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鳴」王建增:豫劇流派傳承的遺憾

文 / 浙江海洋大學 王建增

「爭鳴」王建增:豫劇流派傳承的遺憾

在豫劇界,目前能自成一派且得到公認的藝術家,有生行的唐喜成、王素君,旦行的陳素真、桑振君、崔蘭田、閻立品、馬金鳳、常香玉,淨行的李斯忠,醜行的高興旺、牛得草等十一位豫劇宗師。他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各自的表演風格。在上世紀50至80年代,他們共同促進了豫劇的繁榮,將豫劇推向了頂峰。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除馬金鳳、王素君兩位尚在世以外,其他均已離我們而去。雖然每位藝術宗師都不乏親傳和再傳弟子,但這些弟子在傳承老師的藝術成就上,卻存在不少遺憾。筆者經過認真思考,歸結為以下幾方面,與戲迷朋友共同探討。

「爭鳴」王建增:豫劇流派傳承的遺憾

一、繼承與發展上的失誤。每位自成一派的老藝術家都有其表演特點,這是結合自身條件,在實踐中慢慢摸索形成的,能有幸成為他們的入室弟子,相當於走了條捷徑,少走彎路即可繼承老師的藝術成果。但不少弟子連老師的表演藝術都未完全領悟,就刻意出新,以致誤導了不少觀眾。其中比較典型的便是唐派的繼承。唐派弟子雖陣容強大,卻幾乎無人能達到唐喜成本人的表演水平,這在觀摩分析唐先生和弟子們的表演後即可得出答案。唐喜成以假嗓發音為主,但音域寬厚,唱腔高亢,極具爆發力和穿透力,頗能表現男性的陽剛之美。比如《三哭殿》中“李世民登龍位萬民稱頌”一段,高低音域相差八度,演唱卻遊刃有餘,通順自然,充分展示出深厚的藝術功力,且唱功和做派俱佳,一招一式盡顯帝王的豪放之氣。許多唐派傳人相比之下則遜色不少。比如唐老師的大弟子,也是唐派傳人中最受關注的賈廷聚,他的二本腔即不如唐喜成圓潤醇厚,其在《三哭殿》中扮演唐王加進了一些不必要的眼神和動作,失去了帝王的穩重和大氣;對“長江水焉有那回頭之浪”一句刻意拖腔和甩腔,也不如唐喜成演唱得自然流暢。這卻被有些人認為是發展了唐派。賈老師弟子眾多,對擴大唐派的影響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充其量只能算髮揚了唐派,並未真正發展唐派,而且很容易使人造成誤解,認為賈老師演唱的就是正宗的唐派,或是對唐派的發展。再比如崔派傳人張寶英,她的表演特色也和其師相去甚遠,將崔蘭田渾厚、哀婉、深沉的演唱風格有意無意地淡化,失去了崔派獨有的韻味。這並不是否認演員去追求自己的個性。崔蘭田在收徒儀式上就曾引用齊白石的名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以此來告誡弟子,希望她們能發揮出新水平。此外,每位藝術宗師也有自身的不足之處,有待晚輩們去發展創新,使之更加完美,不然藝術就只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但這種發展是以全面繼承為前提的,如果連老師的藝術都沒有學到家,便一味追求出新,以致和老師的表演風格大相徑庭,還被認為是某流派傳人,勢必起到誤導觀眾的效果,不利於流派的傳承。

