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朕絕房事三十餘年!

梁武帝:朕絕房事三十餘年!

老叫獸:寫詩從不服輸。

小石君:走上人生巔峰。

梁武帝在位48年,壽86歲.

堪稱是史上壽命最長的開國皇帝。

梁武帝祖上可不是朱元璋那種放牛娃可比的。

他的祖先是大漢名相蕭何。

而梁武帝本人的出生的畫面也與眾不同:

據史書記載,梁武帝生來便會“啼嘯”;

他頸項有一道圓光,右手有武字“紋印”。

一看就知道不是常人。

長大後武帝果然技能爆表。

《資治通鑑》總結他說:“博學能文,陰陽、卡籃、騎射、聲律、草隸、圍棋無不精妙。”

如果梁武帝穿越到現代,估計頭銜就多了:

畫家、詩人、圍棋國手、調音師、書法家、佛學專家、國學大師……

他上戰場能指揮殺敵,回到家能寫閨怨詩。

古典詩文裡,往往稱呼那些風流倜儻的男主為“蕭郎”。

這個“蕭郎”指的就是梁武帝。

他的音樂造詣很高,曾經親自創制了準音器;

繪畫也很了得,花鳥走獸揮筆而就。

即使拋卻他的帝王身份,以一個書法家的標準來評判他的字,也有其可觀之處。

梁武帝一生睿敏,下筆成章,著有《樂社義》,《毛詩答問》等共二百卷。

歷代帝王,藝能博學,罕有其比。

他年輕的時候和謝眺、沈約一幫人組成著名文學沙龍,號稱“竟陵八友”。

稱帝以後仍不失文士本色,與往年的詩朋文侶品棋鬥藝,雅興頗濃。

當時南梁流行“隸事”比賽,即取一項事物為題目,說出同它有關的所有詩文典故。

所以當時的文人都以蒐集和背誦詩文典故為能事。

而名士劉峻就編了一部“隸事”專書:《類苑》,因而名揚天下。

梁武帝不服:回到宮裡編了一部《華林遍略》,和劉峻競爭。

有一回豫州貢進一種大栗子,直徑有一寸半。

梁武帝與好基友臣子沈約比賽關於栗子的典故。

沈約很聰明,故意少說三條,讓梁武帝贏了。

沈約出來後對人說:這老頭愛面子,不讓著他會把他羞死的。

梁武帝後來聽說了,武帝很生氣:我記住你了!

沈約死後,朝臣集議擬諡“文”。

可這位小心眼兒的武帝趁機打擊報復,硬是把諡號改為“隱”,譏刺沈約的小心思。

老叫獸:讓我安靜地做個和尚好咩?

小石君:這和尚太費錢。

梁武帝崇信佛教,毫不臉紅地自稱為“皇帝菩薩”。

這引起了佛教界專業人士達摩老祖的無情鄙視。

達摩祖師是印度人,是佛傳禪宗的第二十八祖,也是中國禪宗的始祖。

他當年見東方有大乘氣象,便東渡來到中國。

梁武帝非常敬仰他,派人專程接他到建康。

一見面,梁武帝就問:

朕自從即位以來,新建了很多佛寺,整理了大量佛經,這麼大的功德將來有何福報呢?

達摩答:沒功德。

梁武帝:寶寶生氣了!那你說,咋樣才算是有功德!

達摩答:不考慮功利,做善事發自內心,這才是有功德。

梁武帝無語,過了一會兒又問:聖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達摩答:空。沒有什麼聖人不聖人的。

梁武帝問:空?那在我對面的是誰?

達摩答:不認識。

兩人話不投機,不歡而散。

其實達摩這麼一講,梁武帝的整個心都碎了。

他替佛教做了那麼多事,結果從印度來的祖師爺說他並無功德。

達摩祖師也確實了不起,不拿佛法當人情。

他如果想要榮華富貴,就一句“聖上功德無量”就足夠了。

達摩的話雖不中聽,但實際上,他給了梁武帝禪宗最高的開示。

“並無功德”,是達摩祖師在傳授梁武帝大乘般若經的最高智慧:一無所得。

達摩見梁武帝不開悟,就獨自北上,到達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首傳禪宗。

據說他走後後,梁武帝後悔了,傷心不已,後來親自寫下碑文追悼。

這碑文現在還河南嵩山少林寺內,第一句是:

見之不見,逢之不逢,遇之不遇,今之古之,怨之恨之。

梁武帝悔之晚矣。

武帝不但自己勤修不輟,還熱衷於弘揚佛法。

漢地僧人戒葷腥吃素的戒律,就是在他專門寫了《斷酒肉文》後,極力提倡並大力推行的;

僧人頭上留戒疤,也是淵源於梁武帝;

盂蘭盆節超度孤魂野鬼也是梁武帝的帶頭作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寫的這兩句,充分表現了武帝精神層面的追求。

經過他的努力,梁代各地建有佛寺兩千所,僧尼八十萬餘人。

他在位期間用過的年號也很特別:天監、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天清。

然而普通的言語行動已無法表達武帝對佛的愛。

於是,他毅然捨身同泰寺,出家當了和尚。

國不可一日無君,這可嚇壞了他手底下那幫大臣。

他們紛紛上表,哭著喊著要拉他回來。

梁武帝撒潑耍賴:不給幾塊糖果,人家絕不回家!

