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为什么要杀徐书铮?

微笑转身不见你


冯玉祥为什么要杀徐树铮?一言以蔽之,就是为姻亲和上司陆建章报仇。

首先介绍一下徐树铮其人。

皖系大将徐树铮

徐树铮是北洋高级将领,曾任陆军部次长和国务院秘书长等重要职务,为了与北洋元老徐世昌相区别,后人称之为“小徐”,而称呼徐世昌为“老徐”。徐树铮是北洋元老、长期执掌北京政府实权的段祺瑞心腹,徐树铮为人聪明,善诗文,长昆曲,是个三国时期周郎般的风流人物,段祺瑞对其深信不疑,他对老段也是忠心耿耿。徐树铮为人及其复杂,曾带兵收复外蒙,这是他的一个重要贡献,但也曾组织安福国会,这是其一生之污点。1920年代中期,徐树铮在河北廊坊被冯玉祥派人枪杀。

冯玉祥为什么杀死徐树铮,这还要从陆建章说起。

北洋时期的冯玉祥

陆建章也是北洋元老级人物,从小站练兵时期就追随袁世凯,民国后担任北京政府军政执法处处长,滥杀无辜,被称为陆屠夫。袁世凯死后,陆建章投到直系冯国璋门下,袁世凯死后,陆一度又投靠“辫子军”首领张勋。1917年冯国璋代理大总统,鼓动冯玉祥等人反对皖系首脑段祺瑞对南方用兵,引起段祺瑞等人的仇视。1918年6月14日,徐树铮在天津中州会馆将陆建章诱杀。徐氏此举在北洋政府引起震动,因为他们虽然分属不同派系,但终究都是北洋袍泽,一般不会赶尽杀绝,段祺瑞对徐树铮诱杀陆建章也不满意。

(徐树铮之女是著名语言学家李方桂夫人徐樱,这是她专门为父亲重修的坟墓,如今已破败不堪)

陆建章是冯玉祥的老上司,对冯有提携之恩,并且冯玉祥原配夫人是陆建章的内侄女,陆建章是冯的长辈。鉴于这层关系,当1925年12月30日徐树铮乘火车离京时,冯玉祥部下在廊坊时将其枪杀,为陆建章报了一箭之仇。


民国年间那些事


1925年徐树铮从北京回天津,途径廊坊时,被预先准备好的冯玉祥部下从火车上劫持下来,冯玉祥特意把内表弟即他原配夫人刘德贞的舅舅也是老上级陆建章的儿子找来,当场把徐树铮枪毙在火车站,以报当年徐树铮枪杀陆建章的杀父之仇。当然,真相远不止这些。笔者将撰文另述。

徐树铮

当时徐树铮年仅45周岁,一命抵一命,二人也算是扯平了。可是徐树铮当年为何要枪杀陆建章,以致引来杀身之祸呢?为啥说这件事与张作霖有关呢?这还的从陆建章说起。陆建章生于1862年,被枪杀于1918年,享年56岁。安徽蒙城人,字朗斋,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1895年入袁世凯新建的陆军,从哨官做起,历任营帮带、镇总兵、协统领等职务。民国后任袁世凯总统府警卫军统领兼北京军政执法处处长。在此期间,大肆屠杀革命党人、进步人士及无辜群众,被称为“陆屠伯”。

1914年春,白朗率河南起义军入陕,陆建章被任命为陆军第七师师长兼西路“剿匪”督办,率部由潼关入陕镇压白朗起义军。1915年因镇压起义有功升任威武将军,督理陕西军务。陆建章在陕西裁汰陕军,将行署和各机关人员大都换成安徽人。他为巩固其在陕西的统治,大搞特务恐怖活动,严密监视民众,常因搜捕革命党人而出动数营兵马,且所到之处,奸淫掳掠,无所不为。他还在西安广设妓院,大开烟禁,大增税目,肆意敲诈搜刮陕民。为敛财,他以24万银元将“昭陵六骏” 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等珍贵文物卖给美国人。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陆因劝进有功而被册封为一等伯爵。