「爭鳴」王建增:豫劇流派傳承的遺憾

二、表演細節上存在疏忽。細節是戲曲表演的重要組成部分。戲曲舞臺上,一個尋常的動作,一個不經意的眼神,都能有效展示人物內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它看似發生於無意之中,卻往往是演員長期藝術實踐的總結,體現了他們精益求精的藝術態度。細節處理是否得當,對錶演效果有直接影響,甚至可以決定演出成敗,以至有人說演戲就是“演細”。許多藝術家的表演之所以經得起反覆推敲,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較好地運用了細節。如唐喜成、吳碧波主演的《三哭殿》中“勸貴妃”一段。西宮娘娘詹翠屏為父親被秦英打死一事告上龍庭,要皇帝將秦英處斬;唐王經反覆權衡,決定以江山社稷為重,赦免秦英,於是對詹貴妃曉之以理,好言相勸。當唐王唱到“梓童,你是個賢良”時,詹翠屏若有所思,卻依舊面帶悲憤,將皇帝輕輕擋開,並搖了搖頭。這個不經意的細節,即細膩地反映出人物的內心活動:若有所思,表明詹翠屏將唐王的話聽到了心裡;面帶悲憤,顯示出她並沒有被那番話所打動;將皇帝擋開和搖頭,則說明皇帝的規勸不足以解除她心中的仇憤,仍要將秦英問斬,這都為後面她不肯接受公主奉上的御酒,以及唐王再次相勸等情節作了鋪墊。再比如馬金鳳的《對花槍》“訓羅成”一段。不明真相又年輕氣盛的羅成對薑桂枝出言不遜,羅松妻忍不住出手將羅成打倒在地,薑桂枝趕忙上前制止,深嘆一口氣後將羅成從地上攙起來,併為他拂去身上的塵土。拂塵土這個細節也頗能表現人物特點,在薑桂枝對羅成的魯莽有所不滿的同時,又體現了她對待晚輩的關心、慈愛和包容。這樣的細節在老藝術家的表演中不難發現,但在一些年輕演員身上似乎有所缺失。如邊玉潔在演出“訓羅成”這一段時即略去了為羅成拂拭塵土的動作,只表現出薑桂枝對羅成的不滿。這種區別看似微不足道,卻正是弟子和師父的差距所在。

「爭鳴」王建增:豫劇流派傳承的遺憾

三、方言運用尚顯不足。豫劇是河南土生土長的藝術形式,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河南方言的影響,這是許多地方劇種都存在的現象,豫劇的唸白即有河南方言的意味。河南話屬於北方方言,普通話即在北方方言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但河南話和普通話還是有一定差別。如河南話區分尖音和團音。尖音指z、c、s聲母拼i、u或i、ü起頭的韻母,團音指j、q、x聲母拼i、u或i、ü起頭的韻母。河南話把“尖、千、先”分別讀成“zian、cian、sian”,把“兼、牽、掀”分別讀作“jian、qian、xian”,而普通話就沒有尖團音之分。再如一些豫劇唱詞雖不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範,但能充分體現出河南地方特色。許多老藝術家或是受文化水平的限制,或是出於對當地方言的保護,不少發音或詞句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較為通俗易懂,促進了豫劇在民間的流傳。比如閻立品在《秦雪梅》一劇中,“秦雪梅見夫靈悲聲大放”的“秦”字發音接近於“cin”,而不是“qin”;牛得草的《七品芝麻官》中,有一句唱詞是“青紗轎坐的我七品官”,而不是“青紗轎坐著我七品官”,均較適合河南地方口味,給人以親切之感。但有的流派傳人卻對此不夠重視,而且在年輕演員中尤為明顯。比如唐喜成在《南陽關》中,“西門外放罷了催陣炮”的“西”字發音接近於“si”,到其某些弟子口中卻成了“xi”;再比如馬金鳳的《穆桂英掛帥》,有一句唱詞是“我也不是貪生怕死不掛帥印”,也被有的演員改成了“並非我貪生怕死不掛帥印”。如此刻意接近普通話發音和用語規範,卻又不自覺流露出河南地方色彩,只能給人以不倫不類的感覺。

「爭鳴」王建增:豫劇流派傳承的遺憾

四、瀕危劇目挖掘不夠。在流派傳承中,挖掘整理藝術宗師的瀕危劇目十分必要。許多已故去的老藝術家生前演出過大量優秀劇目,但未能留下音像資料,現在不少正面臨失傳。作為他們的弟子,若有幸受過老師的傳授,或有這方面的資料,就有責任把這些劇目進行挖掘整理,並加以宣傳,使之推廣開來,以便更好地傳承下去。許多弟子往往在這方面有所欠缺。還是以唐派為例。豫劇界雖有“十生九唐”、“無生不唐”之說,卻總給人以虛幻繁榮之感,演來演去就《三哭殿》《南陽關》《轅門斬子》《血濺烏紗》幾齣戲,對於《斬黃袍》《十五貫》《首陽山》等唐派名劇,往往只上演其中的幾個唱段,沒有將全劇加以整理;對《翠屏山》《八大錘》《將相和》《臥薪嚐膽》《長坂坡》《打金枝》《洛陽令》《灞陵橋》等唐老生前演出的大批優秀劇目,則根本不予提及了。許多唐派傳人都工作於大型國營劇團,卻沒有藉助這個平臺將唐老的這些劇目推廣開來。再比如閻派,似乎只剩下了《秦雪梅》,以及“秦雪梅見夫靈悲聲大放”這一個唱段,對同樣留下視頻資料的《盤夫索夫》《藏舟》卻提及不多,更不要說《碧玉簪》《西廂記》《風雪配》《洛陽橋》《鳳還巢》《桃花庵》《五鳳嶺》《日月圖》了,似乎閻立品生前只演過《秦雪梅》,只有那一個唱段唱得好。每位藝術宗師都有代表劇目,但不是有限的幾個,更不是唯一的,否則不會自成一派,也不會在群眾中產生廣泛影響,因而有必要對他們藝術巔峰時期的、能充分體現其表演水平和藝術特色的劇目加以整理,以便更加有利於流派的傳承。安陽市豫劇團根據崔蘭田生前的錄音資料,進行了崔派的音配像錄製,以及前不久唐派第三代傳人郭志成整理上演了唐派的《十五貫》,筆者認為都不乏有益的嘗試,值得借鑑。

