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这几天的武汉,走路一身汗,上地铁一身汗,挤电梯像蒸桑拿,出电梯的刹那,长舒一口气,终于回到安全区。

下班,空气里的燥热因子还在漂浮,从空调房里踏出公司大门,这一步,道阻且长。

那你可知38℃在户外工作一整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吃不下饭,回去只想睡觉,有时候动都懒得动。”

说这话的,是一位在武汉建筑行业干了10年的油漆工。

这次,我们走访武汉各个工地,也给你们看看武汉连日高温下,这群拿命换钱的建筑工人最真实的生活。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烈日炎炎,毛巾遮面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在武汉天气发出高温预警的这一天,眼一闭心一横,踏出空调房的清凉,踏上地表温度40℃以上的工地,见证高温作业人群的一天。

早上十点,机器轰鸣中,他们已经工作4个多小时,距离休息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工人们推着近百斤重的工业水管步履缓慢地行进。

光比太强,他们的肤色直接融进了阴影中,有的直接拿毛巾遮面,活像电影里正在运输生化武器的工作人员。

另一侧的矮房外晒着他们换下的“泥鞋”,与楼房里吹出来的冷气是如此格格不入。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生活在这里的我们总抱怨路太堵,灰尘太多,殊不知建设背后是数以万计的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建地铁、修高架、挖隧道、拉桥梁、筑高楼......“武汉,每天不一样”的口号得到充分印证。

工地上80%都是农民工,拿最底层的薪水,平均工资5000左右,工资的大多数要支撑一家人的生活开销。

他们中的60%来自武汉周边乡镇,大多在老家有一亩三分地,围个院子,养几只鸡鸭。用他们的话来说,“赤脚的不怕穿鞋的,离开武汉还能回老家。”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踩到钉子,就用鞋拍出来!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王双喜年轻时候亲眼见过工友从脚手架上掉下来,当场身亡。那场面让他至今不敢回忆。

至于自己,受点伤那都是家常便饭。工地上有一个默契,那就是,不乱踩工地散落的木板,指不定哪块板子上就有钉子。

王双喜就不小心踩过一次,钉子直接穿进脚板,疼得龇牙咧嘴也只能当下脱掉鞋子,再用力敲打脚板,让钉子受到震动自然脱落,事后拿水一冲继续干活。

说到包扎,他摆摆手,“干这一行的,怕脏怕累怕晒黑,肯定干不下去。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加班加点都是常事,碰到工期比较赶的,一天工作12小时都不算什么。好在王师傅心态好,看问题总有自己的一套。

对于现状,他很知足,一句“你怎么就知道那些穿着体面的白领压力就比我们小呢?”把我给问住了。

他说:“如果我暂时没有活儿干,回老家还有菜地,起码可以自给自足,你让城市里的上班族们丢了工作试试?撑不过三个月。”

不敢相信这话是从一个初中文化不到的农民工口中说出来的,一时间哑口无言。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是啊,我怎么能想当然地认为他们的生活一定比我们辛苦呢?他们的精神世界可比我们轻松多了,对于生活的渴望也十分直白与简单。

有活儿干、有钱赚、一家人身体健康,有个房子有片菜地,足够。至于在哪儿,不重要。

夏天的毒日头底下,任你曾经是不是小鲜肉,都晒成了老腊肉。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工作间隙坐在大树底下乘凉的李师傅今年已经60岁,晒得黝黑的皮肤就快要和他身后的大树融为一体,嘿嘿一笑露出两排牙,远远看着,还以为工地上来了外国友人。

走近看李师傅挽起的裤腿,大腿和小腿黑白分明,好像两个人。

在建筑这一行60岁已经算高龄,但李师傅和其他人想法不同,他在武汉有自己的房子,孩子个个有出息,可李师傅依然做着最辛苦的活计——捆扎钢筋。

“没办法,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干这一行,都干习惯了。看着这些楼一栋一栋建起来,每次经过就特别有成就感。”他笑呵呵地说完又带起安全帽走进工地,准备上工。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工地上的年轻人们大多还没经历过这些,他们还处在眼下的艰难和对未来迷茫的阶段。

