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史话:容城版清官“唐执玉”——马凤池

雄安史话:容城版清官“唐执玉”——马凤池

董永强

雄安史话:容城版清官“唐执玉”——马凤池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清朝竟有一个直隶总督,虽然国家给的俸禄和养廉银很高,可他却十分清贫,到死的时候,家里竟然没有多余的钱来置办葬礼,这个人叫唐执玉。身为直隶总督,唐执玉每年收入数万两,可死时却没有多余的钱下葬。这本不是因为他花钱大手大脚,相反,唐执玉每年只要很少的俸禄,其余全部捐给国库,所以身为总督却家徒四壁,死后家里无钱为其发丧举哀,料理后事。在容城县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容城版的清官“唐执玉”,此人非别,他就是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主人公马凤池。

马凤池(1866--1919),字文波,容城县沙河营人。清末秀才,曾在东张楚及野桥教过私塾。清末受孙中山影响,摆脱教职,考入保定备武学堂,加入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同盟会。在保定时与同学杨化昭(容城三贤之一杨继盛之第十三世孙)相友善。在保定毕业后,回到本县,担任容城县警务总董,还曾经担任过第二区(八于村)、第四区(沙河村)区官。

在保定备武学堂时,马凤池剪掉了辫子。回家后劝妇女放脚,劝导姑娘不要再缠足,不要再穿耳,提倡送女孩上学念书。

民国六年(1917年),容城全县遭受大水灾,那时马凤池正是第四区区官。沙河营、沙河两村为泄洪发生争执,直至动武。马凤池闻迅立刻赶赴现场,挺身制止械斗,耐心向两下说明“水往低处流”的道理。经过马凤池百般劝说,大家最后才心服口服。马凤池亲率两村民众,不分昼夜,冒着酷暑大雨疏导水流,终于使大水流入白洋淀,解除了两个村子的危难。为此容城县知事为马凤池送了一块“热心公益”的匾额,直隶省警察厅厅长杨以德也送他“急公好义”匾额一块,以示褒奖。

马凤池一生为官清廉自持,安贫乐道。一生居官的他,就连自己的后事靠亲戚朋友募捐才得以安葬。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容城县再现了容城版清官“唐执玉”。

马凤池虽然早已离开我们,马凤池虽然早已走进了历史,然而在党中央、国务院举全力建设雄安新区,雄安新区陈刚书记,宝玲主任大力倡导“无文化传承,便无雄安未来”的时代背景下,难道马凤池的清廉事迹不值得在雄安新区各级各类官员中广泛发扬学习吗?难道马凤池的清廉事迹不值得在雄安新区的史册中大书特书吗?诚如是则雄安新区兴甚,雄安百姓兴甚!

遂成七律一首吟怀:

执玉凤池一脉循,官家身后赖常伦。

只知公案多责任,何计兜囊少锭银。

快慰皆因民乐业,烦忧全为地缺霖。

峨冠博带均如是,哪有花翎换罪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