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民国时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是如何从小兵做到总司令的?

龙波基尼


冯玉祥在民国时期堪称一个传奇,是少有的从丘八出身混到麾下四十万大军的总司令,民国军阀虽然多,唯有玉祥最传奇。

丘八就是大头兵,真正大头兵出身的人,很少有人能够担任军官,但是老冯是谁啊!老冯长的一副憨厚样,身材魁梧,声音嘹亮,十分上进,凭借着“兵王”的资本,冯玉祥在北洋当兵期间被第六镇标统陆建章看上了,并且将侄女许配给了冯玉祥,可以说,没有陆建章就没有冯玉祥。

大头兵当军官的晋升之路是十分困难的,有了后台就不一样了。

在陆建章的栽培下,冯玉祥逐渐成为北洋军阀中的一个小头目,1911年武昌起义后,冯玉祥积极响应,领导了滦州起义,可以说,在冯玉祥的一生当中,这次起义最为光辉,是其追求革命,追求真理最为纯粹的一次,没有包裹任何私货的一次,却是失败的最惨的一次。

滦州起义后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冯玉祥担任总参谋长,然而在全国形势一片大好,起义就能成功的清末时期,滦州起义最终已失败告终,对于冯玉祥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然而,冯玉祥有后台啊!在陆建章的搭救下,冯玉祥在北洋军中继续效力,并且被任命为营长,1914年冯玉祥就混到了第16混成旅的旅长。

很多人可能对这个混成旅没有什么概念,认为冯玉祥不就是个旅长嘛!实际上,在整个袁世凯时期,总计不过17个混成旅,冯玉祥的混成旅在巅峰时期多达上万人。

从1915年袁世凯称帝,到1924年直奉大战期间,冯玉祥几乎全程参加了民国前期的军阀混战,在混战中不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背后的靠山也主要直系,冯玉祥的后台陆建章就是直系大佬,后来又被直系的曹锟所看中,彻底成为直系将领。

然而冯玉祥又是一个同情南方革命党的北洋将领,所以在多次对南方革命党的战争中都尽力克制。对于这一点,吴佩孚是极为不满意的,因此,处处排挤冯玉祥,使得冯玉祥在直系中的处境并不好。

在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后,冯玉祥稳住了后方,为直系的胜利取得了重要的贡献,然而直奉大战后,却并没有给冯玉祥过多的好处,担任河南督军不久还被吴佩孚给整北京去了,表面高升实际没有实权。

在北京的冯玉祥为了和曹锟搞好关系,积极帮助曹锟贿选,是1923年的大丑闻之一。

到1924年奉系卷土重来时,曹锟不得不让吴佩孚和冯玉祥两员大将前去迎敌,在排兵布阵中,吴佩孚处处给冯玉祥使绊子,如果冯玉祥听了吴佩孚的指挥估计到了山海关也是送人头。

于是,冯玉祥一不做二不休,在吴佩孚与奉军打得正激烈的时候,从后面倒戈,发动北京政变致使直系大败。

可以说,北京政变是冯玉祥走上人生巅峰的必经之路,在政变过后冯玉祥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这一下子是捅了马蜂窝了,遭来整个北洋军阀的打压,1926年1月西北军在直奉两系的联合打压下,逐渐不支,冯玉祥只好通电下野,到苏联考察。

冯玉祥5月份到达莫斯科,7月份回国,9月份五原誓师,然后就拉起了一致将近四十万人的队伍,成为民国时期地方军阀中的巅峰,关于冯玉祥是如何崛起的,跟这次考察是脱不开关系的。

综合来看,冯玉祥的成功之路并不简单,首先要娶一个有实力的老婆,能给你带来后台;其次,是自身有一定实力,没有核心实力终究是烂泥扶不上墙;再次,对朋友该下狠手的时候就下狠手,冯玉祥崛起过程中,前前后后多次倒戈;最后,要能分清楚形势,知道谁能给你带来最大的资源,站队是很重要的。

成功不能复制,冯玉祥从士兵到总司令的这个过程是无法复制的。


史论纵横


躲避太平天国战乱的时候,冯玉祥的父亲一家,逃进一个破庙里。生活没着落。后来去了附近一家姓张的地主家做佣工。

张地主家有两个儿子。这两个小地主不爱读书,所以老地主就请了一个武术教练在家里教他们练武,希望他们参加武举。长辈总希望孩子混个出身的。这两个小子对练武并不感兴趣。练了半天也没什么长进。倒是这个年轻的佣人对这些刀枪棍棒上了瘾。武师闲着也是闲着,所以就尽心点拨。



