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瓷都 魅力無限——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側記

巍峨古塔高揚開放創新旗,蒼茫朔州湧動轉型發展潮。4月17日至19日,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在聞名中外的應縣木塔腳下——應縣木塔後廣場舉辦,來自全球31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餘名客商以及參展企業代表雲集塔鄉,共享交易會盛宴。

北方瓷都 魅力無限——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側記

這是朔州陶瓷發展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朔州擴大對外開放的一次盛會,標誌著朔州陶瓷產業發展迎來了一個令人鼓舞的春天!交易會期間,舉辦了陶瓷展覽、文藝演出、專題研討會、企業家座談會、陶瓷企業參觀等活動。期間,有80餘家採購商深入陶瓷生產企業實地考察對接,達成貿易訂單144份,交易額11.1億元。其中外銷訂單41份,交易額2.63億元,內銷訂單103份,交易額8.47億元,達成投資項目23個,總投資額39.3億元,取得了豐碩成果。

北方瓷都 魅力無限——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側記

讓世界認識朔州的陶瓷

這是一次大規模、高檔次的盛會,全市68家陶瓷企業參展。展出面積約7000平方米,設5個展區,展出日用瓷、藝術瓷、建築瓷、包裝瓷、陶瓷藝術作品等上萬件展品。

步入陶瓷展區,色彩繽紛、形狀多樣、琳琅滿目的各類陶瓷產品,或尊貴、或優雅,或親和、或淘氣,或謹慎、或自然地呈現於各自的展臺上,散發著如玉般瑩潤的光澤,吸引著中外客商們駐足觀賞。客商們不時拿起那些精美的瓷器,向展銷工作人員諮詢,從價格問到品種,從花色問到製作,進行著全方位的瞭解。

在應縣博達陶瓷展區,幾個膚色純黑的非洲客商好奇地拿起個巴掌大四方形的陶瓷製品,上下打量,互相猜測這是幹什麼用的,在一番討論之後,讓翻譯詢問經銷商是做什麼用的。當翻譯把經銷商的回答“喝酒”說出來後,他們全大笑起來,並紛紛向其中一位黑人姑娘挑起了大拇指。翻譯說,這些客商們來自非洲國家,非常喜歡中國的陶瓷產品,在這次交易會上,他們發現家裡的許多日用瓷都和這裡的一樣,才知道非洲的日用瓷,原來很多產地都是朔州。市商務局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全市日用瓷產品有10多個系列、2000多個品種,銷售網點遍佈全國,部分產品遠銷美國、德國、日本和澳大利亞、東南亞、非洲等國家,市場佔有率逐年提高。

來自浙江的客商孫懷強說,他代理應縣陶瓷產品10多年了,從最初只有質量較好、價格便宜的優勢,到如今的質量優等、花色繁多、品位出眾,特別是禮品瓷、工藝美術瓷這些後起之秀,直逼佛山、潮州瓷的品質,應縣陶瓷上檔升級很快,發展潛力巨大。而同樣,近年來,我市陶瓷產業發展快速,已形成以懷仁金沙灘、應縣新型產業科技創新園為主要承載,集技術研發、工藝創新、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體系和產業集群。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陶瓷生產企業79家、生產線135條,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8戶,形成日用瓷年生產能力20多億件,高檔牆地磚生產能力2.75萬平方米,特種陶瓷生產能力2萬噸。

朔州陶瓷業,已經完成了由粗放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的涅槃蛻變,正在由一個國內陶瓷業的“追趕者”轉變成為“領跑者”。

北方瓷都 魅力無限——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側記

展示陶瓷文化無限魅力

走進這次交易會的展館內,迎面而來的是一座玲瓏精緻的應縣木塔陶瓷塑型,帶給人視覺上的震撼;而入耳悠揚是清爽明快的陶瓷樂器演奏聲,帶給人心靈的清涼。

陶瓷塔以應縣木塔為設計藍本,全部用萬餘塊不同種類、不同規格的骨質日用細瓷粘貼組合而成,栩栩如生的再現了木塔的原貌,展現了中華古建築藝術和傳統文化的精髓,更體現了應縣陶瓷的產品設計水平和工藝製作水平。“這是吃碟,這是圓碗……還有湯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怎麼能做得這麼形象!”眾多的客商圍在陶瓷塔下,在拍照留念的同時,好奇地開始研究它的製作方式。來自深圳的客商任先生非常肯定地說:“這座陶瓷塔,具有極高的審美和鑑賞、收藏價值,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高檔次的工藝作品。”

