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蘇聯攻打日軍很輕鬆,美國卻打的很吃力?

第一軍情


只能說,這是一種錯覺,蘇聯和美國在對待戰爭,投入力量,側重方面都不盡相同,所以容易讓人產生這樣的看法,事實上,二戰時期的日軍,戰鬥力十分強悍,不僅美軍打的吃力,蘇聯也不輕鬆。


首先來講蘇美兩國在戰爭認識上的不同。蘇聯對待戰爭,只看勝負,不管其他。當然,勝負誰都在乎,只是美國沒有蘇聯那麼極端而已。


在蘇聯看來,只要能勝利,那是不惜一切代價,尤其是人的生命上,更是無足輕重,可以隨意犧牲,這樣戰爭的難度自然會降低。而美國十分注重人的生命,在失去抵抗能力後,他們會鼓勵士兵投降,以保全性命,這在蘇聯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完全不能接受的,如果蘇軍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投降,不死於敵軍,也得死於軍法。

所以美國人打仗,既要打贏,又要少死人,而蘇聯只要能打贏就行,死多少都無所謂,這樣來看,美國自然要比蘇聯吃力一些,因為要求高嘛!



再從現實來看,蘇聯與日本的較量基本就兩次,一次是39年的諾門坎戰役,再就是二戰末期1945年8月8日按照約定對日宣戰並出兵中國東北,兩次戰鬥看似蘇聯勝的很容易,實際上你可以細分析一下,就知道不是那麼回事。


諾門坎是日本的一次試探性進攻,蘇聯對此戰高度重視,派出了朱可夫對陣,而且最為關鍵的數據就是蘇聯雖然打贏了戰役,但是也是慘勝,蘇軍的傷亡比日軍還高,從軍事角度上說,蘇聯並沒有勝利,他的勝利是政治意義上的。

再說出兵中國東北,有人說什麼蘇軍摧枯拉朽,瞬間消滅了盤踞在東北的日軍主力關東軍!你們動動腦子就能明白,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從8月8日宣戰,到8月15日日本投降,僅僅一週時間,他走都走不了整個東北,更別說打了,他是怎麼摧枯拉朽的?還有日軍,當時的日本關東軍已經是一堆廢柴了,因為真正的主力早就調到太平洋和美軍幹去了,後補充的都是沒什麼戰鬥力的人了,雖然有70萬之眾,早就不比當年了。而到日本投降,蘇軍基本還在黑龍江邊境一帶,重要的大城市和戰略要地還都在日本人手上,只是天皇投降了,蘇聯才輕鬆的佔領了這些地區。



而在太平洋上,日軍無論陸軍還是海軍都是本國最強大的,這正是惜命的美軍所要對付的,雖然是跳島戰術,但重要的戰略地點,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還是要打的,傷亡比幾乎一比一,但是死亡比美對日是一比十,證明美軍傷員在戰場上多數被救了回來,免於死亡,而日軍是武士道精神,一旦打輸,就是沒有戰死也要自殺,反倒映襯出美軍啃他們很吃力。


英國人就曾嘲笑我們中國軍隊打不過日軍,當太平洋戰爭爆發,英軍被日軍打的屁滾尿流的時候,他們才知道中國軍隊有多厲害和頑強,不親臨戰陣,只靠一些不切實際的數據就得出蘇軍打日軍容易,美軍打日軍吃力無疑是坐井觀天,不夠全面的。

感謝您的閱覽,喜歡本蛇回答的請記得點贊和關注哦!


史書上冬眠的蛇


二戰時的小日本野心不小,不僅侵略中國,還在太平洋跟美國幹仗,在東南亞跟英國人幹仗,甚至在東北地區跟蘇軍打仗。但令人大跌眼睛的時候,幾乎大勝仗的日本面對蘇軍竟然一敗塗地,跟美國在太平洋和日本幹仗損失慘重相比起來簡直不可思議。那麼蘇軍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美國和蘇聯在軍事勢力幾乎相差無幾,而當時的美軍要比蘇聯高上那麼一點點。美國跟日本打仗的時候,恰好是二戰打的最激烈的時候,當時美國不僅要對付小日本還要對付德國,兩線作戰讓美國疲於奔命。