程师傅的老乡,同样姓程的年轻伢说,工地上最难忘的是年底做装修时明明已经很努力的却还是没能达到工头的要求,在那一瞬有种想要逃离工地的想法。

他知道,自己如果不干这一行,直接进入市场去找写字楼里格子间的工作,工资肯定没现在高。

至于晒不晒黑,都不重要,能攒到钱就行。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他们远非你想象的那样

午饭点一到,工地对面的小卖部兼临时餐馆热闹起来,一时间,不足5平米的店面挤满了人。

程永贵熟练地拿了瓶“行吟阁啤酒”,再让老板炒了碗素粉,算作“午餐”。他说已经好几天没吃过米饭,一是天气热吃不下去,二是吃米饭费钱。

“如果每顿米饭都10块钱我就天天吃了,但10元一份的饭不好买!”刚开始他还掩饰着不好意思说出来,后来就像止不住似的道出心声。

每个月除去话费100元和交通200元,吃饭都控制在7、800元之间,剩下的则全留给家里人,平时也没什么娱乐活动,下了工就回光谷的宿舍用手机上网。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程师傅来自湖北黄冈,今年42岁的他看上去就像30多岁的小伙子,精神头十足,一身满是油漆白点的工作服改造于自己的旧衣服。

“几天就要换一身,有时候还得去地摊上买旧衣服当工作服穿。”程师傅如是说。

正因如此,他们常常出现在新闻里,化身为那些心酸的感人故事中的一个,“建筑工人上地铁、公交不忍弄脏凳子,坐在地上......”

程师傅用一种很平常的语气说道:“把凳子搞脏了别人不好坐。”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他一天工资200块,不敢轻易休息,生病更是不敢。

谈起家里人,他一脸骄傲,大女儿在上初中,儿子也两岁多了,老婆在家照顾孩子,孩子都很懂事,平时经常跟他们视频聊天。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碰上高温天气,倒两趟车回去洗洗睡,晚饭就省了。

和程师傅一起来的还有他的老乡,也姓程,今年刚满25岁,是武汉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因为有专业技术,工作上比程师傅稍轻松些。

天气热的时候他会给自己买瓶冰可乐,算是犒劳自己,工作之余也会相约几个年轻工友一起打打篮球,唱唱歌。

小程一毕业就开始混工地,积累了不少经验,宜昌、柳州、湛江都待过,干这一行的,得随时准备奔赴下一个工地。

▲某建筑工地宿舍

别看小程年纪轻轻,却也经历过不少事,刚去工地不到一年,就遭遇了欠薪。

想过跑,却更想挣钱,他说:“罢工没用,不干更没钱。”于是老老实实边干边等工资,当一次拿到一年的工资,沉甸甸的现金捧在手上,那种满足感与成就感格外珍贵。

“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血汗钱的意义。”小程回忆着被欠薪时的场景。

后来,他学会了攒钱,花钱也不敢再大手大脚,现在的他工资6000,每月能存下5000。去年年底,家里人帮小程付了首付在汉南买了套房,月供3000多,还完房贷还绰绰有余。

工作后的娱乐方式包括生活态度,是工地上的90后与70后一辈最大的区别。

高温38℃的武汉,他们拿命换钱……

户外一天,我喝了4瓶水,

想想他们,一年四季都在外面承受风吹日晒,

平时要花的每一块钱都经过仔细计算,

生活于他们而言,虽然辛苦,

却有着最易获得的幸福,

那就是每年回家银行卡上的数字,

以及清晰可见的未来,

房子、老婆、孩子、家。

这些人,你可以称他们为“农民工”,

却万万不可因这个称呼看低他们,

有了他们,城市的一骨一肉才逐渐显现,

你我在武汉扎根的梦想才渐渐有了模样,

这个夏天,为他们致敬!

你身边有这样一群人吗?

他们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