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小木匠偷改師兄大梁的尺寸,因果報應師兄臨死帶走師弟

趙大川的兒子趙青山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就跟著他學習木匠活。這趙青山頭腦靈活,什麼東西一學就會,沒用幾年也成為一個不錯的木匠師傅。趙青山的手藝讓趙大川很欣慰,覺得自己後繼有人,也不會辜負了祖上傳下來的手藝。

有一年,趙大川領著兒子在夾皮溝蓋房子。夾皮溝的吳瞎子帶著孫子吳二狗找到趙大川,非要拜趙大川為師,希望孫子吳二狗學門手藝養家餬口。要說這吳二狗可是個苦命的孩子,他父母因為販毒被判了死刑,是爺爺王瞎子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從小沒有父母管著,吳二狗整天的遊手好閒,無所事事。

趙大川同情王瞎子,看見吳二狗可憐,就答應吳二狗跟著自己學徒。趙大川待吳二狗如同親兒子一般,嚴格的教授吳二狗本事。不管是用斧、拉鋸還是推刨、用錛,所有木匠活的基本功全都悉心教授。吳二狗到也爭氣,一改以前懶散的性格,沒日沒夜的學習,沒用多長時間就能跟著師父師哥一起出門做活了。

木匠是個巧活,劃線下料那是關鍵。趙大川眼光就賊好,不管什麼形狀的木頭,只要擺在眼前,略微打眼一看,就知道從哪裡下手,能出多少料。他畫好的線,出多厚的板,用多少料,那絕對是剛剛好。

話說趙青山跟著父親學藝,喜歡琢磨,沒用幾年就掌握了父親劃線出料的絕技。吳二狗雖然人聰明又肯學,但無論如何就是掌握不了這門技術,他畫出來的線,不是誤工就是廢料,好幾次都惹的東家上氣,還要師父趙大川跟著賠不是。

趙大川也不生氣,畢竟二狗還年輕,學藝時間還短,出現失誤那也是很正常。只不過自此以後劃線放料的活一般都是師哥趙青山把握,而吳二狗只能做一些拉鋸推刨的體力活。漸漸的吳二狗心生怨言,暗地裡經常的埋怨師父將獨門絕技教給了自己的兒子,自己天天跟著出大力,也學不到真本事。

轉眼之間,趙青山和吳二狗都長大成人,娶妻生子。當然不管是兒子還是徒弟,所有的事情都是趙大川給張羅的。不過吳二狗還是又怨言,總覺的師父把自己當外人,沒有對自己兒子那麼好。空暇的時候,吳二狗總是暗暗發狠:“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總有一天要讓師傅師兄對自己的偏見付出代價。”

有一年,龜元鎮上的王大麻子蓋房子,特地請了趙大川主持木匠活。這王大麻子是一個江湖人,以前跑偏門掙了不少錢,現在洗白了在鎮上開了一家會所。王大麻子想在鎮上蓋兩重大院,所有的大梁、檁條、方椽都是上好的東北松。

趙大川帶著兒子趙青山和徒弟吳二狗給王大麻子家做活。趙大川叮囑兒子和徒弟:這戶人家不好惹,大家打起精神來,千萬不能出什麼差錯。

蓋大瓦房,最關鍵的地方就是架樑,大梁、斜梁、二梁、立柱、方椽、檁條,哪一項都不出差錯,這不但是一個技術活,還範忌諱,如果上樑不順,會讓主家非常的生氣。農村人都認為順順當當的上樑,那這房子就特別適合居住,反之,則會讓人心裡特別的不痛快。

這天,趙青山正在下大梁的料,趙青山母親突然跑來告訴他,媳婦生孩子,快送醫院。趙大川和趙青山爺倆安排吳二狗繼續幹活,然後兩人就跑到醫院,伺候著生孩子。等趙青山媳婦生完孩子,爺倆回來的時候,主家的大牆已經起的差不多了。趙青山沒來的及細看,就按著以前畫好的線,下料、做大梁。

到上樑的時候,王大麻子一家喜氣洋洋的招呼著。那成想大梁一吊上來,西樑架好東梁懸空,東樑架好西梁懸空,大梁竟然短了二十公分。折騰了半天,不但沒弄好,大梁還從屋上掉了下來,差點砸到了人。趙大川父子兩人丟的沒臉見人,差點急的暈過去,只有吳二狗在人沒注意的時候,竟然不自覺的笑了笑。趙氏父子幾乎成了全鎮人口中的笑料。

趙大川父子懊悔不已,趙青山回家砸了墨斗,再也不碰木匠活,專心在家種地養豬。趙大川一世英名不在,從此一病不起,沒過多久就去世了。而吳二狗卻成了十里八鄉有名的巧木匠,後來還收徒帶隊,拉起了自己的木匠隊伍。

多年過後,趙青山還是沒有過自己的心病那一關,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間。吳二狗聽到師哥去世的消息,心中有愧,趕過來奔喪,他情不自禁的哭喪道:“師哥啊,你怎麼這麼早就走了啊?你我兄弟一場,我一定為你打造一口上好的棺材,讓你風光大葬。”

說幹就幹,吳二狗親自下料,做了一口上好的棺材。只是讓吳二狗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親手做的棺木竟然做短了,這是他從藝幾十年來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事情。沒辦法,吳二狗只好連夜為師兄打造了另外一口棺槨。

等到吳二狗為師哥做好棺材,自己突然口吐鮮血,一命嗚呼。就這樣,兩口棺材,一口給了師兄趙青山,而做短了的那口正好適合自己的尺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