考期到了,小佣人扛着行李送小主子去应考。

初试,技术科目,射箭,两个小主子都没中箭靶。力量科目,哼哧半天,石担子也没举起来。

两个小少爷羞愧难当。周围的小举子们一阵讪笑。

这时考官不知脑子搭错了哪根弦。指着小佣人说,你跟他们是一块儿的吗?你来试试。

小佣人这时正在一边看着这两个不争气的少爷心里起急。听考官这么一说。走上前,把长辫子往脖子上一绕,搓搓手,挽起弓,搭上箭。嗖嗖嗖,三箭全中。周围一阵喝彩。

一百五十斤的石担,也轻松挺过头顶。



这个小佣人。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冯玉祥将军的父亲。流传所说冯玉祥出身军旅世家,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尽管也算是科举出身,但冯的父亲没读过书。虽然连年征战,但也没有什么显赫的军功,所以一直做着一个兵头将尾的底层小军官。成家以后,生活依然困苦。

在保定城外驻军的时候,成了家,生下了冯玉祥兄弟七个,后来养大的只有冯玉祥和一个哥哥。

那个年月,兵荒马乱,社会凋敝,民不聊生。当兵吃饷也是一个谋生的手段。当然这是个刀口舔血的工作,想加入进去,混个出身也并不容易。

想当兵要有缺额才能补得进去,这还得靠关系。

冯玉祥的机遇就是这么来的。

军中出了一个缺,正好冯玉祥父亲的一个朋友是个管带。正好就说这个缺就给冯老爷的儿子吧。

于是马上就在花名册上填报。可是这位管带却不记得冯玉祥的大名叫什么了。回去问,怕缺额被别人顶了,所以随口就来了一个冯玉祥。

鼎鼎大名的冯玉祥。就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无意中,写进了中国的历史。

当时冯玉祥十一岁。后来的冯玉祥身材高大魁梧。他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和一般成年人身高相当了,还真是块当兵的材料。

义和团兴起的时候,冯玉祥所在的练军参加了镇压义和团的军事行动。当时的清廷立场一点都不坚定,开始是镇压,后来又鼓励。妄想利用义和团打外国人,到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朝廷跑了,军队也就跟着跑。

局势一片混乱。义和团的逃兵和练军的逃兵一路逃,一路抢,主要还是抢百姓。

城里的大户们,家里都预备好了八国的国旗,看见个子小的就挂太阳旗,看见大个儿的就挂上德国旗。奴性十足。

这一役。冯玉祥只是个大头兵。看着这些情状,心里十分不忿。

到后来。辛丑条约签订,李鸿章忧愤而死,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

是条汉子都会有屈辱感。

八国联军已经招来了,朝廷都跑了,城下之盟,让李鸿章怎么办。那些妄图想侥幸靠义和团叛乱制约洋人的满清官员。趁机抢夺洋人和百姓的官军,无知加贪婪的拳民。

城下之盟,八国联军,狠狠的敲了清政府一竹杠。李鸿章举全国之力建造的最先进的大沽口炮台,至少相当于今天的几艘航母了,被迫自行拆除了。冯玉祥是参加过建炮台的部队,那种建造过程的艰辛和建成以后的豪迈,一朝破灭,心中的愤懑和憋屈,实可想象。清政府收入的大头,上百年的关税,盐税,都抵押给外国人了。这么多刀口上舔血的士兵,为那么一点细碎的银子出生入死,冯玉祥作为最底层的士兵,感同身受。

中国清朝政府的懦弱,中国军队的不堪,中国民众的垃圾。都深深的刺痛着冯玉祥。他后来的杀伐决断。有些可能并不够理性。但他的这种仇视外族。嫉恨满清。对国民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这个种子在心里种的太深了。大家说他是倒戈将军。与他自己倒可能是不断的叛逆,不断的革命。我甚至觉得他是中国那个时代的切.格瓦拉。


野史笔记


冯玉祥虽然名声不怎么样,可是他能够从一介名不见经传的小卒一路做到拥兵数十万的统帅,乃至一度控制过北京政府,足见此人手上破有几分能耐。

他的出身也很不好,父亲曾经只是一个小小的泥瓦匠,好在他父亲也不是个认命的人,考上了武秀才之后投入了淮军刘铭传麾下。

所以,冯玉祥投身军旅多多少少也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当然也有投军混口饭吃的原因,毕竟那年岁穷呀!

他家不仅穷,他爹他娘还染了鸦片瘾,所以他的少年时代过得挺悲惨的,他母亲病逝之后,他说“家里一文不名”,竟连丧葬费也拿不出来,后来到了民国十一年他将母亲灵柩起出来和他父亲合葬的时候还在感叹“几十年来的夙愿,这才得以偿还”。

这样的少年生活,或许也正是养成了他将来的性格吧。

人嘛,总得想办法活着,总得想办法让自己活得更好!

人嘛,想让自己活得更好,总得想办法让自己往上爬呀!