陆建章在陕的作为激起了各方人士的不满与义愤,陕民多次爆发“反袁逐陆”运动。

1916年3月,郭坚、耿直率领逐陆军到白水与曹世英、高峻的革命武装汇合,由高峻任司令,正式宣布起义,举起了西北护国军的大旗。起义军转战陕北,攻下十余座县城,使陆建章大为恐慌。为镇压义军,他采取陕人制陕之法,任命原陕南镇守使陈树藩为陕北镇守使兼渭北“剿匪”司令前往镇压。同时命其长子北洋陆军少将、第一旅旅长陆承武率“中坚团”赶赴富平进攻郭、曹。当陆承武率军到达富平后,由于陈树藩的部下胡景翼阵前反戈而使“中坚团”全军覆没,陆承武本人也被生擒。陈树藩遂乘机宣布陕西独立。史称“富平兵变”。

富平兵变后,陆建章恼羞成怒,滥杀无辜,甚至丧心病狂地要将西安城付诸一炬,后在多方反对、 阻拦下才作罢。随之,陆又穷凶极恶,血洗西安模范监狱,300余人被杀害,使许多无辜百姓成为冤魂,制造了空前大血案。

陈树藩为取陆建章的地位而代之,便以陆承武的生命要挟,迫使陆建章答应让出陕西督军之职, 并向北京政府保荐陈树藩接替。1916年5月,陆建章离陕时,陈树藩召集省城官吏到西安八仙庵送行。八仙庵前排着500多辆大车,装的都是陆搜刮陕西人的民脂民膏。据统计其现金、古董、烟土、字画、皮货、珍宝价值约白银3000万两。

省城人民十分气愤,将陆建章的妻女推到街旁阴沟里。已经捞到好处的陈树藩,将陆建章送出潼关,交给河南军队护送回北京。

为陆建章部下的陈树藩之所以敢于暗中促使将陆驱逐出陕西,是因为有段祺瑞、徐树铮的暗中支持。段祺瑞、徐树铮为竭力反袁称帝,才暗中支使。有人将此事密告给陆,因此陆对段祺瑞恨之入骨。袁世凯死后,冯国璋代理大总统,陆任将军府炳威将军、高等军事顾问,成为直系军阀的一员得力干将。他秉承冯意,南北奔走,务求倒段。

1917年段祺瑞派冯玉祥率部援闽。冯玉祥部行至浦口即停止前进,其背后谋主即为冯玉祥的老上司、对他恩重如山的义父,后来干脆把内侄女嫁给冯玉祥的陆建章。不久段祺瑞改派冯玉祥援湘,冯率部开至湖北武穴又停止前进,并发表主和通电两封。此通电也是由陆主使促成。这两封电报对段祺瑞、徐树铮等主战派实际造成的影响比停兵更让他们难于忍受,影响也更坏。不仅如此,17年底至1918年春,陆建章与冯玉祥联合柏文蔚、孙毓筠、王庆云、常恒芳管鹏、陈紫枫等34人联名讨伐主战派干将倪嗣冲。

陆建章的活动严重威胁到皖系军阀在安徽、山东及陕西等地的统治,威胁到段祺瑞对南方用兵的局势,威胁到段祺瑞、徐树铮等主战派的整体地位及既得利益遭,段祺瑞决定除掉陆建章。

陆建章于6月13日由上海到了天津,他是个主和派的幕后活动者,和各省北洋军阀都有一些直接间接关系,冯玉祥的主和,就和他有关,皖系早已把他当作一个危险人物。

1918年6月13日,倪嗣冲、曹锟、张怀芝等各省督军在天津召开督军团会议,参加此会议的督军多数属于主战派,这对冯国璋的主和派极为不利。冯国璋暗中授意陆建章的长子陆承武把他的父亲叫到天津来,其目的是要利用陆建章说服曹锟重新回到直系来,与李纯合作,把督军团会议转变为有利于冯国璋而不利于段祺瑞的一种局面。陆建章由上海抵达天津。倪嗣冲对陆建章恨得咬牙切此,一直想把他除掉,于是找徐树铮商议对策。二人密谋与杨宇霆一同在奉军驻天津司令部对陆下手。

徐树铮与杨宇霆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同学,徐是七期,杨是八期,二人都颇为自负,给外人的印象都是“大言不惭、狂妄过人”,因彼此气味相同,在校期间既为好友。

1918年6月14日,徐树铮与倪嗣冲、杨宇霆商议后,决定写邀请陆建章到驻津奉军司令部天津河北中州会馆晤谈。陆建章自恃为现任将军又是北洋派的老前辈,自信不会有人对他下毒手。据李思浩、彭仲森等人回忆,他如约而往,当时徐树铮正在吃饭。杨宇霆听说陆建章到了,就对徐树铮说“此人十分可恶,把他杀掉算了。”接着顺口骂道“老混蛋又来找死。”