其次,蘇聯跟小日本的戰爭,是在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才開始的,當時的日本關東軍良莠不齊,很多具有戰鬥力的老部隊都被調到太平洋戰場跟美軍去幹仗了,留下來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新兵蛋子和少量的指揮官,這些人都沒有實戰經驗,在武士道的洗腦下,只會發起自殺式攻擊。當時的蘇聯正是看到了日本關東軍的虛弱,本著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則,一下子將百萬日本給殲滅了。說實話,要不是很多老鬼子都被弄去搞美國佬,說不定蘇軍還是會吃大虧的。(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軍迷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很輕鬆?那是因為隸屬於關東軍的日軍甲種師團都被從東北調走了!蘇軍打的是三流日軍部隊!

在二戰爆發前,日本陸軍總共有17個甲種師團。這些師團都曾入侵過中國。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有16個師團被調往太平洋戰場。只有第三師團名古屋師團,是唯一一支沒有調往太平洋戰場的甲種師團。該師團雖然一直在中國戰場,但是,1945年之前,已經調往南方,最後在鎮江投降。

蘇聯就是看準了日軍關東軍就剩下老弱病殘了,所以,才出兵。順道,還把東北的重工業搬光了!蘇聯看中的,就是日軍在東北經營多年,積攢下的家底!別感謝蘇聯了,光一箇中國最大的東三省兵工廠,就被蘇聯搶走了幾千臺(有數據說是2400臺)先進車床機器!



蘇聯打敗了關東軍,但是,也搬光了東北的重工業!

蘇聯打敗德國,屬於“傷敵一萬,自損十萬”的慘勝!諾門坎一戰,蘇聯也是慘勝!

諾門坎戰役中,蘇軍消耗作戰物資達80000噸,僅炮彈炸彈就消耗了31000噸,而日軍各種物資消耗才2000噸不到。整個戰役中,蘇軍佔有超過7比1的坦克裝甲車數量優勢,和6比1的火炮數量優勢,以及3比1的兵力優勢。



就是在這樣的武器裝備以及兵力優勢下,蘇軍最後以傷亡25000多人的代價,換來了日軍19000人的傷亡。當然,蘇軍宣傳是殲滅了日軍6萬人。


如果,關東軍的主力是日軍甲種師團的話。蘇聯肯定沒有能力“橫掃”日軍,這將是一場苦戰!

北方的那頭狗熊,其實很醜陋。


勇戰王聊歷史


完全不一樣的事情罷了,當時美蘇軍力側重不同,日本進攻和防禦力量的投入不同造成的結果不盡相同。

日本陸軍的強捍是一種假象,前期對決的對象在武器裝備和戰爭意志都遠遜於日本軍隊,如日本陸軍在中國大陸面對的是缺乏空中力量,僅有少數重武器,訓練和兵員素質低下,除了中央嫡系稍好外,非中央系雜牌軍除了極少數有堅強戰爭意志,大多數都在戰爭前期迅速潰敗,而且形成畏戰避戰的望風而逃局面,往往日軍幾千人追著幾萬人打的局面,中國軍隊只是在共產黨八路軍於平型關取得戰果稍大的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後,才從心理上得到改觀,此次伏擊戰雖然戰果不大,但是影響很大,連蔣委員長都非常高興傳令嘉獎,可見雙方實力和意志差距巨大,而日軍屢戰屢勝,中國軍隊總體上節節敗退,直退到大西南的邊緣山區,依託天然屏障頑強抵抗才穩住陣腳,而傳統“中國”富庶之地基本淪陷,如果中國軍隊有日軍武器裝備水平差不多的實力,日軍就不可能有這種機會了。