所以,他才会为了不断地往上爬,做出一些让人无法理解乃至是唾骂和痛恨的事情。

冯玉祥在1896年的时候正式投入保定五营为军,可实际上他早在12岁那年便已经到军营中拿枪了。

他原本是在学塾读书,可他家穷呀,供不起学费,那就只能弃学了,弃学了也得学一手能够讨生活的手艺不是?所以,他便跟着父亲到了军营里。

说实在话,一个人的成功虽然有一定的运气使然,但终究不是偶然的,他虽然身在军营,但却很清楚知识对于改变命运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坚持自己读书学习,练字也没落下。当时军队风气不好,军中喜欢赌博,但冯玉祥不赌,他是一边抱着枪站岗,一边捧着书在读,他曾经的一个部下后来说他尤爱看三国,还能从头到尾背出来。

三国讲的是什么?不正是尔虞我诈嘛!冯玉祥后来所处的环境,也同样充满了尔虞我诈。

甲午战争之时,冯玉祥所在的部队被调去修筑大沽口炮台,那一次经历更是让年少的冯玉祥心理受到了难以描述的冲击。

他后来在回忆录中说自己受到了强烈的刺激,遂在心中立誓:“今后我不当兵则已,要当兵,誓死要打日本,尺地寸土不许由我手里让日本夺了去!”

不过,1895年冯玉祥只有13岁,看到血肉横飞的场景,他到底是害怕还是在立誓且不说,但或许让他明白了一件事——想不被人欺负,那得自己有实力才行!

总之,少年时代的一些经历,是促成冯玉祥将来一次又一次的“倒戈”所不可或缺的因素。

对于冯玉祥的崛起,当然也不能不说陆建章,陆建章可是冯玉祥人生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贵人。

冯玉祥在1902年离开淮军,投入了袁世凯武卫右军,也即我们所熟知的北洋新军,这可是清政府倾力培养的军队,自然便意味着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机会,所以冯玉祥才会毫不犹豫地投入北洋新军。

他在淮军时原本已经是个小军官了,到了北洋新军之后同样升得很快,并且还得到了协统陆建章的赏识。

陆建章后来还将自己的内侄女嫁给了冯玉祥,有了这层关系之后,陆也开始不断地将自己能够掌握的一些资源向冯玉祥倾斜,冯这才得以抓住机遇迅速往上爬,到了1910年之时已经升任一营管带了,他后来之所以能够作为滦州起义的主要人物之一便是得益于此。

后来冯玉祥任北方革命军政府的总参谋长时险遭王怀庆杀害,也是陆建章出手相救,他才免于一死。

随后,他又在陆建章的重用之下一路高升。

所以,冯玉祥之崛起可以说绝离不开陆建章的赏识和培养,后来冯枪毙徐树铮,除了打击段祺瑞之外,也有为陆建章报仇的原因在内。

冯玉祥此后为了继续往上爬,也就走上了不断“倒戈”的道路,他每倒戈一次,势力便上涨一分。

这也让他尝到了倒戈的甜头,所以才会倒戈成瘾。

袁世凯实力强则乖乖依附袁世凯,袁世凯成众矢之的则“倒戈”。

段祺瑞在袁世凯死后接掌北洋政府,为众人之所望,冯自然也乖乖听命,后来“护法战争”时期,为了避免消耗自己手中的实力,又跳出来“倒戈”段祺瑞,当然他毕竟是直系,倒段也没什么。

冯玉祥原本属于直系,受吴佩孚所统辖,但是后来更进一步,趁着吴佩孚和张作霖打得不可开交之时,临阵倒戈,从背后狠狠地捅了吴佩孚一刀,以至于吴输掉了第二次直奉战争。

冯玉祥则通过这次倒戈一度掌控了北京政府,当然,张作霖岂能让他如愿?为了驱逐冯玉祥,张又联合直系反攻冯玉祥。

实际上,冯玉祥被人称为“西北王”,但是在1924年倒戈吴佩孚之后,他才算脱离了直系而自成一系。

冯玉祥这次倒戈之后控制了北京政府,看似爬上了人生巅峰,实则却不然,他可是如坐针毡呀,还把段祺瑞和孙先生搬出来救场,只可惜他终究还是被张作霖和直系打得只能出走苏联,几乎跌落到人生谷底。

只不过,冯玉祥从苏联回来之后站对了队,选择投入北伐阵营,随后在五原誓师,收拢被张作霖打得七零八碎的旧部,后又陆陆续续收编整训来投的部队,这才再一次爬上巅峰。

实际上,冯玉祥每一次倒戈,说白了也是战队的问题,只有站对了队,才能谈下一步的发展。

如果站错了队,哪还有发展的机会呢?

