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好好说说太监这回事儿

太监原指宦官中的高级官员,现指古代被阉割生殖器后失去性能力,专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员,又称宦官、阉人、寺人、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明朝开始又叫年纪大的太监为伴伴。

太监是如何小便的呢?

原来,在阉割后,会在下阴留一个小孔,然后插入麦秸秆,让他们在刚刚阉割后的一段时间里解决日常排泄问题。在明清以前,太监阉割时,睾丸和阴茎是需要一块儿被割掉的,当时的太监只能蹲着小解。不过到了明清之后,对生殖系统的认识比较明确,所以保留阴茎,切除睾丸。没有睾丸之后,阴茎不仅不会继续生长,甚至还会萎缩,不过这并不影响正常身体的小便。因此,明清的太监是站着小解的。

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秦朝有个著名的太监叫赵高,指鹿为马这个故事说的就是他,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秦朝终于二世而亡。

今天好好说说太监这回事儿

赵高

汉代的宦官比较著名的有灵帝时期的十常侍,他们玩弄小皇帝于股掌之中,以至灵帝称“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十常侍自己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他们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无官敢管。人民不堪剥削、压迫,纷纷起来反抗。《三国演义》这本书一开始,就是从反对十常侍开始的。当然也有发明纸张的蔡和,因其发明纸张的功绩被封侯。

今天好好说说太监这回事儿

十常侍

到了唐代,宦官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政治势力了,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后期,一批批的宦官逼宫弑帝,专权横行,无恶不作。整个唐朝居然有三分之一的皇帝被太监废立。

宋代宦官干政现象比唐朝弱很多,比较出名的有童贯。

到了我们更为熟悉的明朝,宦官成为皇帝压制文官集团的统治工具,比较出名的有号称九千岁的魏忠贤、断送大明武运的王振等等。也有我们非常尊敬的七下西洋的郑和。

清朝的有名太监有李莲英、安德海等,清代初期的那些汉人官员与太监也无异,不再赘述。

当代,太监极为招人恨,他们写文章有头无尾,坑害了一大批读者。例如号称太监总管的烽火戏诸侯,写的很好,时常太监,让人又爱又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