這是日本軍隊沒有碰到強敵造成的強大假象之一。

其次,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首先靠偷襲珍珠港打亂美軍佈置,而且日本海軍空軍並不弱,裝備和美軍無甚差距,但是在東南亞面對日本陸軍為什麼美英軍隊就一觸即潰呢,主要是美英陸軍的重點在於歐洲和北非戰場,留在菲律賓的美軍並不是武器裝備佔優勢的部隊,同樣英國人在東南亞的軍隊也是一樣,當初僅僅是用於控制落後殖民地不需要強大陸上力量的殖民軍隊,所以武器裝備和兵員素質低於歐洲北非戰場的英軍,那麼武器裝備相對佔優的日軍,加上狂妄的戰爭意志就迅速戰勝了菲律賓的美軍和東南亞的英軍和荷蘭人,一下橫掃東亞東南亞直到南太平洋澳大利亞。在太平洋戰爭後期,美國軍隊是以海戰和奪島戰發起反擊,困難可想而知,



這個又造成了日軍強捍的假象。

但是蘇聯軍隊為什麼能迅速擊敗八十萬關東軍呢?有的朋友說,關東軍精銳被抽調於東南亞作戰,留下的都是沒有什麼戰鬥力的丙種軍團,這個說法不完全對,雖然說日本關東軍有抽調到太平洋戰爭前線作戰,但是留在偽滿洲國的關東軍還是精銳部隊,因為控制偽滿洲國是日本生存和延續戰爭的關鍵之地,豐富的資源是戰爭的血液,尤其是太平洋戰爭中後期,美國海空軍封鎖日本海外交通線的情況下,我國東北的資源尤其重要,日本哪有不重兵防禦的道理呢?關鍵是蘇聯軍隊戰勝法西斯德國後,經過戰爭鍛鍊,具有豐富戰爭經驗,加上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佔絕對優勢的坦克重炮和空中力量,又充滿勝利者豪氣,又是陸地平原作戰,種種因素一統合就變成了不可戰勝的力量,如此優勢的進攻,日軍哪裡抵擋得住?



所以蘇軍以極小的代價能迅速解決八十萬關東軍精銳,而日本在被核爆時還不投降,卻在精銳的八十萬關東軍被消滅後,意識到已經完全失敗在所難免,絕對不會有翻身機會,才宣佈無條件投降。

所以戰爭方向不同,如果美英軍隊也是像歐洲北非戰場一樣的坦克重炮空中力量陸地進攻,日軍照樣抵擋不住。


沒事閒逛的野狼


首先這個比較沒有可比性,當時的戰場環境不同,日軍的戰鬥力也是不一樣的。

美國當時與日軍較量的是海軍,而蘇聯交手的是陸軍,也叫關東軍。日本的軍事主要發展的是海軍,裝備精良,日本的陸軍各方面實力都是弱於海軍的,不管是裝備、整體素質、士兵整體實力。另外,蘇聯與日軍交戰的時候是日本快要投降的時候。

當時日本在前線戰場上大面積潰敗,而此時蘇聯的士氣大漲。裝備方面,日本的遠遠難以與當時的蘇聯抗衡。而另外一方,在美國切斷石油供給渠道後,日本不得不被迫襲擊珍珠港,打了美國措手不及,來自日方的自殺式襲擊給美軍士兵留下了陰影。美國在結束珍珠港襲擊後,再與日軍交戰,士氣方面大打折扣,而日本的武士精神,不怕死的戰鬥氣勢,嚇到了美軍,所以前期美國與日軍交戰時十分艱難。

在很多人眼裡,以及事實表面看來,二戰期間,蘇聯打日本是更加容易,美國看起來好像打的很艱難。蘇聯當時用的兵是從歐洲戰場上調過來的,個個都是精兵,具有豐富的作戰經驗。而日本在海上與美軍較量,整體的美國軍隊實力比日本還是要強上很多的,但是這種差距也是相對的,美國在贏得的幾場戰役中,都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而當時日本是最經不起消耗戰的,這也是日本被投降的重要原因。

退出二戰來談這個問題:

1. 個人認為蘇聯對抗日本進行陸戰,還是蘇聯會贏。“你不怕死,我也不怕”。

2. 如果雙方補給足夠的前提下,美國對抗日本,美國會贏。裝備差距較大。

3. 美蘇軍事實力對比上來講,肯定是美國強。


品讀武器裝備


感謝邀請!二戰日軍計劃三個月滅亡中國,結果光淞滬會戰就打了三個月,導致日軍快速滅亡中國的計劃破產。日軍原本的計劃是快速滅亡中國,然後北上去攻打蘇聯,然後與軸心國中的老大德國會師。日軍為了北上攻打蘇聯,主動挑起了“張骨峰”事件和“諾門坎”戰役,特別是諾門坎戰役,日軍吃了大虧,但是蘇軍的傷亡數字卻大於日軍。日軍的傷亡多是蘇軍的火炮和坦克裝甲造成的。日軍大本營內部本來就有“北上”和“南下”之爭,由於北上失敗,日軍只能南下東南亞,主動挑起了太平洋戰爭。

從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軍在陷入中國戰場的情況下,與強大的美軍在太平洋戰場堅持了長達四年之久,這四年之間日軍根本沒有進犯蘇聯,使得蘇軍可以把遠東的軍隊全部調往西線與德軍作戰。二戰日本海軍的實力並不弱,讓蘇聯去參加太平洋戰爭,說不定日軍堅持的時間更長。到1945年的時候,日軍的工業能力已經完全被美軍摧毀,日軍精銳也全部被消滅在太平洋和東南亞。蘇聯出兵中國東北的時候有150萬蘇軍,還有各種裝甲車輛。日軍的70萬關東軍已經是明日黃花,士兵不是60的就是16的,其精銳全部被調走了。日軍離投降都不遠了,此時的蘇軍打日軍當然很輕鬆啦!如果是1937年的日軍呢?蘇軍能打得這麼輕鬆嗎?


歷史軍魂


主要與日本發展戰略有關。

1、日本是個島國,和英國一樣,重視海軍建設與海權控制,大部分資源與技術傾向於海軍建設。故發展出與美國不差上下的航母作戰技術。相應,陸軍則有自生自滅的味道。關東軍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靠自已。相應地,蘇聯是個陸權國家,重點發展陸軍,與希特勒棋逢對手,發展出了實力強大的機械化重裝部隊。日本陸軍無論戰力或裝備,都不能與蘇聯相比。諾門坎戰役便是這種交鋒,日軍敗北。

而美國同樣是海權國家,海軍實力相當強大,故日本與美國在太平洋交手,就相當頑強,使美國大費周折。

2、選擇戰機不同。在整個二戰的大部分時間,蘇聯一直與德國交手,而美國與日本交手。面對美國進攻,日本使出吃奶的力氣,拚死抵抗,同時抽調關東軍等後備部隊南下作戰。使日本陸軍實力受到極大削弱。等1945年蘇聯回過頭來打日本的時候,日本己經相當虛弱。再加上兩軍實力放在那裡,因此,蘇軍就成摧枯拉朽之勢。

因此,戰爭很快結束。

3、得道多助,失道募助。二戰時,日本人四處發動侵略戰爭。又打中國,又打美國,又南下東南亞各國,四處樹敵,兵力分散。而蘇聯則集中兵力於一處,打德國時不打日本,打日本時德國已滅國,無後顧之憂,故打日本自然厲害多了。而日本與美國太平洋對陣時,美國還要二線作戰,兵力分散,因此打日本自然吃力。

故發展戰略與決策很重要!

以上僅為一家之言。


青春舞動中國


這是一個強項和弱項之間對決的概念。

日本經過明治維新的改革,軍隊的實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已經躍入世界軍事強國之列,其陸、海、空軍的實力雄厚,兵員素質和戰鬥力居高,這就是其在亞洲戰場和東南亞戰場橫行的重要因素。

但日本由於傳統作戰觀念的限制以及鋼鐵原材料的缺乏,其裝甲部隊並沒有明顯的發展起來,坦克和裝甲車都是輕型款式,裝甲也薄,不如美、蘇的中型和重型坦克和裝甲車,裝甲部隊方面日本對於美、蘇而言是絕對的弱項,這也是日本對蘇聯的幾次試探性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之一。