陆建章见徐正在吃饭,便问道“为何这时候才吃饭?”徐回答说:“刚从外面回来。”陆又问:“从何处回?”陆回答说:“自丹忱(倪嗣冲)处回来。”陆的表情似乎很不高兴。不久,徐树铮殷勤地请他到花园密室中谈话,当他走进花园的时候,就有卫士从后面开了一枪把他打死了。临死前,陆建章发觉形式不妙,曾呻吟般地对周边人说“丹忱屡欲杀我。丹忱欲杀我,诚情理之事,亦不足怪。”“又铮为何要杀我?又铮要杀我,就让他杀我好了。”“不意如此而死。”

事后,徐树铮通电向政府报告关于杀陆的原因,段祺瑞为徐树铮杀陆亦承担责任,此事被合法化。

张作霖对徐树铮杀害陆建章一事极其不满。徐树铮特派杨宇霆回奉天面陈一切。张作霖认为徐树铮是以关内奉军副司令身份将陆杀害,此事关系到奉军的名誉问题。同时,张作霖认为徐树铮太过于胆大妄为,致电徐树铮责备其不够审慎,徐树铮复电详细解释并表态:“此后益当格外加审,以副厚爱。”

陆建章为人固非善类,徐树铮忌之杀之,虽然属于派系之间的利益冲突,然而不经审判,即就地正法,亦有悖于常理。而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原是徐树铮在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夫人亦是同学,两家关系本不疏远。所以徐树铮此举,于法于理,均欠妥当。徐道邻回忆,出事后他的母亲非常难过,徐树铮也从不谈及此事,从此亦再未杀人。

附录:

徐树铮关于杀陆原因的电文如下:

迭据本军各将领先后面陈:屡有自称陆将军名建章者,诡秘勾结,出言煽惑等情。历经树铮剀切指示,勿为所动。昨前两日,该员又复面访本军驻津司令部各处人员,肆意簧鼓,摇惑军心。经各员即向树铮陈明一切,树铮独以为或系不肖党徒,蓄意勾煽之所为,陆将军未必谬妄至此。讵该员又函致树铮,谓树铮曾有电话约到彼寓握谈。查其函中所指时限,树铮尚未出京,深堪诧异。今午姑复函请其来晤。坐甫定,满口大骂,皆破坏大局之言。树铮婉转劝告,并晓以国家危难,务敦同袍气谊,不可自操同室之戈。

彼则云我已抱定宗旨,国家存亡,在所不顾,非联合军队,推倒现在内阁,不足消胸中之气。树铮即又厉声正告,以彼在军资格,正应为国出力,何故倒行逆施如此?从不为国家计,宁不为自身子孙计乎?彼见树铮变颜相戒,又言:‘若然,即请台端听信鄙计,联合军队,拥段推冯,鄙人当为力效奔走。鄙人不敏,现在鲁皖陕豫境内,尚有部众两万余人,即令受公节制如何?’云云。树铮窃念该员勾煽军队,联结土匪,扰害鲁皖陕豫诸省秩序,久有所闻,今竟公然大言,颠倒播弄,宁倾覆国家而不悟,殊属军中蟊贼,不早清除,必贻后戚。当令就地枪决,冀为国家去一害群之马,免滋隐患。除将该员尸身验明棺殓,妥予掩埋,听候该家属领葬外,谨此陈报,请予褫夺该员军职,用昭法典。此令。


侃侃民国那些事


徐书铮应为徐树铮。

冯杀徐,既有私恨,也有公仇。

私仇中不得不提陆建章。

陆建章追随袁世凯起家,曾任警卫军统领兼北京军政执法处处长,为人心狠手毒,杀人如麻,有"陆屠户"之称。

1914年春,白朗军入陕,陆建章所部被编为陆军第七师,陆任师长兼西路“剿匪”督办。同年夏,陆率部由潼关入陕镇压起义军。1915年升任威武将军,督理陕西军务。

陆督陕时为政很差,横征暴敛,声名狼藉,甚至以24万银元将“昭陵六骏” 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等珍贵文物卖给外国人。陕人数度搞逐陆运动,最终被陕西本土的陈树藩忽悠出陕西。