“早就聽說應縣有一支女子陶瓷樂隊,今天親眼看到、親耳聽到,感覺還是很震驚的。”來自景德鎮陶瓷業的段女士一邊用手機全程錄下了應縣女子陶瓷樂隊的演出情況,一邊與旁邊的同事們交流。渾厚悠揚的笛聲,嫋嫋綿長的鐘磬聲,淙淙如鳴泉的甌樂聲……樂隊使用的編鐘、編磬、管鍾、瓷甌、二胡、笛子等都是採用優質瓷土燒製而成的青花瓷。一串串優美的音符從女子們柔弱的指尖跳躍出來,一首首清爽明快的朔風瓷韻飄落到了在場每個人的心田……身著青花瓷衣衫的姑娘們,將青花瓷獨有的韻味展現得淋漓盡致。

北方瓷都 魅力無限——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側記

展廳內,各類陶瓷藝術品大放異彩的同時,還有應縣戲曲、繪畫、書法、剪紙等各類文化藝術展覽。一幅李世順先生創作的長達25米的主題為“龍馬精神”的藝術象形字,非常醒目的呈現在展廳內,這邊客商們還未觀賞完畢,那邊鑼鼓聲起,耍孩兒粗獷的唱腔夾雜著人們的笑聲、掌聲傳過來,原來是傳統劇目《豬八戒背媳婦》正在上演。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耍孩兒在晉北地區廣受歡迎。應縣耍孩兒戲曲老藝術家李守仁先生按耐不住表演的衝動,見臺上藝人演唱一停,立刻上前,高歌一曲傳統劇目《老黃金送飯》,贏來陣陣喝彩,連在場的外國客商都獻上了熱烈的掌聲。除耍孩兒外,應縣的諸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藉此盛會亮相,最引人注目的是梨花春集團用真人版銅人塑型演示釀酒全過程,逼真的銅人造型,若不是那不時眨動的眼睛,任誰也不會想到,會是真人扮演。“光化妝就用了一個多小時。站著還不能隨意動,很累,”扮演推碾者的酒廠工人唐勝說,“不過宣傳效果很好,很多客商都和我合影,還有好幾個外國人和我一起來推碾呢。”

北方瓷都 魅力無限——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側記

春天裡攜手走進新時代

陽曆四月的朔州,正是春天裡,桃花兒紅杏花兒白,梨花兒枝頭笑東風;柳芽兒嫩楊葉兒綠,小草兒遍野喝歡歌。

春天裡,我們傳承弘揚右玉精神,以全域綠化為目標,實施大規模植樹造林行動,把造林綠化事業一代接著一代幹下去,為塞上綠洲增綠,為美麗朔州添彩,努力打造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的樣板區,建設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自然生態。

春天裡,我們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隆重舉行了全市轉型項目建設年項目集中開工月啟動儀式,堅定信心,鼓足幹勁,迅速掀起新一輪項目建設高潮,千方百計、群策群力推動項目建設,用真抓實幹的實際行動奮力開創朔州各項事業新局面。

春天裡,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推動經濟轉型發展方向,以培育壯大朔州市“2+7”產業格局中的高端陶瓷產業、打造陶瓷產品出口基地、提升朔州陶瓷世界知名度為目標,隆重舉辦了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讓朔州陶瓷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北方瓷都 魅力無限——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側記

參加交易會的澳大利亞採購商麥克斯說:這次交易會,是一個讓世界瞭解朔州、讓朔州走向世界的絕好機會。澳大利亞人民對中國瓷器情有獨鍾,朔州陶瓷工藝精美,潛力巨大,希望我們能長久合作,實現共贏。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耳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舉辦這次交易會,希望能達到促進陶瓷產業發展、提升朔州陶瓷產業的知名度,進而提升整個朔州的知名度、美譽度,擴大朔州對外開放的目的。同時,讓我們的陶瓷產品納入到“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中去,讓朔州成為陶瓷產品出口的一個生產基地。

為此,在讓外商瞭解朔州陶瓷的同時,交易會期間,還舉辦了以推動跨境電商發展為主題的朔州陶瓷產品出口專題研討會,邀請到了商務部、清華大學、省電商協會的專家學者,就通過跨境電子商務促進朔州外貿轉型發展做了專題講座,並進行了研討、交流。專題研討會,讓我市外貿企業認識了跨境電子商務,提高了企業利用跨境電子商務開展對外貿易的能力和水平。

朔州,境內煤矸石、高嶺土、粘土等陶瓷原料儲量豐富,品位很高,煤系高嶺土在全國陶瓷界被譽為“國寶”。自古以來,這裡就是中國北方的重要的陶瓷產區,陶瓷產業發展歷史悠久,遼宋興盛以來,一直綿延賡續,創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陶瓷文明。目前,全市擁有陶瓷生產線135條,日用瓷年產能20億件,建成了亞洲最大的日用陶瓷單體生產車間,日用陶瓷產業已成為朔州市影響輻射面廣、社會就者眾、發展速度較快的新興產業,被授名“中國日用陶瓷生產基地”。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開放的朔州,將為廣大客商創造更多的投資機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北方瓷都 魅力無限——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側記

記者:劉淑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