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娃带去上班的一天,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

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

文/娘娘说

作者/辣妈菲爷

“如果带娃上班不像做贼一般,我愿意。”

某段时间,因为娃的奶奶需要回老家办事,恰逢暑假,恰逢年假用完,emmm,就是我家娃没人带了。本来想把娃放我妈身边带几天,但是恰逢她孙子生病了,想想我家娃才刚好不久,念头瞬间打消。

于是我和娃她爹大眼瞪小眼,看谁带娃上班。最后,我妥协了。因为娃只要丢给娃爹5分钟,就会被折腾得哭得撕心裂肺,而他还有一个黄金借口“我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怎么能把宝贵的时间用来带孩子呢?”,最后,我硬着头皮,把娃带去上班了。

把娃带去上班的一天,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公司可以带娃上班吗?明眼人都知道,不能,但是迫于无奈我也只能带娃上班。一大早我就给娃收拾了鼓鼓的行囊:绘本,画本和画笔,贴纸书,吃饭的碗筷,辅食剪,汗巾,换洗衣服……

上车的时候,娃特别乖,开开心心地坐上了儿童座椅,还跟着我放的《let it go》在座位上手舞足蹈,就像是她即将奔赴一个陌生又奇妙的旅程……

到了办公地点,我特意避开了人流,选择了货梯,成功抵达了我的办公场所,恰好我的办公场所里有一个小房间,小房间里还有一个空的格子间,我于是把她所有的行李一一摊开放在桌子上,左手放着绘本,面前放着画纸和画笔,娃就算这么安顿下来。

你觉得娃能安静很久吗?并不能。这不,她就开始话痨模式,开始提各种问题,提各种要求,人小鬼大的娃最后还提出了要来办公桌上“和妈妈一起上班”,好吧,来就来吧,把重要物品一收,娃一抱,我开始一边开电脑干活,一边应付她。

电脑打开连上网的第一瞬间就收到来自物业和后勤发的通知信,告诫我本栋大楼禁止小孩出入,还把邮件转来转去转了很多人。

我也只能苦笑一声,反正这个社会对母婴人士的不友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要不是逼不得已,我也不愿意带娃上班,一直被娃烦,还要被同事用有色眼镜看着。最后我也顾不上回这封邮件,赶紧抓紧时间把今天的活干完,能干多少是多少。

把娃带去上班的一天,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很快就到了中午的午餐时间,带娃去了附近的餐厅吃饭,拿了她的专属碗筷放在她面前,但是她居然突发奇想说要用牙签吃饭,作为一个佛系妈妈,你说要用牙签就牙签吧……结果她真的用牙签吃完了一整碗白饭,后面还用牙签吃了青菜……

没事,佛系妈妈不在意娃吃饭的小细节,只要不涉及她的人生安全和道德问题,什么都可以。在这点上,我就和她的奶奶和爸爸不同,他们总喜欢在娃面前立各种规矩,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一般我一个人带娃的时侯,娃就是一个天使宝宝,只要全家人在场,各种奇葩状况层出不穷。

吃完饭带娃休息,刚好会议室里有个沙发,我带着她躺在沙发上,可能是因为到了陌生环境她翻来覆去也没有睡着,最后折腾了一个小时就到了上班的时间,鉴于上午带来的画画绘本已经折腾得差不多,我无奈之下丢出了杀手锏——iPad,不到半个小时,中午没睡的娃开始双眼放空,猜到她应该是困了,于是我一手抱起她睡觉,一手敲字处理文档。

娃陷入沉睡后,我把她放在了会议室里的沙发上,给她盖了小被子之后,我就把笔记本电脑搬到会议室里继续干活。

娃这一觉睡得特别给力,直接睡到下班,我也心无旁骛地处理了很多事情。晚上带她去附近的餐厅吃了她最爱的红烧排骨,最后就把娃带回家了。

娃睡觉的时候和我说,“妈妈,我明天还要跟你去上班,好不好”,吓得我连忙拒绝,不用了,你奶奶回来了,快睡觉,快睡觉。

把娃带去上班的一天,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流水账般写完了带娃上班一天的日常,真心实意说一句带娃上班真的很影响工作效率,好在那天大老板不在公司,主要工作也是一些案头工作,在电脑就能操作处理,要是要出去组织会议那些,小屁孩跟在我屁股后面,我铁定崩溃。

有一些亲子流派认为,可以适量带娃上班,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亲子教育,可以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还能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面貌,一边体验父母的辛劳工作,一边学会感恩父母的付出。

从理论来说,这没毛病,我也很赞同,让孩子了解到平时在家里蓬头垢面的妈妈在职场中,也是有整洁干练的一面,认真工作的状态也能给孩子立个榜样,对于她未来的自我角色认知也是个很好的机会。

父母认真工作的时候,孩子在一旁耳濡目染,对他们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例如画家的孩子因为长期看父母作画,从而对色彩和图片有更敏感的认知,话剧家的孩子因为从小在剧院长期浸染戏剧而特别有表演力。

我妈妈小时候是做裁缝的,我每天都在一旁转悠,还经常拿着碎步给布娃娃做衣服,时不时翻翻妈妈购买的《上海时装之苑》,长大之后,发现自己对时尚穿搭也有一定的灵感和天赋,这和小时候的耳濡目染是分不开的。

从实际来说,并没有足够的现实环境支撑这样的理论落地:你带孩子来上班,你的同事怎么看?你工作的时候孩子一直在一旁喊妈妈,不会影响他人?有些同事或许不会在意,将心比心,谁都有需要狼狈带孩子上班的时候,但是所有同事都会这么想吗?

熊孩子在办公室时不时大声尖叫,吵死了,思绪被打乱了,如果是团队协作的工作还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效率和工作状态。

甚至有一些公司严格规定不能带员工来工作场所,就是担心孩子在公司发生意外,公司需要担责,为了规避风险,公司直接一刀切不让员工带孩子来公司。

当然,还是有一些比较人性化的公司,试图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在工作中多点和父母的亲密时间,比如很多企业办的亲子园,甚至有一些企业会在公司内部开辟一个区域,设置为儿童活动区或图书馆等等。

社会的进步除了看财富的积累和增加,还看它是如何认知亲子关系;公司的伟大也不仅仅是市值股价高低,而是看它是否有宽容的态度去看待员工和其子女的亲子关系。

希望有一天,天下的爸妈带娃上班,都是坦荡荡的。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

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