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日本军神,却死在中国战场,而死亡原因更加离奇!

饭塚国五郎,日本陆军少将(特晋),101师团101联队联队长。在二战中有一段时间日本东京各大电影院连续放映“军神饭塚联队长”的战地录影。这老鬼子相貌狰狞,胡子拉茬顶着个破钢盔,挥战刀又冲又杀的,很有镜头感。应该说做到联队长,手下好几千人,没事儿扣钢盔在第一线摆酷的机会不是很多。不幸的是饭塚的命比较奇,自己不用操心,有人来催他摆酷了。

来的就是日本著名战地记者小悮行男。那是在武汉会战前期,1937年9月3日,小悮一行到庐山前线采访饭塚。

他是日本军神,却死在中国战场,而死亡原因更加离奇!

饭冢国五郎

庐山一线中国军队奋勇抵抗,巧妙利用地形与日军顽强周旋。日军虽然装备精良,无奈庐山是李四光特别偏爱的那种冰川造山,形状雄奇,道路险峻,中国军队把迫击炮搬上山顶,日军形容中国军的迫击炮“如同雨点从天而降”。这战斗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饭塚面对的是中国陆军160师,师长华振中,这是广东粤军唯一一支也戴钢盔的部队,从这个特点也可以明白这绝对是一支精兵。双方在东孤岭浴血苦战,饭塚连续发动了15次进攻,依然无法拿下中国军队的防线,损兵折将。

所以,采访的时候,饭塚诉苦极多。这样看来其实他离军神的标准差的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不过,饭塚的形象很吸引小悮。因为苦战,饭塚晒得极黑,眼睛里全是血丝,胡子已经多日不刮,显得相貌狰狞。尤其是天气酷热,这位联队长大人上身赤膊,显得颇为凶猛。记者的眼光就是和常人不一样,战场上蓄须的军人有独特的魅力。

他是日本军神,却死在中国战场,而死亡原因更加离奇!

戴钢盔的日军

日本记者显然也是想让饭塚的形象天下美名扬,于是就建议饭塚给他们比划几个Pose,给东京的老乡看看。被几个记者一捧,饭塚推辞不过,记者们选了附近一个比较符合战场气氛的高地,饭塚拔出指挥刀,又吼又叫,又蹿又跳,记者们的胶卷很快拍完了,大家都很满意。后来从影片效果看,这拍摄效果的确不错,如果饭塚活到战后,可以考虑去演电影。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发生了。这个高地虽然适合拍摄,却在中国阵地对面。而且,对面高地上就有160师一个哨所。饭塚的“外景地”(秀峰寺西方高地)正在哨兵的视线之内。视线内也就罢了,视线内的目标太多,中国哨兵也未必注意得到。

他是日本军神,却死在中国战场,而死亡原因更加离奇!

日军钢盔

但是日本记者为了表现效果,给饭塚扣上了一顶钢盔!当时日军钢盔的涂漆有些问题,华中正是炎热季节,长期暴晒,偶尔又是一场大雨,使用久了,钢盔的绿漆剥落,露出钢底,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于是,中国哨兵就发现远处有一个灯泡似的东西在那里又吼又叫,又蹿又跳,定睛细看——哦,是个鬼子啊!

看见是看见了,中国兵也没什么办法,距离太远,中国军队手里没炮,汉阳造又够不着。几个哨兵看着饭塚表演,越看越别扭,弟兄们一致认为,这鬼子太出风头了,得教训教训他。要说饭塚真是死催的,你堂堂联队长上前线又蹦又跳这么刺激弟兄们干吗?

他是日本军神,却死在中国战场,而死亡原因更加离奇!

三八大盖

要说也是活该,饭塚就算这次不死在国军手里,下次也会踩上八路的地雷,您看他这名儿起的—— “犯中国我狼”啊!那哨兵班长看着鬼子耍酷正又堵气又没辙的时候,忽然眼前一亮。为什么眼前一亮呢?哨兵班长正看着饭塚咬牙呢,就瞧见几个老兵晃晃荡荡沿着战壕走过来了,他们背的可不是汉阳造,而是三八大盖儿。

三八大盖儿,即日本造三八式步枪,因为枪机上有一个防尘罩而得名,侵华日军步兵的标准装备,射程远,射击精度高,饭塚所在的那个高地,汉阳造打不着,三八枪的射程可是正好合适。三八式步枪的标尺射击2400米,而汉阳造只有2000米,三八式步枪子弹初速760米/秒,汉阳造是600米/秒。这时候,饭塚的采访已经到了尾声,正在和记者们道别。不知怎么的,饭塚聊起了他的前任,也是好友的加纳治雄(原101联队联队长,1937年8月在大场和88师交战时阵亡。)。他说,听说加纳死后阴魂不散,常常在家里闹鬼,自己要是战死了,希望不会像加纳那样,一定安安静静的。

他是日本军神,却死在中国战场,而死亡原因更加离奇!

饭冢国五郎

老兵油子枪法好,说着说着就动了真格的,把枪一摘就瞄上了。只听 “砰”的一声,饭塚应声而倒。饭塚挨上一枪就送命的概率应该不高。三八枪虽然射程远,但是子弹穿透性太好,一打俩眼儿,不容易造成致命伤。忻口战役国军李仙洲军长被日军一枪击中,洞穿胸部,前后透亮,还在和人聊天呢,根本没觉察到自己负伤。但是给饭塚这一枪,打得实在是忒准了。附近的日本兵赶来救护,发现这一枪正从饭塚的心窝穿过,把心脏都打穿了。就这样,这位军神死在了庐山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