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對面的小池鎮爲什麼不劃歸九江呢?

匯鑫商行1983


小池鎮,位於湖北省東部,隸屬於湖北黃岡市黃梅縣。要想搞清楚為什麼不劃給九江,就要先搞明白它原本歸江西九江管轄,卻為何會被劃歸湖北省?


小池鎮面積約153.8平方千米,人口約12萬。小池鎮位於湖北、江西、安徽三省交界之處,東面和安徽宿松交界,南面和江西九江隔長江對望。

小池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京九鐵路、合九鐵路交匯於此,福銀高速、滬蓉高速、105國道穿境而過,小池鎮因此被稱為鄂東門戶。

小池鎮距黃梅縣城約40公里,距離黃岡市區約170公里,但是如果途徑九江長江大橋去九江市區卻只有約10公里的路程。小池鎮人和就江人雖然分屬兩個不同的省份,但是方言相通,彼此之間有著很密切的交融。當地有句老話說:“一個九江城,半城黃梅人”。也就是說很多九江人是來自於黃梅,尤以小池為甚。

小池鎮和九江之間到底有什麼淵源呢?我們得從小池鎮的來歷說起。小池鎮古稱小池口,最初這裡有個無名的小驛站。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炎的大兒子蕭統在此出生,因此驛站被命名為“太子驛”,後來唐朝時期改名為臨江驛。這些都是小池口曾經用過的名字,但是小池口這個名字卻和成語“不敢越雷池一步”中的雷池有關。

說到雷池,就不得不提彭蠡澤。這個遠古大澤大致位於如今的湖北武穴至安徽望江之間,龍感湖、大官湖、黃湖、泊湖等這些湖泊和這段的長江連在一起的一片汪洋。後來,長江主道在地球自轉的力量作用下不斷南移,大約在東漢時期這些湖泊漸漸分離出來,彭蠡澤之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雷池。

東晉時期,五胡作亂中原,晉元帝司馬睿遷都南京。後歷陽太守蘇峻反叛,進兵京師。平南將軍溫嶠當時駐兵潯陽,欲出兵勤王,但接到丞相之命,勿越雷池一步。雷池就是龍感湖,也就是大雷池。大雷池西邊還有一個小湖叫小雷池,小雷池之水在小池口鎮這一帶流入長江,因此入江口就被稱為小池口。

小池口名字的來歷已經瞭解了,再看看它的歸屬沿革問題。當時這片區域是歸潯陽縣管轄,也就是溫嶠駐兵的古潯陽縣,此潯陽並非如今的九江市潯陽區。據《黃州府志》記載,當時潯陽縣治在黃梅縣西南,位於長江以北的蔡山鎮一帶。這也符合“山南水北為陽”的命名原則。後來溫嶠將潯陽縣治移到長江以南,即現在的九江市境內。

五代南唐時期,潯陽縣改名為德化縣。1914年,民國時期因為和福建德化縣重名,德化縣改名為九江縣。1949年以後,將九江縣城區析出成立九江市。換句話說,潯陽縣或者說德化縣是九江市的母縣,這也是九江簡稱“潯”的原因。九江市,古稱潯陽,實際上是沿用了這些古地名,而最初的潯陽是在長江以北,也就是現在的湖北省黃梅縣境內。

清朝時期,小池口一部分歸德化縣管轄,一部分歸黃梅縣管轄,黃梅德化在小池口共市一條街。德化縣除了管轄小池口一部分外,還轄有分路、孔壟鎮的一部分,當時叫封郭洲。因此,九江對面的長江北岸形成湖北、江西、安徽的轄區彼此交錯的複雜局面,這如果不在長江沿岸,不發生水患的情況下倒沒什麼問題。

上世紀30年代初,長江流域幾次大洪水,長江北岸幾處潰堤,老百姓真是水深火熱了。1935年,民國政府行政院院長孔祥熙恰好經過湖口,並目睹了老百姓慘狀。在他的推動下,1936年,鄂贛皖三省在長江沿線劃界方案最終敲定,並嚴令限期執行。以長江為界,江西在長江以北的土地全部劃給湖北和安徽。其中封郭洲(包括小池口)劃入湖北省黃梅縣。

類似於這種性質的劃界,在黃河沿岸多省交界的地方也有不少例子,像河南和山東交界的範縣、臺前縣劃歸河南省就是基於防洪抗災的考慮。

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來看,沿江劃界江小池口劃歸黃梅縣是比較合理的。一方面修建、維修江堤,防洪抗災更及時、效率更高;另一方面老百姓辦事也方便了,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老百姓想過江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當然了,如果以現在的交通條件,小池鎮人往來九江,顯然要比去黃梅縣或者黃岡市區方便快捷得多。

