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帶,倏而來兮忽而逝

屈原《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帶,倏而來兮忽而逝

作者:屈原(前339~前278)偉大的愛國詩人。戰國末期楚國人。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身楚國貴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楚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列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兩次被逐出郢都,後被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汩羅江。《史記》有傳,有《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不巧作品傳世。
屈原《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帶,倏而來兮忽而逝
屈原《九歌·少司命》

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

綠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

夫人兮自有美子,蓀何以兮愁苦。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滿堂兮美人,忽獨與餘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辭,乘迴風兮載雲旗。

悲莫愁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帶,倏而來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誰須兮雲之際。

與女沐兮咸池,晞女發兮陽之阿。

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恍兮浩歌。

孔蓋兮翠旌,登九天兮撫慧星。

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
屈原《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帶,倏而來兮忽而逝

譯詩  

秋天的蘭草和細葉芎藭,  

遍佈在堂下的庭院之中。  

嫩綠葉子夾著潔白小花,  

噴噴的香氣撲向面孔。  

人們自有他們的好兒好女,  

你為什麼那樣地憂心忡忡?  

一片片秋蘭青翠茂盛,  

嫩綠葉片中伸出著花的紫莖。  

滿堂上都是迎神的美人,  

忽然間都與我致意傳情。  

我來時無語出門也不告辭,  

駕起旋風樹起雲霞的旗幟。  

悲傷莫過於活生生的離別,  

快樂莫過於新結了好相識。  

穿起荷花衣繫上蕙草帶,  

我忽然前來又忽然遠離。  

日暮時在天帝的郊野住宿,  

你等待誰久久停留在雲際?  

同你到日浴之地咸池洗頭,  

到日出之處把頭髮晾乾。  

遠望美人啊仍然沒有來到,  

我迎風高唱恍惚幽怨。  

孔雀翎制車蓋翠鳥羽飾旌旗,  

你升上九天撫持彗星。  

一手直握長劍一手橫抱兒童,  

只有你最適合為人作主持正!
屈原《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帶,倏而來兮忽而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