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將軍爲何不去幫太子扶蘇,反而束手待斃?祕密終於被人說出!

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開始第五次巡遊天下,也是最後一次,而且他就死在巡遊途中。這次他帶上幼子胡亥隨行,這是一個很不正常的舉止,給天下人,當然包括佈置全國的秦軍官兵,發出一個信號:胡亥的政治地位不同於其他公子。秦始皇是有考慮立胡亥為繼承人的,這點在蒙毅入獄後,寫的辯解書可證明。胡亥幼年喪母,是秦始皇最小的兒子,就像傳統的中國家庭一樣,幼子總能讓父親喜歡。

蒙恬將軍為何不去幫太子扶蘇,反而束手待斃?秘密終於被人說出!

蒙恬、蒙毅兩人是兄弟關係,其中蒙毅為弟弟,蒙恬為哥哥。蒙毅在朝內輔佐秦始皇執政,官拜上卿,而且秦始皇極其賞識蒙毅的才能,也極其相信蒙氏一族的忠心,因此對於蒙毅出則同車,入則同坐,蒙毅可謂是秦始皇的心腹之臣。而蒙恬則被秦始皇派到北方邊境去抗擊匈奴,修建長城。當時駐守長城的秦軍是三十萬,都歸蒙恬掌管。監軍是公子扶蘇。

蒙恬將軍為何不去幫太子扶蘇,反而束手待斃?秘密終於被人說出!

戰國時期,要調動大軍離開所屬地,需要一件東西——虎符。虎符分為兩部分,左半部分由各個地方的將領拿著,右半部分朝廷皇帝拿著。用青銅或者黃金鑄造而成,只有兩個虎符同時使用,才可以調兵遣將。秦杜虎符的虎作直立行走狀,昂首,尾端蜷曲,背面有卯槽,頸上有小孔。身上有錯金銘文9行文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

蒙恬將軍為何不去幫太子扶蘇,反而束手待斃?秘密終於被人說出!

當蒙恬、扶蘇接到讓他們自裁的詔書時,他們二人是非常疑惑和驚訝的,因為這根本不符合秦始皇的一貫作風,蒙恬是誰?嬴政少時的患難之交,為秦始皇一生的赫赫功績立下了汗馬功勞。扶蘇是誰?嬴政的長子,大秦帝國公認的太子,仁義之名天下皆知。就是嬴政再混蛋,也不可能讓他們倆人,未經司法審判,就公然讓其自殺,這完全不可能的,這無異於自毀長城嘛。

蒙恬將軍為何不去幫太子扶蘇,反而束手待斃?秘密終於被人說出!

蒙恬、蒙毅兄弟二人也曾勸諫過公子扶蘇,不要急於自殺,先靜觀其變看一下天下的局勢。奈何性格柔弱的扶蘇,不堪詔書重負,選擇了自殺。沒有了公子扶蘇,蒙恬、蒙毅師出無名無法起兵一看究竟,再加上秦國法令嚴苛,最終蒙恬、蒙毅也只能束手就擒了。

蒙恬將軍為何不去幫太子扶蘇,反而束手待斃?秘密終於被人說出!

扶蘇的死,等同於蒙氏家族的榮耀也已經走到頭了,因為胡亥趙高等人是不會容下這個強大的威脅在身旁的,在扶蘇死了之後,他們兄弟二人是不可能再去造反的,一是秦法的嚴苛,二是會讓蒙氏家族蒙羞,因此他們寧願一死。所以說,不是蒙栝不去幫助扶蘇,而是因為扶蘇真的幫不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