至於說為什麼小池人在語言,習俗上和九江人那麼相似,應該和明清時期幾次較大的移民有關。明朝洪武年間“江西填湖廣”大移民,遷往湖北的江西人就有七八十萬人,其中移民到黃州的有30萬人左右。據統計,湖北東部地區有80%的家族都是來自江西移民。而小池口就是移民過江以後一個最重要的登陸地點,很多人不願長途跋涉遠離故土,就近在黃梅縣一帶居住下來了。

後世在戰亂年代,因為江西封閉的地理環境,很少有大規模戰爭,很多人又迴流江西。九江受移民影響比較大,以至於今天的九江話和江西其他地方的方言還是有明顯差別的。

如今的小池鎮在湖北省大力扶持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濱江新區臨港產業園引來無數的企業落戶於此,小池鎮必將進入快速發展期,未來一片美好。


地圖帝


江北小池鎮自古以來屬江西德化(九江)縣固有土地,因民國行政院的決定今屬湖北。當下跨省行政區調整也要民政部商兩省同意報國務院批准。小池東港以西,分路西港以東(部分港村)孔壟東港以南歷史上叫封廓州(木稱木蘭洲),自古以來是江西德化(九江)縣屬地(含新開六咀村現高鐵橋北岸),民國初設二鄉一鎮即封一鄉、封二鄉、小池口鎮丶長採鄉近200平方公里。1931年7月江北長江江堤潰口,同年8,9月行政院長孔祥熙經過九江去廬山,在船上見江北淹成片汪洋,打聽什麼原因?歸那個省管轄,當聽說江北沿江三省管轄江堤無法統一建設維護造成經常破口淹民,順即動念將九江所屬的江北近200平方公里土地劃歸湖北,九江省江北洲頭鄉(歷史上的桑落洲)劃歸安徽宿松縣,至今原屬地和九江江洲沙河的風俗口音仍然一樣。1932年民國行政院成立了勘界機構,實勘後提出以江為界,江西彭澤湖口九江縣江北土地劃歸湖北安徽。1935年政務院通過議案,後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輝提出異議:要求將江北小池口至劉佐口黃梅縣沿江地段劃歸九江縣江西和湖北共建廣濟至宿松長江大堤,未得到政務院同意,同時江西九江縣江北縣民到南京政務院上訪請願也未果。1936年7月1日下午,贛鄂皖三省及九江黃梅宿松三縣辦理了行政管轄權、司法訴訟管管轄權交接工作。從此江西數千年江北一片肥沃的200多平方公里平原變成失地,也失去了,大武漢丶:大南京式的江南江北大發展的平原沃土。

九江縣長採鄉界圖(新開縣江邊)當下九高鐵大橋北岸


九江(德化)縣封一鄉,封二鄉,小池口鎮界圖具體劃給湖北的經過請看如下:【江西德化一部分版圖是怎麼劃歸湖北黃梅的.doc - 豆丁網】http://www.docin.com/touch/detail.do?id=524876252




張立瑞41506228


還是不要劃了,九江發展不起來因為什麼?前段時間賽龍科技被幾個九江佬整的多慘,大家都忘了嗎?玩強取豪奪,也就九江老表玩的溜。九江老表所謂的江北佬為九江貢獻多少GDP啊,現在起碼有30%人口是江北過去的。好意思在這吹。雖然歷史上屬於九江,江北人大部分祖籍是德化,但是對對面的九江沒有歸屬感。倒是對於湖北,黃梅也是尷尬。過去基本就是任其自生自滅,三省交界的地方,亂的很。前幾年好點,起碼把小池作為開發區發展了,但是也沒什麼用。招商引資也來了一些企業,特別是回鄉的老闆,本地勢力吃卡拿要,好多老闆血本無歸。最近又好一點了,工業園有幾家廠效益不錯。一句話,如果湖北大力支持,地方有所作為,黃梅其實是一個好地方。


1長弓落日1


秦嶺以南的漢中等地為什麼生活習性和地理屬性和四川更像,而要劃給陝西,核心是為了防止劃地而治進而產生分裂。如果四川和陝西以秦嶺為界,那可以想象兩地必然老死不相往來,兩邊從習性和文化上產生巨大偏差,容易引起割據。

小池的問題和上面剛好相反,就是為了維護割據。如果江北的小池屬於江西,那意味著江西的割據勢力可以在局勢緊張的時候不費吹灰之力跨越長江天線北上。而如果小池不屬於江西,那一旦局勢緊張,對於江西的割據勢力來說,跨越長江天險將是十分困難的,因為江對面的小池是別人的地盤,很大程度上會打消北伐念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