他之所以能够每倒戈一次,实力便上涨一分,说明他站对了队,也正说明了此人眼光之毒辣。

他再一次倒戈,是“倒蒋”,不过被蒋打得遍体鳞伤,再也爬不起来。

他最后一次倒戈,也是最后一次战队,实际上也站对了,只可惜他没料到自己会在回国的路上遭遇意外,从而死在了海上。


宁糊涂


冯玉祥能从小兵做到总司令,一是靠陆建章的扶持,二是他自己部队掌握的牢,三是能抓住时机。

陆建章的赏识,对于冯玉祥初期的发展非常重要。

冯玉祥家中并不富裕,所以1891年他9岁时就在军中挂名,15岁正式从军,此后他先后在淮军、武卫右军、北洋新军中服役,到1905年时,冯玉祥从军已经9年,不过是北洋第6镇的一个排长。

不过此时的冯玉祥时来运转,因为他平时刻苦学习,加上又在私塾上过学,能识文断字,因此被协统陆建章看中,主动提出把自己妻子的侄女刘德贞介绍给冯玉祥为妻,并请标统王化东前去做媒。

冯玉祥原本觉得自己地位太低,高攀不上。不过标统王化东也很赏识冯玉祥,因此极力撮合,最后冯玉祥和刘德贞结为夫妻,也和陆建章成为了亲戚。此后陆建章就大力提拔冯玉祥,短短5年时间,冯玉祥就被提拔为管带,也就是营长的职务,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一个大的飞跃。

辛亥革命时冯玉祥参加了滦州起义,本来要被判刑,也是陆建章出面搭救,仅仅是免职了事。1912年,袁世凯命令陆建章组建左路备补军,赋闲在家的冯玉祥就被路奖章任命为前营营长。1913年,左路备补军改编为京卫军,冯玉祥升为团长。1914年陆建章任陆军第7师师长时,冯玉祥被任命为第14旅旅长。而在同年陆建章出任陕西督军时,冯玉祥又被提拔为第16混成旅旅长。

我们可以看到,从11912年起,冯玉祥每年都能升一级,这个速度已经非常惊人了,这很大一个原因是陆建章的大力扶持。直到陆建章被陈树藩驱逐出陕以后,没了实权,对冯玉祥的扶持才告一段落。

所以说陆建章的赏识,对于冯玉祥初期的发展非常重要。

冯玉祥对于部队抓的牢,又能把握机会,所以逐步壮大。

冯玉祥招募士兵的时候大多亲力亲为,自己亲自去挑选士兵,然后再从招募士兵中挑选人才,由他设立的军士培训班等培训机构加以培训,然后委以重任。像后来冯玉祥部队中的骨干佟麟阁、冯治安、孙连仲、刘汝明、吉鸿昌等人都是这么培训出来的,外来的军校毕业生大多只能当当参谋这样的闲职,因此他的部队早期凝聚力极强。

像冯玉祥是陆建章扶持起来的,和陆建章关系不好的人自然看他不顺眼,其中就有段祺瑞。1917年4月1日,段祺瑞借故将冯玉祥免职,改命杨桂堂为第16混成旅旅长。但是冯玉祥虽然被免职,和旧部的联系一直不断。

1917年7月张勋复辟时,杨桂堂进京去面见张勋。第16混成旅旅长参谋长、团长、营长等立即请冯玉祥回来主持大局。冯玉祥立即通电拥护段祺瑞讨逆,段祺瑞虽然对冯玉祥不大满意,但是为了利用第16混成旅,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重新任命冯玉祥为旅长。

而在1918年冯国璋和段祺瑞为了武力统一问题闹的不可开交时,冯国璋请陆建章出面让冯玉祥通电主和。段祺瑞再次下令免去冯玉祥旅长职务,同时命曹锟率军包围冯部,就地解决。第16混成旅立即以战斗状态相迎,曹锟为了避免事态闹大,电请让冯玉祥留任。段祺瑞也只能同意。

段祺瑞当时大权在握,连冯国璋都要看他脸色,但是却对冯玉祥一个旅长没什么办法,可见部队掌握的牢有多重要。

冯玉祥也能把握机会,壮大自己的力量。

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时,此时已经是陕西督军、第11师师长的冯玉祥果断放弃陕西督军位子,率军入河南协助曹锟作战。虽然事后因为吴佩孚作梗,冯玉祥河南督军的位子没做多久就被免职,但是冯玉祥还是借机扩军5个团,手下有1个师3个混成旅,3万大军,实力大增。

第二次直奉大战时,已经冯玉祥又联合同样和吴佩孚有仇的胡景翼、孙岳发起北京政变,囚禁贿选总统曹锟,大量收编直系败军,仅冯玉祥的国民一军就从3万扩充到8万,从而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之一。

正是一次次抓住机会扩张势力,所以冯玉祥的实力才越来越强,从一个小兵变成了割据一方的大军阀。


不沉的经远


题目有问题,因为辛亥革命的时候冯玉祥就已经是中层军官了,应改为冯玉祥如何小兵做到总司令的。

冯玉祥1882年生于直隶,15岁的时候入淮军当兵。冯玉祥读了一些书籍之后,认为淮军死气沉沉。1902年,已经是军官的冯玉祥离开淮军,转而投入了袁世凯的武卫右军,成为了一名大头兵。