袁世凯死后,陆又投靠“辫子军”首领张勋。直系冯国璋代理大总统期间,陆任将军府炳威将军、高等军事顾问,成为直系军阀中的干将。

1918年,陆策动冯玉祥等主和以反对段祺瑞对南方用兵武力统一计划,遭到皖系的嫉恨,把他当作眼中钉。1918年督军团在天津开会,冯国璋让陆建章长子陆承武把陆联系到天津,利用陆说服曹锟回到直系,与李纯合作,把督军团会议开成一次有利于冯不利于段的会议。

段系获悉后暗下杀心。陆到天津后,段祺瑞亲信、有小诸葛之称的徐树铮邀请他到天津中州会馆的驻津奉军司令部一谈。陆自恃为北洋老人,没人敢把他如何,遂大胆前往。与徐见面后徐请他到一处密室叙话,在路上被徐安排的人在其背后开枪将其打死。

陆建章虽非善类,但被徐树铮不经审判就予以正法,引起了很多北洋老人的不满。北洋军阀各派系虽然势同水火,但有一条不成文规矩就是基本不对个人实行杀戮。另外陆建章之子陆承武和徐树铮还是在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而且两人的夫人也是同学。但为了集团利益,小徐毫不客气,据说事后徐树铮也从不谈及此事,从此也再未杀人。

而陆建章是冯玉祥的老上级,还是亲戚。冯原配夫人刘德贞即是陆内侄女,冯称陆为舅父。

徐树铮是萧县人,北洋军阀中的皖系名将。在日本学习过军事,颇有谋略,时称“小徐”,以区别于徐世昌。

后来成为皖系段祺瑞的主要心腹谋士,辅佐段祺瑞“三造共和”,又在与直系冯国璋的争斗中引张作霖奉军入关,加强皖系权力,段祺瑞放手让其主持“武力统一”。徐还成立安福俱乐部,间接操纵国会选举。

值得一提的是1919年时任西北筹边使的徐树铮兵不血刃,就迫使受沙俄控制以“自治”名义分裂出去的外蒙古取消“独立”。

直皖战争失败后徐试图策划段祺瑞东山再起,遂南联孙中山、北联张作霖形成反直三角同盟,但很快宣告失败,后出国游历。1925年徐回国,想联合孙传芳和张作霖反冯玉祥。

据说当时段祺瑞就收到“又铮不可行,行必死”的字条,段祺瑞急忙派人劝阻徐树铮南返,但徐树铮毫不介意,还婉拒了段祺瑞的派人护送。于是冯玉祥私恨公仇一起报,遂在1925年12月30日风雪之夜徐树铮乘火车离京经廊坊时命部下张之江将其劫持并枪杀,徐时年四十六岁。

冯事后还报告称:“徐上将有功国家,不幸在路上为匪人劫害,其死甚惨,请政府优予裹恤。”并鼓动陆承武承认是其为父报仇。

所以,冯杀徐既有私恨,也有公仇,也传说有其他内幕。有一说即是徐树铮此次欧洲之行筹得不少款项,正准备助段东山再起,所以派系纷争或许是更主要的原因。历史就是如此,每次事件发生都非孤立事件,必然有N多关联。

徐树铮秀才出身,精通经史,学问不错,其书法遒劲,诗词雅致,经常与当时名士林琴南、张謇、柯绍忞、马通伯谈学论道。1925年访问英国时在皇家学院以“中国古今音乐沿革”为题进行演讲,连《泰晤士报》都发表文章大加赞誉,可惜英年早陨。

据说徐死前不久曾拜会张謇,徐被杀当晚,七十多的张謇梦到小徐站在窗前,并口占一诗:

“与公生别几何时,明暗分途悔已迟。戎马书生终误我,江涛澎湃恨谁知。”

说完就消失在夜色中。

张謇惊醒把这首诗誊写在纸上后掷笔痛哭:“又铮必出事故!”

