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浮漂動作大小的三大要素

浮漂的規律每天甚至每種天氣都不一樣,如何才能最快地找到對浮漂的感覺,就顯得格外重要了。我覺得要找對浮漂的感覺,除了從當天魚咬鉤的規律摸索外,更主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浮漂與釣組、釣餌、釣位水深的關係,關鍵是把握剩餘浮力、魚餌狀態、釣位深淺、漁線大小四個方面。

影響浮漂動作大小的三大要素

一、剩餘浮力。

我們平時所說的調靈釣靈、調靈釣鈍、調鈍釣靈、調鈍釣鈍都是以剩餘浮力為中心展開的。本人覺得“剩餘浮力”是調漂中最關鍵的詞語。比方說浮漂信號多為下挫動作大但連連空竿,能說明剩餘浮力較小,魚兒剛吸餌餌還未到嘴或大魚遊過引起水流都會使浮漂下沉而形成假動作,迷惑了釣魚人,這時應修剪鉛墜,加大剩餘浮力;反之魚咬鉤多送漂但空竿,體現不出下挫信號就應立刻加大鉛墜,減少剩餘浮力。這又演變出釣什麼魚就應怎麼調剩餘浮力。比方說釣羅非魚、鯪魚咬鉤信號多為下挫,則應把剩餘浮力調小;釣鯽魚、鯿魚等咬鉤信號多為送漂的魚類,就應把剩餘浮力稍調大了些。

影響浮漂動作大小的三大要素

二、魚餌狀態。

魚餌的狀態在垂釣中也同樣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魚餌狀態的好與不好不能一概而論,即不能籠統說鬆散霧化好的魚餌比黏餌好,軟餌比硬餌好。用什麼樣的魚餌垂釣,要看當天的魚情。比方說窩內誘魚過多,用鬆散餌就易被窩內魚遊動所產生的水流衝散,會出現送漂空竿的現象,這時應改用黏餌;如窩內有魚星但無魚咬鉤,則是因為魚餌比重過大,陷入了稀粥狀的虛底內,魚兒根本找不到魚餌,更談不上把其釣上了,所以此時應更換比重輕的魚餌,必能大獲全勝。

影響浮漂動作大小的三大要素

三、釣位深淺與漁線大小。

釣位的水太深,魚訊的傳遞就慢,反之就快。怎樣釣深水與淺水就要取決於漁線。漁線本身具有吸水性,一般1米長的3號線在水中浸泡1個小時吸足水就大概能拉下浮漂的1目浮力,其吸水性不能忽視。所以如果釣深水用粗漁線,就應把浮漂的剩餘浮力稍調大些,因為釣餌還出現了釣線的重力。如果釣點的魚不大,則應用細釣線,因其吸水後對釣組影響不大。本人提倡的出釣方案是下竿時先將釣組與浮漂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後再調漂,在浸泡的過程中可以開魚餌和整理釣具、釣位,既能把浮漂調好,又不浪費時間。

影響浮漂動作大小的三大要素

除去一些天氣惡劣等各方面不利因素,上文所提及的四個方面只要能結合起來並靈活地應用,就很容易能找到對浮漂的感覺。因為浮漂的感覺不是看出來的,而是理解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