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進也喜歡逢人就給錢,但爲什麼口碑遠不如宋江,還和武松鬧翻呢

柴進可是《水滸傳》中的響響噹噹的英雄人物,他是柴世的嫡孫,身出名門。在世人的心中他可是個可欽可敬的英雄好漢。在《水滸傳》中,柴進一直受到人們的深愛與推崇。但是他自己還是有很多問題的,他在接納各位英雄好漢的時候,並不能做到一視同仁,與這些好沒之間多多少少還是會保持些距離的。要是一般的犯人來投靠柴進時,柴進僅僅是用一盤肉、一斗米、一盤餅、十貫錢、一壺酒就將他們給打發了。

柴進也喜歡逢人就給錢,但為什麼口碑遠不如宋江,還和武松鬧翻呢

像林沖等這樣名氣大的人來投靠時,柴進便大擺酒席、殺雞殺羊好生款待,還會贈送對方很多的金銀細軟。而當武松投靠柴進的時候,柴進剛開始是好酒好肉好生款待,時間一長就慢慢冷落武松了。對於宋江而言,柴進卻自始自終都表現出了喜愛與敬佩之情,從沒有怠慢過宋江。所以我認為柴進並不適合做一名出色的領袖,他不能很好的體察人情。雖說柴進是天貴星在梁山中排行老十,但最終他也只能掌管錢糧,而無其它作為。

柴進也喜歡逢人就給錢,但為什麼口碑遠不如宋江,還和武松鬧翻呢

而《水滸傳》中的晁蓋,他可是為了結交天下的英雄好漢而疏儘自己的錢財,他為人處事也很仗義。晁蓋出身很平淡,並不像柴進那樣出身名門,家財萬貫。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土地主,他與官府中的押司、都頭關係很好,就是一個鄉霸。晁蓋處事也很明理、仗義,能為了朋友而疏盡錢財。看上去他很適合做個領頭人,但是他不讀史書。在劫持生辰綱的時候,晁蓋僅僅起到了帶頭作用,並沒有很好的謀略。後來也是在吳用的幫助下才時的梁山,自己並沒有主意。晁蓋後來在梁山上並沒發現王倫的不足,在為王之後又老是遇事就六神無主。

而宋江在《水滸傳》卻是威信最高的,也是最受眾英雄好漢敬佩的,宋江比柴進、晁蓋活動範圍更廣,有“及時雨”的稱號。宋江身為押司,上自皇帝、大臣,下至普通的小老百姓,都與他息息相關,他從不倚強凌弱,還處處幫人解決困難。以至於全縣城的人都很喜歡他,敬愛他。

柴進也喜歡逢人就給錢,但為什麼口碑遠不如宋江,還和武松鬧翻呢

最主要的還是宋江至始至終都能夠平等待人,從沒有改變過。對於武松也是十分的敬愛。宋江這個人也很有謀略,做事很果斷。無為軍與黃文炳這些戰鬥中就足以看宋江的謀略。後面的“三打祝家莊、打華州”等戰爭中,體現了宋江傑出的指揮才能。宋江政治才華也很好,做出的決策能夠儘量的照顧到各個階層的需求與利益。

好多的英雄好漢上梁山都是出於無奈之舉的,並沒有將此做為自己的終身的事業。宋江有著很重的“忠義”思想,所以他最終也會去接受官方的招安,選擇為國效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