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回府被家中狗狂追,哭笑不得說:我死後,此事最值得寫入史書

宰相回府被家中狗狂追,哭笑不得說:我死後,此事最值得寫入史書

徐勉,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官至南梁宰相,以為人正直、做官清廉而著稱。

徐勉“幼孤貧,早勵清節”,從小就勤奮好學,六歲時因寫了一篇《祈霽文》,受到時人的稱讚。長大後,徐勉才華橫溢,聲名遠揚。在太學讀書的時候,南齊名臣王儉對他十分賞識,預言他將來一定會成為宰相。

南梁建立後,梁武帝蕭衍也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對徐勉非常器重。徐勉對朝廷鞠躬盡瘁,擔任的官職不斷得到提升,後來果然做到了宰相。

宰相回府被家中狗狂追,哭笑不得說:我死後,此事最值得寫入史書

在南梁建立之初,蕭衍立志要統一天下,結束南北分裂的局面,就毅然興師北伐,因此朝中政務軍務十分繁忙。徐勉身為朝廷重臣,又極有文才,為了不延誤軍機,蕭衍讓他“參掌軍書”。徐勉非常勤勉,“劬勞夙夜,動經數旬,乃一還宅”,經常晝夜不休在朝廷辦公,有時要隔幾十天才能回家一次。

徐勉的家裡養了一群狗,因為他回來得少,這些狗都不認得徐勉了。每一次回家,都要引起這些狗的狂吠追趕。自己家的狗竟然把他這個主人當成了陌生人,這讓徐勉哭笑不得,既感慨又自嘲地說:“吾憂國忘家,乃至於此。若吾亡後,亦是傳中一事。”後一句的意思是說,我死了以後,被自己家的狗狂吠追趕是一件值得寫入史傳的軼事。

宰相回府被家中狗狂追,哭笑不得說:我死後,此事最值得寫入史書

自從徐勉掌權以後,他家就變得很熱鬧,每天都有許多人登門套近乎。還有一些臉皮厚的人,直接伸手向他要官。徐勉卻大公無私,不論親疏,一律拒絕。有一個叫虞暠的人,和徐勉的關係一向很好,有一次獅子大開口,向徐勉索要“詹事五官”。“勉正色答雲”,徐勉聽後正色說:“今夕止可談風月,不宜及公事。”虞暠討了個沒趣,只得訕訕告辭。史書稱“勉居選官,彝倫有序”、“故時人鹹服其無私”。

徐勉最為後世稱道的,是他的清廉。史書上說他“雖居顯位,不營產業,家無蓄積,俸祿分贍親族之窮乏者”。這些話,絕對不是溢美之詞。徐勉雖然身居高位,但是始終堅守清貧,有好心人勸他經營產業,為子孫後代著想,他卻回答說:“人遺子孫以財,我遺之以清白。子孫才也,則自致輜軿;如其不才,終為他有。”

宰相回府被家中狗狂追,哭笑不得說:我死後,此事最值得寫入史書

“遺子孫以清白”,這絕非徐勉一時的即興之言,而是他發自內心的真誠表露。他曾在寫給兒子徐崧的《誡子書》中說:“吾家本清廉,故常居貧素,至於產業之事,所未嘗言,非直不經營而已。古人所謂‘以清白遺子孫,不亦厚乎’。又云:‘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詳求此言,信非徒語。吾雖不敏,實有本志,庶得遵奉斯義,不敢墜失。今且望汝全吾此志,則無所恨矣。”大意是說,父母不一定要留給子女多少錢財,而更應該把光輝的人格風範傳給子女。徐勉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為子孫後代留下了良好的家風。

徐勉高尚的品德,得到了後世的稱頌,史書給予他了極高的評價。《資治通鑑》說,梁朝稱得上賢相的只有範雲和徐勉二人,可見對他的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