不久果然传来小徐被杀。

张謇含泪做《挽又铮》:

策蹇彭城,看芒砀山川犹昨。数人物,萧曹去后,徐郎应霸。家世不屠樊哙狗,声名曾隽燕昭马。战城南,小怯又何妨,能为下。将玉帛,观棋暇。听金鼓,横刀咤。趁续完骞传,更编尊雅。反命终申知遇感,履凶不论恩仇价。好男儿,为鬼亦英雄,谁堪假。


赵燕云


民国北洋军阀徐树铮,是 皖系军阀段祺瑞的智囊,任段祺瑞政府陆军部次长,曾收复外蒙,维护国家统一。这应该是徐书铮一生最大的历史功绩。民国十四年,徐树铮考察欧美、日本回国。专车行至廊坊,被冯玉祥指使部下张之江挟持而去,随着一声枪响,一代枭雄,竟曝尸荒野,终年四十六。至于冯玉祥为什么要杀徐书铮。对公对私于冯玉祥和徐书铮都势若水火。

【皖系大将徐书铮】

公仇: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就分成三个系就是直系,皖系,奉系。直系以冯国璋为首掌握江苏、江西、湖北、直隶等省的地盘。.皖系是以段祺瑞为首的军阀集团.掌握了安徽、山东、浙江、福建等省的地。至于奉系军阀张作霖一直盘踞关外。可以说关内的斗争就是直系和皖系轮流坐庄。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吴佩孚、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曾屡屡爆发战争。徐树铮是北洋皖系军阀段祺瑞最为信赖的股肱之臣。段祺瑞视其如己出,为了推荐他,甚至不惜当面与袁世凯翻脸。冯玉祥又是直系吴佩孚、曹锟的悍将。所以冯玉祥杀徐书铮是直系皖系争权夺利的结果。

【直系大将冯玉祥】

私仇:冯玉祥从军当时的协统陆建章对冯玉祥很器重。陆建章有位由他抚养长大的内侄女刘德贞,便许配给冯玉祥,这样一来,冯玉祥便成了陆建章的内侄婿,以后冯玉祥得到了陆建章的提拔和帮助。可以说陆建章对冯玉祥有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况且两人还是亲戚关系。当时直皖两系军阀斗争激烈,陆建章身为皖人,却身居直系,屡次策反皖系将领反叛段祺瑞,徐树铮在天津先斩后奏,以《惩治盗匪法》为由,枪毙了陆建章。所以冯玉祥杀徐书铮也可以看成公报私仇。


睁眼看西安


冯玉祥指使别人杀害徐树铮是民国时期比较有影响力的案件,丝毫不逊色于宋教仁被刺案,1925年12月30日,北洋军阀中皖系大佬徐树铮在从北京到天津的途中,被冯玉祥派人劫持下火车,在廊坊车站枪杀,那么冯玉祥为何要杀徐树铮呢?

很多人都给出大致相同的答案,并且从公私两个方面给出了解答,本回答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给出解释,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并且思考这段历史!

我是史论纵横,如果你认为我分析的有道理,欢迎关注!

冯玉祥与徐树铮的私仇与公恨

私仇的话,就是徐树铮1918年枪杀了直系军阀陆建章,而陆建章既是冯玉祥的上司,也是冯玉祥的舅舅,在廊坊车站的时候,冯玉祥安排的就是陆建章的儿子,来完成刺杀的,真是杀舅之仇七年不晚。

公恨的话,很多人说冯玉祥是直系军阀,而徐树铮是皖系军阀,当时徐树铮要联合孙传芳和张作霖共同打击冯玉祥,所以,才遭到冯玉祥的杀害。

我肯定是不完全同意上面的说法,于私来说,了解冯玉祥的人都知道,冯玉祥虽然被称为爱国将领,但是其为人不敢恭维,从政从军以来多次倒戈,于朋友于领导于恩人都是薄情寡义之人,当然这可以理解为为了信仰,但是这样一个为了信仰之人会为了杀舅之仇隐忍了七年?所谓借助陆建章儿子之手,在我看来不过是借刀杀人而已。

于公来说,冯玉祥也不可能是为了直系,杀害徐树铮的时间是1925年底,直皖之间的矛盾在1920年的直皖大家就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而且在1924年9月的第二次直奉大战期间,冯玉祥阵前倒戈,回京发动“北京政变”囚禁了直系首领曹锟,并且邀孙中山北上,请段祺瑞担任临时执政。