在武卫右军中,冯玉祥从一名士兵很快升为了正目、哨长。由于深得协统(旅长)陆建章的赏识,冯玉祥成为了陆建章的内侄女婿。在陆建章的提拔和重用之下,1910年冯玉祥被任命为陆军第20镇第80标第三营管带(营长)。辛亥革命时,冯玉祥参与并发动了滦州起义。滦州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冯玉祥被革职查办。1913年,袁世凯编练备补军时,袁世凯从营长升任了团长。1914年,时任北洋陆军第7师第14旅长的冯玉祥参与镇压了白朗起义。同年,冯玉祥调任陆军第16混成旅旅长。袁世凯死后,冯玉祥成为了直系的将领。



1924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了紫禁城并囚禁了贿选总统、直系首领曹琨。从此,冯玉祥脱离直系,独立成系,将军队名称改为“国民军”。1925年,冯玉祥任命冯玉祥为西北边防督办,并将部队编为6个师,总兵力约15万,取消了国民军的番号,改称为“中华民国西北边防军”,简称“西北军”,这就是西北军的由来。


1925年,冯玉祥经人介绍认识了李大钊先生。1926年,在直军、奉军、直鲁联军的进攻下,冯玉祥被迫下野,在此之际,冯玉祥去了苏联考察。同年9月,冯玉祥回国之后,在五原举行了誓师,改五色旗为青天白日旗,并将军队名称改为国民联军,冯玉祥为国民联军总司令。后来又改为国民军革命军,北伐成功之后,冯玉祥的部队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四人成为国民党军中的举头,因此,1930年,蒋冯阎三人投入了上百万的兵力爆发了中原大战。蒋介石通过夫人外交,打败了冯玉祥,冯玉祥被迫下野。从此冯玉祥成为了光杆司令,他手下的西北军被张学良改编成了第29军。


历史军魂


这是一位靠倒戈起家的军阀,在乱世里以不断的倒戈为投靠资本,遂号称为倒戈将军,虽小义有暇,但大节无亏。

早岁艰难,谋生为第一要务

首先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冯将军的人生轨迹。

冯将军的老爸出生在安徽巢县的一个农家之中,家庭属于极度贫困,老爸冯有茂是个泥瓦匠,因为时处晚清时期的太平御天国运动档口,冯有茂被席卷进刘铭传率领下“铭军”之中,就此改变人生轨迹,因战功升到了一个低级的军官位置。

但是童年时期的冯玉祥,并没有因为父亲是一个军官而人生境遇有所提升,恰恰相反,他父亲从成长为一个军官之后,夫妻都染上了抽鸦片的恶习,导致冯玉祥本有兄弟7人,却只有两个活了下来,其他的皆被饿死。

对冯玉祥而言,父亲唯一对他有助益的,便是将他送进了绿营的马兵空缺从军。从12岁时起,他就开始进入保定军营,拿枪训练;从小就被知世事艰难的冯玉强,十分早熟,为了多赚一点钱养活失去生活来源的父母,他在部队里为了一个传习教习的差事,坚持了10年天天都在校场练喊队列口令。

所以这样的冯玉祥日后无论怎样想法设法的在险峻的时局里寻求生存机会,都是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的身上心里都被原生家庭印记所镌刻定了,那就是乱世之中,谋求生存为第一要务。,这一点,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

冯将军一开始确实是在淮军之中当兵,但是他真正的发迹,却是在袁世凯的部下成长起来的。光绪28年,也就是1902年,他离开了淮军,投靠袁世凯的武卫右军第三营。其后三年内,他深得上司器重,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直接升为了司务长,又兼任排长。

当然在1905年这一年,再次得到了一个机遇,那就是他的上司协统陆建章,将自己的内侄女嫁给了他。从此,冯玉祥开始走向走上了人生仕途的快车道。1911年他任第三营管带,1912年任北方革命军政府总参谋长,1914年,冯玉祥任陆军第七师第14旅旅长。

倒戈生涯,胜败有终

其后就开始了所谓的倒戈生涯,正是他的倒戈,而在其后的数10年间,势力愈加壮大,地盘越来越广,终成为一方实力军阀。滦州起义时,他倒清政府,在护国运动中倒袁,武穴停兵倒段祺瑞,北京政变倒吴佩孚,反奉战争倒张作霖,五原誓师到北洋军阀,联合汪精卫,反对蒋介石,中原大战时期,又开始倒将。

如此种种,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使得自己永远处于不败之地,寻找时机,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实力,所谓倒戈反叛,也可以称之为识时务者为俊杰,不得不说冯玉祥是一个对时局判断极好的人才。