大臣們只得從國庫裡拿出一個億把他贖了回來。

然而不久,梁武帝又跑去出家。

這次他徹底脫下黃袍,換上袈裟,打算長住寺中,

順便給自己起了個特別好聽的名字,叫“三寶奴”。

三寶就是“佛、法、僧”。

梁武帝:一想到不用每天看你們這幫朝臣的老臉了,貧僧就忍不住很開心。

而朝臣們又不答應了。

他們又一次到處拉贊助,湊了一億錢把皇帝再次給贖回來。

又來了兩遍之後,武帝終於結束了這場國家級情景喜劇。

國庫卻搭出去五個億的經費。

老叫獸:嚴於律己。

小石君:寬以待人。

當初,梁武帝是被逼造反登上的皇位。

前朝皇帝蕭寶卷即位後,荒淫無度,治國無術。

而且這貨是個結巴,心理有問題。

他平時喜歡掏老鼠洞,還愛狂殺大臣。

對自己的同輩宗族也不手軟,一路殺到了蕭衍頭上。

時任雍州刺史的蕭衍起兵造反,殺死了寶卷。

然後登基稱帝,建號為梁。

由於梁武帝信佛,佛家戒殺,所以他稱帝后用刑較寬,很少殺人。

但也因此國家無法,腐敗橫行。

梁武帝覺得自己做的挺好。

誰要是說他不對,他就要去懟。

而且是正面槓。

為了廣納群言,他在公府門前放兩個箱子,一個收集投訴,一個收集推薦和建議。

於是散騎常侍賀琛就寫了封投訴信:現在社會腐敗的太厲害,沒人管,這樣不行。

梁武帝很生氣,口授作敕兩千字,逐條駁斥,事事質問:

朕絕房室三十餘年,不與女人同屋而寢亦三十餘年。

朕三更理事,到了中午、下午才能吃飯。

以前朕的腰圍過於十圍,今之瘦削,才二尺餘,朕這是為了誰?

這聲淚俱下的“表功書”簡直和雍正有一比。

賀琛被問的啞口無言:還不如砍了我呢!

梁武帝八十三歲時,亂世終於來了。

這個亂世的製造者叫侯景。

傳說蕭寶卷的忌日就是侯景的生日:人家是來逃債的。

侯景是背叛了東魏,他投靠西魏,但不被收留。

於是他轉而向梁武帝拋媚眼。

當時,很多聲音反對。

但梁武帝一直想統一北方,就收留了他。

統一南北的激情顯然模糊了梁武帝對形勢的認識。

他貿然和東魏交戰,結果大敗而歸,侄子蕭淵明還落入了東魏手裡。

東魏以歸還蕭淵明為條件,要求梁武帝趕走侯景。

這是離間之計。

但親情氾濫的梁武帝,答應了東魏的要求。

接著侯景起兵反叛。

侯景經過長達半年的攻打,終於殺到建康,梁武帝成了階下囚,

但梁武帝在國中很有人氣,侯景不敢篡位,於是自立為“丞相”。

梁武帝被軟禁在了淨居殿。

侯景想讓高齡的武帝“自然死亡”。

他命令減少食物供應。

誰知梁武帝本來就打坐修行,一日一食,根本不受影響。

侯景一怒,命令徹底斷食。

太清三年,兩個月未進食的梁武帝坐化在宮殿裡,終年八十六歲。

而侯景也沒有好下場。

他被討伐部隊合圍,死後屍體運到建康。

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割其肉而食,並挫骨揚灰以洩憤恨。

實際上,梁武帝雖然有些過分荒唐。

但正是因為他的重文化,崇佛教。

才一舉扭轉了魏晉六朝以來中原文化衰亡、道德淪喪的社會形勢。

才為隋唐的大一統政治提供了文化思想基礎。

自此之後,唐宋文化盛世燦爛於世界之林,成為世界文化強國就是顯得水到渠成、理所當然了。

梁武帝年輕時曾做過一首《子夜四時歌》以明志:

果欲結金蘭,但看松柏林。

經霜不墮地,歲寒無異心。

一任後人評判,不變的,是那顆向道之心。

小貼士:

梁武帝蕭衍,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裡(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人,法名“冠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