当时的冯玉祥已经不是直系的人了,是一个反直系的存在,而皖系的段祺瑞也作为他的傀儡,受其支配,所以,冯玉祥不可能因为直系而杀害皖系的徐树铮。

冯玉祥杀害徐树铮的真正原因

徐树铮今年来被人追捧,是一种对以前收回中国领土的人的一种肯定,比如岳飞北伐、郑成功收复台湾,徐树铮收复的是外蒙,因此,徐树铮也被称为民族英雄。

徐树铮早年留学日本和奉系的杨宇霆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是同学,而段祺瑞和张作霖都是日本支持的政权,这一点和冯玉祥就有着本质的区别,冯玉祥表面看没有列强的支持,其实冯玉祥和孙中山都是苏联支持下的军阀或者政权。

苏联和中国当时的核心利益问题,有中东路问题和外蒙独立问题,远东问题就不说了,张学良因为中东路和苏联发生过冲突,建国后还发生了珍宝岛战役。现在就来说一说外蒙问题,北洋军阀无论是皖系的段祺瑞(日本支持)、奉系的张作霖(日本支持)还是直系曹锟、吴佩孚(英美支持)都不承认外蒙独立。尤其是徐树铮在1919年的时候还派兵收复了外蒙,此后,张作霖也染指外蒙。(当然冯玉祥在1925年11月也策动郭松龄反奉)

那么,当时谁同意外蒙独立呢?孙中山 孙中山 孙中山,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为了获得苏联的支持,孙文同飞越有一个联合宣言,就是孙中山全盘承认苏联的在华权益,直接承认了外蒙独立和中东路,苏联大力扶持孙中山的广州国民政府,帮助国民党建设黄埔军校,并且提供北伐需要的武器弹药,这就是你看到的北伐军势如破竹的原因。

冯玉祥在北京政变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邀请孙中山北上“商讨国事”,徐树铮号召孙传芳和张作霖停战,一同对付有“赤色”嫌疑的冯玉祥,而且在对待南方问题上,徐树铮是北洋政府中一直坚持武力统一南方的人。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显示冯玉祥要投靠苏联,但是得到情报的冯玉祥杀了徐树铮,后来在直系和奉系的打击上,冯玉祥宣告下野。注意看时间节点,1925年年底杀害徐树铮后,1926年3月辞职后直接到苏联考察,5月加入国民党,7月在李大钊电请下回国,8月到达广州国民政府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9月在内蒙古五原誓师,1927年就拉起了将近40万人的队伍,你认为冯玉祥在苏联的这几个月都考察了什么?

所以,冯玉祥杀害徐树铮不仅是私仇公恨,更有复杂多端的外国列强的参与,徐树铮更像是一个冯玉祥想要入伙的投名状,在策划了郭松龄反奉,杀害了徐树铮之后,随即冯玉祥就迎来了自己的巅峰。

我是史论纵横,如果你认为我分析的有道理,欢迎关注!


史论纵横


先说徐树铮杀陆建章,陆建章是小站时期的协统后任北洋第7师师长。徐树铮杀陆建章的举动是违背北洋军阀团体袍泽之义的。不管今天因为阻止了外蒙独立有人把他推到民族英雄的地位,他的举动绝不会是段祺瑞授意,他在张作霖入关调和直皖时也曾阴谋扣留张作霖,张觉察后化妆逃跑。可见徐在政治手段上集阴谋暗杀暴力一体!在说冯玉祥是陆建章的外甥女婿,在滦州起义获罪北陆建章救了一命,后来保举左路补备军团长升16混成旅长!陆建章因政见不同被后辈徐树铮从身后开枪杀死在车站阅台,冯玉祥痛恨在徐树铮担任段祺瑞政府陆军次长时的种种打压,和恩人的被杀,所以在廊坊组织扣留了由北京去往天津的徐树铮,并由陆建章的儿子陆成武出面枪毙了徐树铮并在京津登报为父报仇甘受法办。


一叶小舟风雨渡


一会说为何杀他,先说徐树铮干的事吧,徐树铮大才,不假…但是有人觉得他是个祸根,杀了也该,这是为什么呢?本来外蒙古已经被怀柔了,徐故意把人家逼反,然后再去光复!(反观陈毅比徐树铮的搞法更为温和)这样的徐树铮是民族英雄还是民族祸根?虽然两种搞法的结局未必会不一致,各有利弊,最终结局还是外蒙独立,谁让当时国家那个鬼样子…但是很多人还是鄙视徐树铮这么玩。