每一次冯将军的倒戈,大都成就了他进阶的机会。滦州起义,他到清政府倾向革命军,使得在中华民国建政之初就有了,早期革命者的资本。

1917年11月,孙中山举起护法大旗,进行护法运动,段祺瑞令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南下进攻孙中山,陆荣廷的护法军,1918年2月14日,冯玉祥在武穴通电发表声明,主张恢复国会,投向直系曹锟一部,此后他的军队因直系得势在陕西获得地盘,号称西北军,势力形成。

1924年9月18日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任命冯玉祥为第三军总司令。可是冯玉祥临危变节,接受奉军张作霖50万元的贿赂,发动北京政变推翻北洋政府,囚禁帮助过他的曹锟,逼曹锟之弟曹锐自杀驱逐溥仪出紫禁城,并电请孙中山北上;但是这一次,被张作霖和段祺瑞所排挤,甚至被直奉联军进攻,他不得不通电下野,去苏联考察。

1926年9月16日,国民军举行了著名的五原誓师宣言,宣布国民军各部将领,公推冯为国民联军总司令,决定全体将士集体参加国民革命,开始响应北伐,对抗北洋军阀,冯玉祥一跃又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的指挥官之一。

1929年,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和阎锡山因不满蒋介石的分配而联合反蒋。但这一次在阴沟里栽了船,冯玉祥的不下,韩复渠,石友三联合通电拥蒋倒戈于南京,自此倒戈将军,也被部下所倒戈,中原大战之后冯玉祥也成为了一个输得精光的光杆司令,这一次搞个将军玩的惨败了。

对内操戈,对外御辱

即便冯将军在抗日战争之前的几十年中一直属于谁得势跟谁玩的场面之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冯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种种所为仍不失为一个爱国的抗战将领。

1937年7月10日,冯玉祥发表对卢沟桥事变谈话:全国军民应团结一致为生,为民族生存,为国家复兴而坚决奋斗。抗战后任,第三战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委,后来被排挤离职,奔走于鄂豫湘黔极为抗战救国努力。并且在时局最艰难的时刻,冯将军仍旧能够守住气节,没有投身于日本,仍然能说明在民族大义面前,冯玉祥是一个有底线和原则的人。

不可否认的是冯玉祥是一位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有野心,有谋略,有眼光,有手段的大军阀,他的多次倒戈其实都是在判断时机利弊之后做出的切合自身利益的选择,他能从一个小小的毫无倚仗的小卒成长为民国时代军事和政坛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符号,与他倒戈也罢,识时务也罢的做法,绝对是离不开的。

他的善于观察时势,善于在乱世中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行为,从心理角度上说与他的原生家庭是密不可分的,那是因为从小他就意识到,谋生之艰难,世事之困苦,所以才会有求生欲望之剧烈。

但冯将军仍然不失为一个在抗战之中的爱国志士,抗战之后更是深明大义,及时站在人民的一方。抗战爆发后,他虽然在军事上作为稍显逊色,但一直坚持着绝对抗战的主张,不像他的部下诸如石友三之流投降日军,而且他还培养出了佟麟阁,孙连仲这些在抗战中英勇作战的爱国将领们。


历史好奇怪


冯玉祥是农家苦孩子出身,他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从一个小兵成长为总司令,靠的是自己的谦虚好学、刻苦耐劳、机智和特立独行。


冯玉祥生于1882年,他的父亲是一个泥瓦匠,平日除了干活就练习武功,在功夫上颇有造诣,他父亲在送地主家儿子进京赶考时,自己考上了武库,成为淮军的下级军官,吃上了皇粮。

当时的军中盛行父子兵,1896年,冯玉祥正式入营当兵,在父亲冯有茂的指点和管教下,冯玉祥开始向读书和修养方面努力。

不久,冯有茂因病被裁,冯玉祥为了挣钱养家,更加刻苦,当时军中的军官多是亲朋好友介绍来的,既不懂军事,也不会喊口号。当时每哨出操需要两名正副教习,若是声音洪亮,能喊两三哨或一队的操,会挣得更多的银子,冯玉祥为了多得几两银子,每日不亮便到操场练习,除此他还开始学习《操法》、《阵法》等兵书,苦练四年后,他终于当上了副教习。

他看到淮军暮气沉沉,于是在1902年2月20日离开淮军,改投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入伍后,冯玉祥有空便看书,自己识字不多,他便逢人就请教,常常通宵不睡,同棚的人说他浪费大家的灯油,他便自己掏钱买,有人说灯亮影响睡觉,他就糊个纸罩遮光,勤学苦练的冯玉祥在军中渐渐出名。1903年4月,升任四棚正目,12月又被提拔为第二营右哨哨长。

