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升麻,升提中氣的效果反而不好?

重用升麻,升提中氣的效果反而不好?

升麻升提中氣,自補中益氣湯開始,就是用很少的用量。本文作者用一則醫案,印證了升麻用於“升提中氣”,一定要遵循東垣制方本意,切不可隨意加大用量。小編找到了作者文前提到的文章,附在文末,供大家參考。

關於升麻升提中氣的看法

升麻減量,效果反增

女,41歲,10月31日初診。患者月經不調一年餘,末次月經同年8月4日,從此月經淋漓至今。於婦科診為卵巢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曾用安洛血、維生素K、丙酸睪丸素、血見愁片等治療未效。轉中醫診治。

主訴:自八月始經水淋漓不斷已三個月,近日量多,色淡紅無塊,嗜睡,乏力,心悸氣短,胃納尚可,舌質淡紅、無苔,脈沉細。處方:

黃芪40克,黨參25克,白朮15克,陳皮10克,升麻25克,當歸15克,藕節15克,側柏炭15克,蒲黃炭15,遠志15克,甘草15克,二劑。

11月3日二診時,症狀如前,續原方二劑。

11月6日三診時,症未變,以原方升麻減至5克,二劑。

11月9日四診時,病人面露悅色,自訴症狀明顯好轉,擬原方去升麻,二劑。

此後至1月17日病人來說:“前次服後即告痊癒,從此月經正常”。

對病案過程的思考

此例患者長期月經不調,漏下不止持續近三個月,脈證均是一派虛象。證屬氣虛下陷,脾不統血所致。初診投予補中益氣為主,兼養血止血之品,藥證基本相符。但二診並未見效,因其漏下日久,中氣難復,續予原方,三診時病情仍未好轉,此時顯然不能再以“病久症頑”來解釋。

細查本處方,當初因慮病情較重,有意將升麻用量加大,重用無效,遂按原方將升麻減量用之而收效。四診時則去升麻,竟愈。

同是一個處方,除升麻外其它藥物均未變動,而前後效果截然不同,何理?然重用升麻並未緩解脾虛氣陷之症,減量後則迅速見效,正是黨參、黃芪等藥發揮出曾一度被掩蓋了之健脾益氣等補益作用。

這說明升麻本身並無補脾益氣之功,重用反而抵消了參芪的作用。可見,升麻在補中益氣方劑中的作用是“引”。既為引,就不宜重用,免喧賓奪主。許多醫家注意到這一點。如《藥品化義》雲:“升麻,善提清氣,少用佐參、芪補中氣”。

《本草新編》雲:“升麻,必須同氣血藥共用,可佐使而亦不可以為君臣。”

升麻引藥上行的作用亦不可與“升提中氣”混同起來。因為升提中氣的前提是補益因虛而下陷的脾氣,這兩個概念一混,升麻也成為補脾胃藥了。但從治本案之經過,證明重用升麻的結果,治效卻適得其反。

據此,升麻本身有升提中氣的作用之說法,似難令人信服。筆者的體會是:

1、升麻本身並無升提和補益中氣的作用;

2、升提中氣的治效是升麻配伍補中益氣藥物(如參,芪等)的協同作用;

3、升麻在上述協同中的主要作用是引藥。

4、少用為引(藥),多用欺君(藥)。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