再多说几句不想干的,俄国人之所以弄不下东北,是因为有日本人掣肘,之所以弄不下新疆,除了有英国人的势力外,最关键是新疆势力太庞杂,它也吞不下。麦斯武德,尧乐博斯那帮维族精英都是反俄的,哪怕是乌斯满的哈萨克人也不喜欢俄人。而新疆境内的那批归化族(俄罗斯族)本来大多数就是白俄,当然不否认也有苏联势力的渗透,但白俄本身就对苏联比较恐惧。


徐树铮照片


徐树铮(1880年—1925年),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皖系名将。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因区别于同时期的另一政治人物徐世昌,人称“小徐”。


冯玉祥照片

再来说说冯玉祥为何杀他,公私原因都有吧。替舅舅报仇的名义啊,徐树铮杀了冯玉祥的亲戚陆建章。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所以

冯杀徐树铮的时候,一个挡箭牌就是把陆的儿子拉出了。何况,冯玉祥和徐树铮还有公仇…公仇➕私恨一起,终于下手毙了徐树铮。


李三万的三万里


1925年12月30日凌晨,一列加挂火车停在廊坊呼啸寒风中。一名军官带领两名大刀队登上火车,旋即架着一名睡衣男子扬长而去。两声枪响,男子倒在冰冷的黑夜。杀人的是察哈尔都统、冯军前线司令张之江的兵,被杀的是一代枭雄徐树铮。

徐树铮,何许人也?他是晚清秀才、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生,北洋军阀皖系名将;他是段祺瑞的心腹谋主。他利用张勋复辟赢得府院之争,迫使黎元洪黯然下台,让段祺瑞坐收三造共和的美名。他率区区八千将士,仅用22天,不费一枪一弹,便挫败日俄阴险图谋,使外蒙重归版图,为维护国家统一立下汗马功劳。是孙中山眼中的班定远。

冯玉祥为什么要杀他?只因“私仇公恨”四个字。

1918年,段祺瑞在徐树铮的策划下,调兵遣将,长驱南方,准备一举统一全国。谁知北洋军的重要将领大多厌战主和。这使段祺瑞和徐树铮对此颇为恼火,一万匹草泥马在心中不停奔腾。恰在此时,民国总统冯国璋背地里扇阴风点鬼火,请北洋军阀兼特务头子陆建章到天津拉拢曹锟,以便进一步打击主战的皖系。此时徐树铮正在天津,任奉军副司令。得知这一消息,心想此人不除, 大事休矣,一不做二不休,决定立即向其动手。

徐树铮以晚辈名义,十分恭谦地写信给陆建章,邀请他到驻津奉军司令部赴宴。陆建章自恃北洋前辈又是现任将军,徐不可能对他下手,于是欣然前往。但是,他低估了徐树铮的胆大妄为,当陆建章走进花园时,徐的卫士在他身后开枪了。这一枪,闯下弥天大祸,也与冯玉祥结下解不开的死疙瘩。

原来,陆建章是冯玉祥的老上司,冯玉祥

是陆建章的侄女婿,在冯的成长过程中,曾得到陆建章始终如一的关照。陆建章既是冯的舅舅,更是冯的恩人。这样随随便便被徐树铮枉杀,此仇不报,冯玉祥何以为人。

但是,冯玉祥并没有马上发难,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实力还远不及徐树铮的主子段祺瑞。所以他把仇恨默默的埋在心底,没有对陆建章的横死发出任何声音,好像这事和他毫无关系。他在沉淀、他在等待,等待着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哪一刻。

天道好还,报应不爽。几年后,冯玉祥在直奉大战期间回师北京发动政变,权势倾天。此时的段祺瑞在军阀混战中失势,此时的徐树铮刚刚结束历时半年的欧美考察,坊间议论纷纷,说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十分看好徐树铮,将大力支持皖系,助其武力统一中国。这不能不引起冯玉祥的极大警惕,也更加深了冯玉祥杀徐的决心。私仇公恨一起涌上冯玉祥的心头。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一个运筹帷幄的军阀、处心积虑的政客倒在了廊坊12月的长夜里,而历史的列车依然滚滚向前,从不为谁停留。


上将嗳福斯


原本,北洋主干就是直皖两大军阀体系,奉系算是旁支。所以老一辈的北洋军阀,比如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曹锟等人都遵守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战场上真刀真枪被打死那是命,但绝不能对一个军营中分出来的兄弟下死手。打仗输了,就爽快交出军队地盘,宣布下野就不能追究。别说将军以上的军官,普通俘虏也不能杀。