1905年武卫右军改为第六镇,冯玉祥任司务长,随后升任连长,在这里他遇见了自己的大贵人,冯玉祥在军中的表现深得陆建章和王化东的器重,不久经王化东介绍,陆建章把自己抚养长大的内侄女刘德贞许配给冯玉祥,冯玉祥成了陆建章的内侄女婿。之后冯玉祥得到陆建章的帮助与提拔,1905年任陆军第20镇第80标第三营管带。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冯玉祥参与发动滦州起义,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任参谋长,宣布独立。不久起义失败,王金铭、施从云等人被杀,冯玉祥因陆建章搭救,幸免于死。

袁世凯掌权后,陆建章组建左路补备军,冯玉祥被任命为营长,之后袁世凯举办各路军会考,冯玉祥的营成绩最优,被晋升为团长,1914年北洋政府组建警卫军,冯玉祥的团被扩编为旅,冯玉祥升为旅长。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主要分为三派:皖系段祺瑞,直系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奉系张作霖。各派别之间连年混战,冯玉祥面临这种情况,采取了“合纵连横”的计策:附和这个军阀打那个军阀,反过来又联合那个军阀打这个军阀;

如:1920年的直皖战争中,冯玉祥帮助直系打败皖系,因功于1921年进入陕西,任第11师师长,之后又任陕西督军,同年10月10日晋加陆军上将衔,这是冯玉祥第一次取得一块大地盘,在这里他还获得了苏联的大力支持:1922年冯玉祥又帮助直系打败奉系等部,调任河南督军;1924年冯玉祥临阵倒戈,帮助奉系打败直系。

第二次直奉大战后,冯玉祥因功被任命为西北边防督办兼甘肃督办,成为手握十几万军队的西北王,形成了西北军集团。至此冯玉祥从一个小兵成为了民国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如有错误,望斧正。


司马长史


冯玉祥(1882-1948年)保北保定人,贫苦农民家庭出生,因父亲冯有茂是军人,冯玉祥15岁投身兵营,并受父亲指点在军中成长很快,1911年武昌起义时,冯玉祥已是第20镇任营长,举兵响应革命,并任起义军参谋长,兵败后被解职回籍。不久袁世凯扩充新军时,冯玉祥重新回到军中,任营长,不久升任团长,旅长,1915年冯玉祥响应倒袁运动,拒与护国军开战,参与组织四川独立。

图为1926年,五原誓师,左一为冯玉祥。

1916年冯玉祥被黎元洪任命为保定府第六巡防营统领,1917年张勋上演复辟丑剧,冯玉祥变卖家产充军,率领部队攻破北京,驱走张勋。1918年冯玉祥通电全国,反对内战,段祺瑞下令免掉冯玉祥职务,冯拒不从命。1921年冯玉祥进入陕西任督军,曾取道蒙古,赴苏联考察,支持孙中山的三联政策。1926年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响应北伐,自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

图为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

虽与蒋介石结盟,但冯始终受到蒋的排斥,1930年冯玉祥与阎锡山等起兵反蒋,失败。918事变后,全国掀起抗日救国运动,冯玉祥在察哈尔省组织抗日同盟军,因蒋不抵抗政策,冯玉祥移居泰山,避世不出。1937年正式抗战后,冯玉祥出山先后任第3战区司令,后任第3战区司令,为抗日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为1946年冯玉祥在美国。

抗战胜利后,冯玉祥与蒋介石矛盾越来越深,1946年冯玉祥以考察水利名义,出使美国,在美国还说了不少蒋介石坏话,蒋介石开除了冯的党籍,吊销了他的护照,冯只能取道苏联回国,1948年9月冯玉祥乘坐的苏联轮船在黑海行驶时,突发大火,冯不幸遇难。


图文绘历史


冯玉祥能够从一名普通士兵,一直做到西北军的总司令,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个人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运气比较好。


冯玉祥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军人家庭,他的父亲是清朝军队里面的下层军官,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冯玉祥15岁的时候就参军入伍,成为了淮军中的一名普通士兵。清末时期的淮军已经没有多少战斗力,在父亲去世后,冯玉祥为了有更好的前途,离开淮军加入了北洋军。

冯玉祥的身材高大威猛,武艺十分高强,如果他生活在古代,肯定是做将军的好人选。然而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军校毕业生已经非常普遍,普通人想要升迁要么有足够高的学历,要么就有足够厉害的靠山。


既没有学历又没有靠山的冯玉祥,想要升迁成为中上层军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1903年参军8年的冯玉祥晋升为棚正目(班长),棚正目属于清军最基础的军官,一般军校毕业生参军一两年后,就能够获得连长的官职。冯玉祥参军8年才成为一个普通的班长,他早年的升迁之路的确比较坎坷。


1905年冯玉祥再次升迁,成为了北洋军中的一名普通排长。


这一年冯玉祥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贵人,这个人就是冯玉祥的原配妻子刘德贞。刘德贞是陆建章的内侄女,陆建章是冯玉祥所在部队的旅长,冯玉祥因此受到陆建章的提拔,升迁的速度很快提升上来。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冯玉祥已经是营级干部,因为参与了辛亥革命,冯玉祥被清军俘虏后准备处死,靠着陆建章从中周旋才幸免于难。之后冯玉祥继续在陆建章手下任职,陆建章先将冯玉祥提拔为团长,后来又提拔冯玉祥做了旅长。