「爭鳴」王建增:豫劇流派傳承的遺憾

五、劇情改編尚欠合理。經典劇目是經反覆錘鍊加工而成的,有的甚至傾注了老藝術家畢生的心血,其中每個場次、情節以至字句都往往經過了仔細斟酌,因而能夠久演不衰,廣為流傳,成為不朽之作。作為流派傳人,有必要珍視這些藝術瑰寶,為戲迷提供珍貴的精神食糧,為後世留下完整的表演範本,使流派得以有效傳承。但有的演員為提高收視率,或是抱有其他目的,卻打著“發展創新”的旗號對一些優秀劇目進行不必要的整改,結果非但徒勞無功,還常常適得其反。比如閻立品經數十年打造的《秦雪梅》本已成為經典之作,但前些年卻被某導演復排,出現了所謂的“新版《秦雪梅》”,與原版大相徑庭,並聲稱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審美需求愈來愈高”,舊版已“顯得拖沓、冗長、有著陳舊之感”,上演新版是“歷史的必然,時代的需要,觀眾的期盼”。[1]不知固定的劇情還怎麼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原本備受歡迎的版本不適合“人們的審美需求”,改動的倒成為“觀眾的期盼”了,也不明白從何處得來這樣的理由。這種無視群眾真正需求的胡編亂改,只會招致廣大戲迷的反感。況且本來閻派被重視的劇目就不多,如今這最有影響的一個又被以種種理由進行更改,不知還能否告慰閻老的在天之靈。再比如由《三哭殿》改編成的《貞觀家事》,將原版必要的情節以“繁瑣而冗長”之名刪去,新增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場次,並自詡這樣會使“脈絡更加清晰,人物更加豐滿,劇情更加感人,節奏更加緊湊”;更為可笑的是,劇中竟出現了秦英說英語、老家院為國丈點菸等荒誕不經的情節,並美其名曰“突然襲擊式的現代化改變”,[2]不僅糟蹋了經典,也讓人感嘆編劇和導演藝術道德的缺失。藝術是供欣賞品味的,不是用來假借發展之名肆意惡搞,博取廉價笑聲的。某些所謂的“著名錶演藝術家”非但不去挖掘前輩的瀕危劇目,連僅存的幾部經典也不放過,其中不乏河南劇協成員,甚至包括劇協主要領導。另外,《三哭殿》在河南已家喻戶曉,但在賈廷聚老師的一次央視演出中卻將劇名改成了《乾坤帶》。《三哭殿》確有《彩仙橋》《乾坤帶》《斬秦英》等稱法,而且別的劇種也有此劇目,但在《三哭殿》這一稱法於豫劇中已成定型的情況下,不知這樣的改動還有什麼意義。