这个约定事实上也被全国军阀大体遵守。比如四川军阀混战二十年,上午是兄弟,下午就开战,晚上又讲和,一起吃饭听戏。

不过,年轻气盛的徐树铮做得出格了。他用陆军部名义召集陆建章开会,让警卫在背后将其枪杀,而陆建章是冯玉祥舅舅。1925年徐树铮坐火车南下,冯玉祥指示张之江率部拦截并将其杀害再将陆建章儿子请来,宣称是报仇杀了徐树铮。对此,段祺瑞却无话可说。

类似的,还有孙传芳。

1925年,孙传芳俘虏奉军军长施从滨,将其斩首曝尸三日。1935年,施从滨之女施剑翘于天津佛堂三枪击毙隐居的孙传芳,并留在现场等候警察。消息传出,民意非常同情施剑翘,大批名人求情,最后轻判7年。而施剑翘于1936年底得到特赦,后投身抗战宣传。


四川達州


谢谢邀请。徐树铮(1880—1925),字又铮,北洋名将,人称“小徐”,以便与曾任民国总统的“大徐”徐世昌区分开来。徐树铮是清末秀才,弃文从武,为段祺瑞所赏识,被着力栽培,成为段最为信赖的股肱之臣。段视其如己出,为了推荐他,甚至不惜当面与袁世凯翻脸。

民国八年(1919年),官任西北筹边使的徐树铮兵不血刃,使受沙俄控制而“自治”的外蒙回归祖国怀抱。这是他人生的高峰,功劳之高,连孙中山先生也认为堪比汉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班超和“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等卫戍边疆之名将。

徐树铮书法遒劲,诗词雅致,精通经史,与当时名士林琴南、张謇、柯绍忞、马通伯谈学论道,相交甚笃;并擅昆曲。1925年访英,在皇家学院以“中国古今音乐沿革”为题进行演讲,连《泰晤士报》也大表钦佩。可见徐树铮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

有才者不免恃才,恃才者则易傲物,傲物者往往跋扈,乃古今才士的通病。徐树铮也是如此,甚至连总统黎元洪都不放在眼里。这一性格缺陷,为其人生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

民国七年(1918年),徐树铮在天津先斩后奏,以《惩治盗匪法》为由,枪毙了同为北洋袍泽的陆建章。陆建章是天津小站练兵出身,曾任军政执法处处长,杀人如麻,有“屠夫”之称。

陆建章为人固非善类,被传有通匪之嫌,但徐树铮杀他,难免牵涉背后派系之间的利益冲突,且不经审判,即就地正法。而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原是徐树铮在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夫人也是同学,两家关系还不错。所以徐树铮这样做,于法于理于情,都不怎么样,他的为人还是有问题的。

陆建章之死,震动官场,不免人人自危,引起恐慌。仇恨的种子,更在一个人的心中深深地埋下,他就是陆建章的外甥,颇受其


恩惠的冯玉祥。

民国十四年(1925年),徐树铮考察欧美、日本回国。其时北方局势不稳,但顾于考察成果丰硕,他正踌躇满志,执意回京复命。至京述职完毕,他又不听劝阻,执意南返。据说当日段祺瑞案前曾出现“又铮不可行,行必死”的字条,段急派人送徐,徐并不介意,并拒绝军队护送。

十二月三十日凌晨,徐树铮的专车行至廊坊,被冯玉祥指使部下张之江挟持而去。风雪之夜,随着一声枪响,一代枭雄,竟曝尸荒野,终年四十有六。徐是政府专员,身为同僚的冯玉祥自然不会承认自己杀人,而是电报政府,云:“徐上将有功国家,不幸在路上为匪人劫害,其死甚惨,请政府优予裹恤。”其间,更有陆承武呼啸而至,自称为父复仇之一幕。

冯玉祥杀徐树铮,原因有三:

一是徐树铮访欧筹得款项,有望东山再起,一但东山再起,对冯玉祥威胁太大,所以先下手为强。

二是徐树铮反共立场鲜明,冯玉祥当时已经与共产党合作,为了表明立场,所以杀了徐树铮。

三是冯玉祥为了报答陆建章的知遇提携之恩,为了给陆建章报仇而杀了徐树铮。

综上所述,冯玉祥杀徐树铮,我个人认为给陆建章报仇和害怕徐东山再起是主要原因,至于为了共产党而杀徐只能算次要原因吧。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探讨,不足之处多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