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盛極一時的治國利器,影響深遠,你了解它嗎

秦漢盛極一時的治國利器,影響深遠,你瞭解它嗎

郡縣制是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的產物,秦和漢都曾推行,但兩者還有所不同。期初戰國七雄在腹土皆不設郡,僅設於邊區,長官稱之為守,郡還僅僅是軍事用途。直至變法時,中央仍然直轄境內四十一縣。戰國末年,秦國滅六國,並在兼併之地設立郡縣,廢除封邑,自此海內為郡縣。

秦漢盛極一時的治國利器,影響深遠,你瞭解它嗎

秦的基層政區市縣,少數民族地區設道,憑郡管理縣,為真正意義的二級制。秦始皇分天下36郡外加內史,共37個郡級行政區。後來隨著疆域開拓以及分割原郡,最後共49郡。縣的數目沒有統計,但大體上徘徊在一千上下。

秦漢盛極一時的治國利器,影響深遠,你瞭解它嗎

秦縣的行政組織如下:郡設太守,副手則為郡丞和郡尉,同時有中央指派的監察官。以萬戶為界上設縣令,下立縣長。縣令之下設縣丞,縣尉。除此之外還有少吏、主吏、獄掾、令史、倉史等。縣之下還分鄉,亭。鄉官則包括三老、有秩等。分別掌管教化,徵收徭役賦稅,社會安定。亭設亭長、亭卒,裡有里正。

秦漢盛極一時的治國利器,影響深遠,你瞭解它嗎

而至漢,劉邦登基後分封異性諸侯王,除此之外還分封一百四十餘徹侯建立與縣等同的侯國制度,直屬中央主爵中尉。剪除異姓王后分封子弟親戚為諸侯王,共建立九個同姓王國,佔據大半疆域,皇帝直屬僅19郡。雖是分封,但與周不同,只有一層分封。

秦漢盛極一時的治國利器,影響深遠,你瞭解它嗎

後來漢文帝在王國的基礎上進一步分割,增加數目減小幅員。漢景帝執政後又通過削藩直接奪取支郡,引起諸侯王不滿發動七王之亂後被平定。乘此機會景帝直接奪取所有王國支郡,令其只佔一郡之地,同時削去任命官吏與收取稅賦的權力。到漢武帝時期,採取主父偃建議頒佈推恩令,使得西漢末年王國領域變得極為狹小。

秦漢盛極一時的治國利器,影響深遠,你瞭解它嗎

後至東漢則分為五等:縣侯都鄉侯鄉侯都亭侯亭侯。只有縣侯擁有名義上的領地其餘皆按戶口數食租稅。同時漢和秦相比還存在以下特殊情況:軍事型政區。邊境和內地的某些區域,都尉和太守劃分疆域治理,漢邊軍按方向諸部都尉,到渾邪王率部降漢,武帝在秦長城之外設屬國都尉進行管轄。至東漢時期則成為治理邊遠少數民族的特殊政區。

郡縣制在秦漢盛極一時,唐朝消亡,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你瞭解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