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冰激凌的古代人,吃什麼冷飲過夏天?古人:皂兒水了解一下


南宋西湖老人撰寫的《西湖老人繁勝錄》中記載了當時夏天的冷飲名稱:“諸般水名漉梨漿、椰子酒、木瓜汁、皂兒水……”皂兒水就是南宋百姓夏天飲用的冷飲之一。

宋代灌圃耐得翁撰寫的《都城紀勝》中記載了賣皂兒水有名的地方:“都下市肆,名家馳譽者,如中瓦前皂兒水……”宋代吳自牧編寫的《夢粱錄》中也記載了:“曏者杭城市肆名家有名者,如中瓦前皂兒水……”看來,這中瓦前就是公認的皂兒水最好的地方。

皂兒水還有系列產品:皂兒膏——宋代吳自牧編寫的《夢粱錄》中有:“又有經紀人擔瑜石釘鉸金裝架兒,共十架,在孝仁坊紅杈子賣皂兒膏”;還有水晶皂兒——宋代孟元老編寫的《東京夢華錄》中記載了六月開封巷陌路口、橋門市井賣的各種好吃的:“大小米水飯、炙肉……水晶皂兒……”;州橋夜市各色小吃:“至朱雀門,旋煎羊、白腸……水晶皂兒……”等等。


宋代莊綽編寫的《雞肋編》中,記載了水晶皂兒的製作方法——“京師取皂莢子仁煮過,以糖水浸食,謂之水晶皂兒”。皂兒水、皂兒膏具體的製作方法似乎已經失傳,可能也是皂莢子仁製作的吧!

皂莢子仁,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稱為皂角子,“辛、溫、無毒”。皂莢子仁還被稱為皂子、皂兒、皂角核等等。

皂角子能做成“神效散”治腸風下血——“用皂角子、槐實各一兩, 加粘穀糠炒香,去糠,研為末,每服一錢,陳粟為湯送下。”這個方子也是記載在《本草綱目》中。

皂角子還能治腰腳風痛、大腸虛秘、下痢不止等等疾病。不僅皂角子能治病,皂角刺也可以治小便淋閉、傷風下痢等疾病。

皂莢也是一種好藥材,能治腹部腫痛、二便不通等疾病。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記載了皂莢能治中暑不省——“用皂莢一兩、甘草一兩,以溫水調一錢灌下。”由此可見,夏天在南宋杭州街頭出現的皂兒水是有著防暑作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