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意外史·序(三)

古典音樂意外史·序(三)

西方音樂史是否就是教科書講的模樣?

西方音樂史是否只有一個版本?

讓我們給你不一樣的內容,

古典音樂意外史!!!


古典音樂意外史·序(三)

在十八世紀的音樂歷史中,你有沒有發現:音樂世界裡都是“聲樂”在唱主角,器樂尚未發展起來。一直以來器樂就是個“打雜兒”的角色——從事各種形式的伴奏:為聲樂、為舞蹈,甚至在宴會廳,在茶餘飯後。所謂伴奏音樂就是不需要什麼名人大家來擔任,更不需要什麼炫技展示。當然,器樂本身也不發達——除了教堂裡的管風琴和大件銅管樂器之外,大都發不出什麼洪亮的聲音來。

樂器迎來大發展依舊要感謝意大利人。十七世紀,在以意大利的克雷莫納為中心製作的小提琴標誌著這場革命拉開序幕,人們開始能夠製作出發出好音色的樂器了。起初由於發聲巨大,在路易王朝的宮廷裡,小提琴被認為是“狗肉包子上不了宴席”,被排除在室內樂之外。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小提琴可以在容納三百人乃至五百人的劇院裡使用了——它終於有了自己的舞臺。想想看,十把吉他都不及一把小提琴的表現力豐富。也正因此小提琴成了劇院絃樂的主角——這個傳統到了十八世紀被繼承發展下來。從十七世紀末,優秀的小提琴演奏家開始湧現,到了十八世紀器樂演奏家已經不僅僅侷限在小提琴領域了,從此器樂演奏有了跟聲樂分庭抗禮的資本。

十八世紀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事情是“音樂會”這種形式出現了。

古典音樂意外史·序(三)

在這之前,音樂是不曾被作為劇院之外的“鑑賞”對象的;不過在每一個劇院的休息日,無聊的王公貴族們會請來一些歌手“唱堂會”。後來覺得光一個人,或者一家人聽太浪費了,就開始邀請朋友們一起欣賞。客人到齊之前,管弦樂團即興演奏一曲,或者在大家茶歇(這跟現在的音樂廳、歌劇院設計差不多——你總能在那裡找到喝茶、聊天的地方),在直到歌手正式登場之前,音樂自然是管絃樂合作——這成了後來意大利歌劇序曲的雛形。

接下來歌手登場,從正宗的節目來看演唱的就是歌劇詠歎調。兩三位歌手輪番來唱,這樣可以持續一兩個小時。對於演出結束後,不想回家的客人,樂團仍然會做一些即興演奏——這成了如今音樂會正式曲目結束之後,“安可曲”的由來。這就是音樂會的雛形,只是那個時候聲樂依舊是絕對主角——“只有聲樂才是音樂”的觀點依舊根深蒂固;人們依舊把器樂演奏看成小打小鬧,不受重視。

當然器樂演奏並沒有因此原地踏步:十八世紀的樂器製造技術成就有目共睹。100年的祭奠使得意大利克雷莫納的工匠們在十八世紀頭三十年內把小提琴的製造技術推向頂峰。如今世界上那些最好的斯特拉迪瓦里、瓜內利、阿瑪蒂,以及其他絃樂器都是這三十年及其前後的作品。在鍵盤樂器領域,鋼琴在十八世紀初被髮明出來,但要全面取代那些音量小、但音色悠揚的“古鋼琴”、“大鍵琴”,鋼琴還需要經歷近百年的發展——相傳莫扎特就不太喜歡鋼琴的聲音,所以他的大部分鍵盤作品其實是給大鍵琴創作的。

古典音樂意外史·序(三)

十八世紀前半葉發明了豎笛,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也終於走進了管弦樂團;與此同時,其他種類繁雜的樂器也因其自身表現能力有限而逐步被歷史淘汰。在巴赫、亨德爾所處的十八世紀中葉(所謂的巴洛克時期的結束,以及古典時期的黎明),管弦樂團的建制基本完善了,並且流傳至今。

樂器和器樂演奏就是“蛋”和“雞”的關係。十八世紀末,器樂終於可以和聲樂“平起平坐”了。從前一直都是聲樂唱主角的音樂會,現在也有單獨的器樂演奏音樂會了。那些從來不被重視的伴奏小角色裡,終於走出了讓觀眾為之瘋狂的器樂演奏家;而“取代歌劇詠歎調,用器樂去歌唱”成了器樂演奏家們一代代不滅的追求,至今未變。

“取代詠歎調,用器樂來歌唱”的曲目逐漸被人們稱為“協奏曲”——協奏曲在意大利語裡就是指音樂會。“難道詠歎調就是協奏曲嗎?”你肯定心存疑慮,不過莫扎特那首著名的《G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號,開始的主題跟他的歌劇《牧羊人》中主角阿明達的詠歎調是同一個主題哦,這也算是一個佐證吧。

就這樣,器樂演奏終於在歷經百年的舞臺上扳回一城,為那些“大部分只是在做伴奏、永遠充當默默無聞”的管弦樂團演奏者們增加了一抹亮色。純器樂演奏終於不必在單純的扮演“序曲”角色——在歌劇開演之前,提醒觀眾們該安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