點的國產奶粉?

營養品是嬰幼兒的必需品嗎?

嬰兒床、嬰兒車等有沒有想過借別人用過的?

簡而言之,既然生養孩子花費高昂,能不能省一點錢?

得到的答案非常一致:孩子只有一個,能選好的就選好的。

孩子太小,任何潛在的不安全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吃的、用的一點都不能省。

而長大之後應該富養還是窮養?具體該怎麼養?不同父母之間的看法和做法就不一樣了。

為了“富養孩子”不願生二孩?重慶家長說育兒成本約70萬!

有的父母即使咬著牙也願意多掏錢,如孩子才藝培訓、課餘家教等費用。

有的甚至為了讓孩子能上一所重點學校,不惜把原來房子賣掉,換成條件沒那麼好的學區房。

有的父母則認為,“富養最好有個度,儘量不要太影響生活質量,要保持生活和育兒的平衡。”

人民日報此前報道,有調查顯示,育兒成本已經佔我國家庭平均收入近50%,教育是其中最主要的支出。

度姐去詢問了周圍有孩子的家長,發現教育是不同家庭之間觀念差距最明顯的地方:

觀點1:不僅要物質富養,也要精神富養

一般人認為窮養、富養主要在物質上,肯花錢就是富養,花錢沒那麼多就是窮養。

其實物質只是基礎精神上的富養才是真正的富養。

家長應該因材施教、言傳身教。平時多溝通,給孩子形成正確的三觀,在孩子需要父母的時候多陪伴孩子,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對於ta成長的疑惑給予足夠的指導。

觀點2:別人都在上,自己的孩子不跟上怎麼行

“現在的教育號召大家放慢腳步,但別的人一哄而上上各類補習班和特長班,自己的孩子不跟上怎麼行呢?”這也代表了很多家長的焦慮和擔憂所在。

觀點3:教育投資不可急功近利

“2017年,《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的文章流傳很廣。

家長們認為,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對孩子的成長髮展就有利。

度姐認為,不重視德育教育,一味地投資知識、技能的教育,並不是對孩子好。加上輔導班價格不菲,擠佔孩子的時間,讓孩子和家長都背上了沉重的負擔,

教育投資不能太過急功近利。

觀點4:教育投資不一定體現在過多的輔導班上

很多所謂的教育投資只是商業機構創造出來的概念,價格遠遠高於其對孩子成長的價值。

度姐個人傾向於把這筆錢花在帶孩子出去看看世界長長見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買點書陪陪孩子,一起看一起學習也是很好的教育。太多輔導班會給孩子太大壓力,長期來看未必是一種好的選擇。

說了這麼多,度姐也是希望大家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可以理智一點,做一些真正為孩子好,對孩子未來真正有幫助的事情。

別讓自己壓力太大,也別因為焦慮累垮了孩子!

今日互動

你家孩子到現在花了多少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