「爭鳴」王建增:豫劇流派傳承的遺憾

六、內在功力不足而外在包裝過度。如今媒體日益發達,豫劇流派在傳承過程中藉助媒體力量,對於劇目的推廣、演員知名度的提高等都有幫助,但演員影響力的大小,還是取決於藝術水平的高低。許多老藝術家憑藉精湛的技藝,通過群眾的口耳相傳贏得了廣泛聲望,如陳素真的“豫劇梅蘭芳”、馬金鳳的“洛陽牡丹”、閻立品的“玉觀音”、李斯忠的“嗡八里”、唐喜成的“一拿三”等,都是戲迷對他們的讚譽。這些藝術家平易近人,處事低調,卻能在群眾中形成如此廣泛的影響。他們的弟子則有的反其道而行之,似乎更樂意在包裝宣傳上下功夫,且有時相當不切實際,給人以自我標榜之感。如有的年輕演員不論藝術高低便動輒立宗立派,表現出對藝術的不負責任,牛派傳人金不換即是一例。他在學習牛得草的表演藝術之外,還善於發揮自身嗓音優勢,借鑑其他流派的唱腔。但若認真分析起來,且不論他對其他流派藝術領略的膚淺,就連其主攻的牛派,水平也讓人不敢恭維。如《七品芝麻官》一劇中,牛得草的表演是醜中有穩,外在醜表現了內在美,而金不換給人的感覺是刻意追求滑稽,似有意將醜演成“醜”;再如《三願意》中醉知縣出場的步伐、神態等,金不換的表演也遠不如其師自然、到位。如此連老師的藝術都沒有完全繼承,卻出現了“金派創始人”之說,讓人啼笑皆非。再比如“紅臉王”本是戲迷對豫東鬚生藝術家唐玉成先生的美譽,楊啟超、劉忠河因出色地繼承了唐玉成的表演風格,曾被稱為“小紅臉王”,至現在幾乎每個豫東調鬚生演員都稱作“紅臉王”了,甚至出現了“紅臉怪王”之類的叫法。“紅臉王”本應只有一位,“小紅臉王”的稱法也未嘗不可,但若每個豫東紅臉演員都稱作“紅臉王”的話,便顯得不合適了。另外像賈廷聚的“鬚生泰斗”,王希玲的“中原第一小生”,虎美玲的“豫劇皇后”,張寶英的“豫劇第一青衣”,李樹建的“地方戲第一老生”等稱號,雖然並非自封,但也名不副實。至於“三天不穿鞋,也要看看邊玉潔”之類的說法,就只能給人以自我炒作之嫌了。

「爭鳴」王建增:豫劇流派傳承的遺憾

論及豫劇流派,還應提到豫東調老藝術家唐玉成先生。他創造的表演藝術也是一派,但因其去世較早,且傳世音像資料不多,目前看到的都是他後輩弟子的表演,故亦稱為“豫東紅臉流派”。說到流派傳承中較為出色的,不妨以此流派傳人劉忠河為例。劉忠河是國家一級演員,原河南商丘市豫劇團團長。他在繼承唐玉成唱腔風格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條件,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表演藝術,做派灑脫自然,唱腔沙啞蒼勁,成為豫東紅臉的傑出代表,在群眾中產生了廣泛影響,以至河南商丘、山東菏澤及安徽宿州等地曾盛傳“寧可三天不吃饃,也要去看劉忠河”的說法。他成功的原因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點:首先,演唱整體上沒有脫離唐玉成的旋律,適合老戲迷的口味;結合自身嗓音特點進行發揮創造,又給人以新的審美感受。其次,重視細節。比如他在《十五貫》“訪鼠”一折中的演出。況鍾在寺廟內假扮算命先生,將婁阿鼠引入圈套,並準備借送其過江之機將他逮捕歸案,說完“老兄若不嫌棄,與老漢同舟就是”後,婁阿鼠將他上下打量一番,突然說“哈哈,我看你不是個測字的先生”,況鍾聞聽陡然間臉色一變,緊跟“怎麼?”便凝神靜氣地一動不動,直至聽到“你真是我婁阿鼠救命的活菩薩啊”,才鬆了口氣,緩過臉色,並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這個細節表情便把況鍾從吃驚、警惕到鬆緩、放心的過程細膩地表現了出來。再次,注重方言的保護,比如《打金枝》“小小郭曖太無禮”中“小”字發音接近於“siao”,而不是“xiao”;“老皇兄你就慢慢著些吧”一句而不是“老皇兄你且慢慢些”。最後,將唐玉成生前演出過的一些劇目加工整理後搬上舞臺,使劇情更加集中,唱詞更加規範,並藉助個人影響將其發揚光大,使豫東紅臉流派從地方走向了全國。當然,劉忠河的表演也有不足之處,比如代表劇目有限、做派過於灑脫、缺乏書卷氣息、唱腔重複單一等等,尤其是近年來表演越發隨意,已不能和藝術鼎盛時期相比,但他為流派傳承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卻值得每一位年輕演員借鑑。

註釋:

[1] 羅雲:《新版豫劇〈秦雪梅〉上演前後》,《中國戲劇》,2007年第8期。

[2] 吳戰朝:《新編大型豫劇〈貞觀家事〉別出心裁》,大河網,2009年2月。

(注:作於2010年,同年發表於《文藝爭鳴》)

圖源網絡,侵刪致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