日、蘇的諾門坎戰役和二戰末期蘇軍出兵中國東北和日本關東軍的較量,日軍敗在了地形和裝備以及作戰理念上,這兩場戰役的地形都適合坦克和裝甲車的集團突擊作戰,對蘇軍而言,裝甲集團突擊作戰是其強項,日本敗給了蘇軍的鋼鐵洪流。作戰理念上,蘇軍和日軍都是不惜一切代價不怕死式的衝鋒突擊,但這種作戰理念蘇軍發揮的更是淋漓盡致,這方面,日軍還是弱項,蘇軍以自己的強項打日軍的弱項,顯然日本不是對手。


反觀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和日軍,美軍的海軍實力雖說遠高於日本,但日本海軍把很多創新的戰術運用的淋漓盡致,使美軍始料不及,比如日軍把航空母艦和艦載機相互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美軍被打的措手不及,所以太平洋戰場初期美軍的確打的很吃力。

在東南亞戰場,由於多山地多沼澤溼地等複雜環境的限制,美軍的坦克和裝甲部隊難以發揮作用,而日軍修築的大量山地和地下暗堡也使美軍吃盡苦頭,傷亡重大,像硫磺島戰役,美軍強大的空中和地面炮火毀滅式的打擊對於日軍的地下軍事暗堡來說,基本起不到作用,當美軍地面部隊展開時又遇到暗堡裡日軍的拼死抵抗,美軍又不提倡不惜一切代價衝殺的戰法,所以,對日軍這樣的頑敵打的比較艱難。


決定戰場勝敗的因素很多,但以自己的強項對敵方的弱項卻是保證戰場勝利鐵的定律。


鏟史倌


1.日本陸、海、空三軍最強的是海軍2.關東軍戰鬥力最強、裝備最好的師團都抽調到太平洋島嶼防禦作戰了3.滿洲地區象海拉爾部份要塞炮都拆下運走,充實島嶼防禦4.美軍針對日軍島嶼作戰,地形特殊,不適用於坦克裝甲集群大規模展開作戰,有些島嶼懸崖翅壁,全靠士兵奮勇衝鋒,在日軍精心構築的多層火力打擊面前傷亡很大,推進十分困難。回過頭來說蘇聯紅軍對中國東北三省的進攻1.形勢上日軍在美軍打擊下已窮途未路,美軍B~29機群由於已在硫黃島,沖繩島建立前線機場,每天以幾百架次飛機對日本四島狂轟爛炸,苦不堪言2.蘇軍挾戰勝德國的威風,紅軍從裝備、土氣、戰役戰術配合協調水平已爐火純青,勢不可擋,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指揮的150萬紅軍裝備極其優良:數千架戰鬥機、轟炸機對日軍防線狂轟炸炸,近萬輛T34坦克大軍從三個方向突襲分割日軍防線3.中國共產黨領導東北抗日義勇軍退往蘇聯的幾千人殘部早已在蘇軍的訓練裝備下成為蘇軍的先遣特種部隊,偵察敵情,開路引導,直搗日軍指揮部,立下赫赫戰功4.共產黨紅色特工閻寶航在重慶國民黨國防機要擋案室,調出了日本關東軍在整個東北三省的軍隊配置,火力配置,要塞構造及功能,這些情報是戴笠的軍統特工多年付出生命代價在滿洲取得,以備它日國軍收復滿洲之用,可劫被閻寶航以合法身份全部考備發往莫斯科,為蘇軍順利打敗關東軍立下朽功勳!


前鋒35


歷史上日軍與俄開戰,一般都是日本戰勝,為何二戰末期就不行了呢?

我們可從一下幾方面來看:

1,首先是到了二戰末期,蘇聯挾大勝之威進攻關東軍,而日本在這個時期,整個戰略上已成戰敗之勢,士氣不如蘇聯高漲,有時打仗打得就是一股精氣神;

2,此時日本還在太平洋與美國作戰,美國海軍裝備精良,作戰能力強,日本也調關東軍精銳前去作戰,與蘇聯作戰的日軍,大多是老弱病殘,60歲的老弱和16的新兵蛋子居多,戰鬥力大打折扣;

3,日軍的工業能力基本被美國摧毀,而蘇聯出兵150萬,各種機械化裝甲兵團上陣,日本自然打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