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進介紹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洪教頭為何還要和對方比棒?

洪教頭與林沖比棒,三招就“撇了棒,撲地倒了”。這樣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居然混跡柴進府上,不免會叫人說一句“濫竽充數”。但是細細想來,洪教頭和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其實是完全不同的類型。

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吹竽隊伍裡,享受“廩食”,在齊宣王一朝從來沒有暴露過。等到宣王死、湣王立,新國君喜歡聽獨奏,“處士逃”,南郭先生馬上就逃走了。

為什麼要逃走?很顯然,南郭先生知道自己不會吹竽——不是技藝不高、吹奏不夠悅耳動聽,而是根本就不會吹。只要稍微會個三招兩式,他也可以推搪敷衍。

柴進介紹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洪教頭為何還要和對方比棒?

但是,在宣王當政的那幾年裡,南郭先生享受“廩食”,已經獲得了他不配得到的豐厚待遇。而湣王登基,他也沒有像洪教頭一樣被打倒出醜,而是自己悄悄溜走。說明什麼?

說明南郭先生是一個詐騙之徒,他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識,他就是為詐騙而來。

那麼,洪教頭呢?

林沖不是沒有來歷的。雖然“八十萬禁軍教頭”在《水滸傳》裡出現過好多次,林沖的岳父張教頭也是教頭,但從柴進說的:“小可久聞教頭大名,不期今日來踏賤地,足稱平生渴仰之願!”以及“滾鞍下馬,飛奔前來”“就草地上便拜”的態度來看,林沖的確是有些聲望的。

柴進介紹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洪教頭為何還要和對方比棒?

如果洪教頭對林沖略有耳聞,哪怕沒有耳聞、僅僅是從柴進的態度來判斷,對林沖稍有重視之心,他就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林沖挑戰,以至於當場出醜、無地自容、“羞慚滿面,自投莊外去了”。哪怕非要較量,找個揹人的場合,丟人也少幾個目擊者。

但是,不。洪教頭從一見到林沖,就“全不睬著,也不還禮”“卻不躬身答禮”,還要批評柴進“大官人如何忒認真!”,認為柴進不該尊敬林沖。接下來就是再三再四要求比武。這樣主動積極,很明顯地,他一點兒也沒擔心過失敗的可能,一點兒也沒考慮過林沖會比自己高明。他是真的相信自己沒有對手、天下第一了。

柴進介紹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洪教頭為何還要和對方比棒?

相比於南郭先生基於對自己有著清醒認識的故意詐騙,洪教頭卻是過分的自信,自信得簡直有些天真,幾乎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故意的詐騙是人品問題。洪教頭呢,卻是愚蠢,愚蠢得簡直有點可愛了。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有齊宣王與南郭先生,就有盲目自信的洪教頭。奇怪的是,號稱“門招天下客”的小旋風柴進,似乎不是沒見識的人,他怎麼會縱容洪教頭,讓他在自己府上如此狂妄自大、目中無人?

柴進介紹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洪教頭為何還要和對方比棒?

再聯想後文,柴進對武松的冷淡:“我初來時也是‘客官!’也曾最相待過。如今卻聽莊客搬口,便疏慢了我”。而疏慢的理由,僅僅是因為莊客“只是嫌他,都去柴進面前,告訴他許多不是處”,聽信奴僕輩搬弄是非,卻絲毫沒有考慮過武松是否有真本領。

從這裡似乎可以看出,這位號稱“招天下客”的貴族公子,卻沒有什麼實際的“識人之能”。回頭再看,一個本事不大、而且毫無自知之明的洪教頭,也能在柴進莊上頤指氣使,似乎並不完全是洪教頭的責任。

柴進介紹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洪教頭為何還要和對方比棒?

天真自負的洪教頭,碰上了天真虛榮的柴進,一個沒本事而不自知,一個想招招攬英雄卻沒有識人之能,居然也“惺惺相惜”“風生水起”。而有真本事的林沖,卻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辱負重。要不是柴進一時好事,一定讓林沖與洪教頭比武,只怕洪教頭還能混下去,而林沖的真本事還不為人所知。

世界上的事,就是這麼諷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