护国护法战争期间,冯玉祥和孙中山关系密切,因此遭到了北洋军阀的打击,在旅长的位置上做了5年都没有升迁。1921年冯玉祥率领军队回到陕西(陕西是陆建章之前的地盘),夺取了陕西督军的位置,开始组建西北军势力。

冯玉祥和苏联的关系一直比较密切,依靠着苏联的帮助,冯玉祥组建了实力强大西北军,成为了军阀混战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


第一次直奉战争时期,冯玉祥带领军队出陕作战,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期,冯玉祥发动兵变俘虏曹锟,赶走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将执政的直系军阀赶下了台。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冯玉祥获得了北方大量的地盘,西北军的势力十分强大。北伐战争时期,冯玉祥帮助蒋介石攻打张作霖,分到了西北和华北地区的大片地盘,西北军的兵力达到数十万,实力达到了巅峰。

不过在新军阀混战时期,冯玉祥多次被蒋介石击败,最终被迫远走国外。后来冯玉祥在黑海死于一场离奇的事故,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从冯玉祥的发家史来看,陆建章在冯玉祥起家的时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陆建章的提拔,冯玉祥很难有后来的成就。因此在徐树铮杀害陆建章后,冯玉祥才会宁可得罪段祺瑞,也要杀了徐树铮给陆建章报仇。


历史总探长


但凡是能够在那样一个乱世崛起,成为一方枭雄存在的,绝对都不是一般人,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一次比较大的洗牌,这段时间里,社会民不聊生,即使是一项稳坐钓鱼台的大清皇帝,也是被迫退了位。

这是一段将人命视若草芥的年代,百姓的性命,在这一段时间里并不值钱,相反,如果能够从这个时代脱颖而出,绝对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袁世凯,孙中山,张作霖,韩复渠,冯玉祥,段祺瑞,一个个的,都是曾经手握重权之人。


笔者今日要阐述的,正是冯玉祥的崛起之路。

乱世百姓生活民不聊生,但乱世也能够造就英雄与枭雄,从影响来看,民国时期的个大军阀大多都算作枭雄,冯玉祥自也在这个行列。

尽管民国军阀林立,但大多数军阀都不过是一些手握数千士兵,数万士兵的小军阀,能够手握数十万士兵的军阀,才在那个时代真正的具备话语权,很巧,冯玉祥正是十几个手握数十万士兵的大军阀之一。

说起冯玉祥的出身,其实还算是比较平凡的,相较于其他一些一开始就是手握重兵的大军阀,冯玉祥基本上是一步步起家的。


冯玉祥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他的老爹,也不过是旧式部队中的一个小兵,由于贫困,冯玉祥也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才选择了加入军队。

对于冯玉祥来说,真正决定他一生的选择莫过于加入新军了,在加入新军之前,冯玉祥不过是一个小兵,可以说一生就止步于此了,也不会有未来的一片辉煌,谁让冯玉祥最后选择了加入新军呢?

加入新军的冯玉祥,其实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毕竟他只是一个要资历没资历,要靠山没靠山的小兵,可以说对冯玉祥来说,做一个班长,排长之类的小领班也就是他的极限了。


只是,冯玉祥的运气还是不错的,他虽然没有靠山,但是却给自己找了个靠山,冯玉祥娶到了一个如花似玉的,新军中高级将领的女儿做妻子,这样一来,冯玉祥靠着这个老丈人迅速的爬到了高位。

对冯玉祥来说,命运是多喘的,冯玉祥曾经也参加了辛亥革命,不过却是失败了,后来还是在老丈人的帮助下又一次成为了北洋军中的重要将领。

冯玉祥手下有十三太保,自身还在直奉战争中反戈一击,直接改变了北洋军的格局。

不少人或许对清东陵被挖一事有所了解,其实之所以清东陵会被孙殿英趁乱破开,跟冯玉祥也是脱不了干系的,正是因为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赶走了溥仪,取消了对大清贵族的优待,也没有派人看管清东陵,这才让孙殿英得手的。


当然了,冯玉祥虽然这一段时间里做了很多震惊全国的事情,但树大招风很快冯玉祥也被各方势力共同打压,逃到了西北荒地。

在西北,冯玉祥并未一蹶不振,他趁着前往苏联的机会,加入了国民党,并且在后来的北伐战争中表现出色,成为了西北一霸,只不过冯玉祥的风光并不是永久的,由于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国民党各大阵营爆发了一场冲突,这场冲突的结局是冯玉祥基本上完全落败,没有了势力的冯玉祥,无异于拔了牙的老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